2024-05-25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報導

【苦難是上帝化身的祝福!】 公司成立前十多年沒賺錢 洪源隆從壓力爆表到突破翻轉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我們公司成立至今42年,前十多年都沒有賺錢,當年每次開會都在檢討同樣的老問題,也很鬱卒!」台中福音堂長老、波力集團副主席洪源隆受訪時表示,信主後建立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改變了他的工作價值觀,當他每天向神禱告,神就祝福他,家庭生活和事業跟著被翻轉。

到底什麼是成功?他引用約翰一書五章4節指出,「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亞伯拉罕為何成功?約瑟、摩西、約書亞、大衛、但以理、耶穌、保羅為何能成功?乃在於與神建立親密關係,以及對神的信心。

洪源隆長老(圖/本報資料照片)

社會成功思維受進化論影響 人生沒有快樂

他說,他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受「進化論」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觀念的影響,在學校考試要爭第一,在企業爭的是盈虧,即使賺錢,賺的是3塊或是7塊錢,也要計較。

他在民國73年加入波力企業,幾年後受邀進入股東團隊,曾擔任副總經理、副董事長等職。波力企業是專門做運動器材,早期虧損原因不外乎單價銷售不好、原物料成本控制不好,人員流動率太高、研究發展沒有進步等因素,只要一關被卡住,連帶影響其他因素,造成惡性循環;雖然他不是主責的董事長或總經理,但是在一家虧損的公司高層管理團隊裡,總會受到影響。

因為每個月要看會計報表檢討問題,就是一切煩惱的來源,也是他的「苦難」;而且,即使知道問題,之後對症下藥,到了下個月開會時,問題又一再重複,仍然沒有解決;如此情況每月、每週,甚至每天,都讓人感到挫折。當時他每天上午8點上班,常常忙到晚上10點才回家,人已精疲力盡;但是雖然工作勞苦,公司卻沒有起色,身心壓力爆表。

失敗和挫折是人犯罪後的必然

他說,自從亞當夏娃犯罪後,神就對亞當說:「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 直到你歸了土」(參創世記三章19節)。人的失敗和挫折,是亞當犯了罪被趕出伊甸園之必然。失敗和挫折原本就在上帝創造和拯救過程中,我們都會想用自己的經驗和聰明智慧來追求成功,若我們還未信主,人生就會落在這種即使汗流滿面,仍然不快樂的惡性循環之中;但是從聖經來看,我們會「汗流滿面」、經歷困苦,但這也是經歷化妝的祝福。

他說,為了希望生命有所翻轉突破,他的好友從美國回來,介紹他到教會,他因此信了主,也在神學院修完44個學分。他每天有固定的禱告。雖然他在公司負責廠務和研究發展,信主後他知道靠自己成效有限,必須更多的禱告和倚靠神,在最艱困、燈枯油竭的時候,「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9節),這節經文給他很大的幫助。

靠自己真的走不下去,神就是要在我們軟弱的時候,顯出祂的完全,可以給我們力量和剛強。當他回轉向神,觀念態度改變後,也看到公司在董事長和總經理以及經營團隊的努力之下,營運開始好轉,每個月的業續報表開始轉正。他表示,很難用理性去推論其中原因,也不覺得自己有何功勞,但卻更深體會「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祂給的恩典,是我們「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當我們與神關係愈親密,就愈能感受到祂超自然的恩典。

從聖經觀點來看苦難和成功,人生有解答。(翻攝自pexels)

信主後神的話成為力量 超自然恩典

洪源隆認為,當我們對神有信心,能倚靠神,與神同工,就是成功。很多人用屬世的觀點來看,認為事業有成就是成功,像黃仁勳就是一個例子。但是黃仁勳也曾經歷了很多苦難磨練,因為看準了AI投資,使得股價上漲、財富大增。但是,如此「成功人士」畢竟在社會占極少數,大多數的人即使經歷苦難熬煉,也不會像他們一樣「成功」。

洪源隆表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受造物的世界,即使我們從競爭中,獲得些許成功,但與創造者計畫給我們過的日子、給我們的祝福相較,簡直差之千里。如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就不會執著於永無休止的競爭之中。尤其當我們禱告、交託給神的時候,就不會陷入受造者的競爭環境裡,與神同工,也與神創造的世界共處。把神給我們的恩賜發揮出來,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恩典。

