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5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AI已廣泛應用在生活層面  盧克文:未來教會牧養可以更精準回應萬民需要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 梁敬彥 追蹤

【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台大體育館以「開啟產業革命的全新時代」發表AI主題演講,內容提及AI應用於預測颱風登陸地點、強化客服品質、健康照顧產業、生產車子、電腦與手機,語言、搜尋和生成式臉型等模型綜合應用,由AI帶動的全新工業革命已然來臨。當世界已運用AI解決人的各樣需求,對於教會的提醒與啟發是什麼?AI可以怎麼應用在聚會及推動事工?對未來教會牧養的挑戰又為何?

擔任過多家上市櫃科技公司CEO職務的中華經營知能共創協進會理事長盧克文受訪表示,「上一波的工業革命是數位轉型,現在已經邁入AI轉型的階段了!」過去的「客戶關係管理」(CRM)是表單管理,現今進入AI時代,AI已經可以針對使用者和客戶進行自動分類及服務提供,像是定期汽車保養,過去車商用人力打電話通知,現在已是AI客服精準傳送訊息到手機通知,不會漏失。再以餐飲業為例,透過AI結合大數據資料庫的分析,可以精準掌握每名顧客的消費習慣,這對於業者鞏固客源及提升服務品質都會是非常正面的幫助。

AI協助教會進行會友管理
盧克文說,對於教會來說,善用AI進行「客戶關係管理」(CRM)的教會,將帶來非常大的正面效應。他說,現在AI技術已經成熟到可以協助教會進行管理,只要會友在進入教會時,在自願的情況下用手機掃QR code,AI就能集結相關的大數據資訊,讓教會知道會友最常是在什麼時間來教會?每次來平均會待多久?各種奉獻的情況怎麼樣?有參與什麼服事及擔任志工?喜歡參與什麼性質的活動及聚會?喜歡慈惠服事還是敬拜?如果有會友很久沒來了,AI就會給教會的傳道人及關輔者提供建議,應該要去關懷對方了。

盧克文。 (梁敬彥攝影)

盧克文說,AI應用有助於教會精準掌握「活躍會友」,及在信徒需要關輔時,及時介入關懷。教會現在是倚賴牧區小組長對組員狀況的掌握及回報,一旦教會善用AI進行CRM,在管理上就可以即時處理。AI在匯集會友管理的相關資訊後,就會做出具體分析,和給管理者具體建議,例如哪個牧區人數降低了,應該要馬上介入去搶救,這能有效減少會友從教會出走和流失。

盧克文說,科技永遠是兩刃的劍,但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AI科技的蓬勃發展與應用,從商業的模式來看,就是「看見需要,採取行動、帶出改變」,而從聖經來看,就是馬太福音二十五章35-37節的實踐。在商業模式中,有人不善烹飪,於是有人研發AI煮飯機器人。AI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有足夠的資料去分析並給出解方,就像黃仁勳提到的AI數位護士、客服、老師及室內設計師,隨著更多的大數據資料堆疊、更大的網路頻寬與運算能力,都已經實現了,現在也已有AI牧師,可以24小時提供信仰解惑。

有很多人擔心AI會取代現有職場的人力,盧克文說,AI是人機協同的概念,以教會的小組長為例,有了AI的輔助,每個小組長將來都是傳道人,因為現在一個小組長最多只能關照10-15個人,有了AI的協助後,可以及時發現需求提供協助。

要禱告也要給建言
很多人過去會覺得機器人冷冰冰的,誰會喜歡找它說話?但其實現在的AI機器人已經朝向讓人感覺更溫暖及同理心的方式設計。舉例來說,當一個人的身體有病痛的時候,若是透過雲端方式,電腦那一頭的關輔者,可能沒有辦法感受到對方的疼痛;但是AI機器人透過科技的輔助,進行感知量測,機器人反能夠讓受眾感受到「我知道你現在很痛」。而當一個人因為經濟困難找牧師協助時,AI牧師除了能提供禱告之外,也能很具體地提供有哪些管道及資源可以幫助求助者脫困。

然而,AI牧師即便功能性再強大,但終究不是「有靈的活人」,無法真實理解信徒及求助者心靈深處渴望被了