保羅為了主的道下監獄,在人來看,保羅在苦難中,是失敗的,但是保羅還可以在監獄唱歌。基督徒愛不愛上帝,與上帝關係好不好,才是上帝最在意的事。大衛曾經犯罪,為何大衛仍然被神稱讚是「合神心意」的人?因為大衛承認自己的罪,也向神認罪,重新恢復與神的關係。上帝的想法與我們被造者的想法不同,我們若執著於用經驗、邏輯推理,永遠被有限的受造物想法觀念所捆綁。

約翰一書四章5節:「他們是屬世界的,所以論世界的事,世人也聽從他們。」世人定義的成功,只有極少數人會幸運地成為那樣的「成功人士」;而且他們現在的成功,並不代表以後的成功。以色列歷史上最有智慧、最成功的所羅門王,年輕時成功,85歲之後的年老時,只能寫出充滿失望和絕望的傳道書。

神愛世人 失敗和苦難是上帝的祝福

但是神所定義的成功,不管你考試幾分,事業在高處或低處,祂都愛你;即便處在生命的低潮,卻不挫折不沮喪,而是更多信靠神。這種成功就是讓我們以信心和上帝保持親密的關係,盡心、盡意、盡力、盡性愛主你的神,長久居住在「神的愛」的世界中。

洪長老坦言,人會失敗也會有苦難,會走到盡頭,但他相信失敗和苦難是上帝化妝的祝福。馬太福音十一章25節:「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嬰孩」指的是單純、謙卑的人,當我們愈失敗或遇到苦難,就會愈謙卑;當我們謙卑在神面前,與神關係就會愈來愈親密,神的道就會在其中顯明出來,我們就會更有信心,常常領受到超自然的恩典。當我們有更多與神相遇的經驗,在日常生活中更多領受超自然的恩典,就會有更多的體會,「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求他的國他的義,這一切都要加給你們的」。

反之,當一個人以為靠自己的努力和聰明才智就能得到成功,人就會變驕傲;當人一直在「成功」的狀態下,認為人定勝天,一切都是靠自己,就更不可能接近神、了解神,更不可能跟神有好的關係。唯有和神建立好的關係,去了解神對創造的旨意,才會明白苦難也是祝福,而且在苦難中,我們有力量、有盼望。很多人絕望,不是因為苦難,而是苦難中沒有盼望。

八十歲後定義成功 會修正過去觀點

常接觸長者的洪長老認為,通常人到了80歲以後,對成功的定義會修改。但是,若沒有聖經的指引,仍然搞不清楚。因為,人到了80歲之後,身體機能逐漸老化、退化,想法會有不同。他曾經有3年時間進安寧病房服事,看到人將死的時候,會有三種情緒反應:絕望、不甘願、煩惱。但是有基督信仰的人,不同於一般人的是,「心中有平安」。

洪長老也是豐原里里長,豐原里有一個社區關懷據點,他在此據點服事了15年,長者從65歲以上進來,至今很多已經80多歲(最高齡為96歲),80到85歲以上的長者,不管從走路、談話、反應,都可以明顯看到老化。此時此刻,對於追求工作業績第一、公司營收增加,完全沒有意義了。

知道人生最終往哪裡去,末後的日子就充滿平安,不是絕望、不甘願和煩惱;牛頓如此,法拉第如此,伽利略、哥白尼、巴斯德和美國現代的基因科學研究院院長法蘭西斯.柯林斯也是如此。

現在整個世界都是30歲到65歲的人在創造、建設,在努力打拚,他們上有年長父母,下有年幼孩子,他們有他們的壓力,若要對他們談到80歲以後的成功定義,似乎意義不大。但是,即使是成功人士,也會到80歲,到時候會發現他年輕的時候對成功的定義要重新修改,與其年老的時候才修改,不如現在就開始先思考:我們從哪裡來?未來往哪裡去?現在要如何好好生活?生命價值觀能夠從一而終,就是最可長可久的成功定義,無須改來改去、前後不一,反而總有矛盾。所羅門王的傳道書,就是史有明證的最好範例。

整個世界都是30歲到65歲的人在創造、建設,在努力打拚。我們的大使命是要向他們傳福音,不與人溝通就無法與人建立關係,不與人建立關係就無法傳福音給人,所以羅馬書十二章2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我們也需要瞭解們對屬世成功的定義自己心意更新而變化,在世,知世而不屬世,才能查驗何為神的純全善良可喜悅的心意,把福音傳到地極傳給萬民。

相關新聞:多蒙患難,多得喜樂!苦難磨練性格見證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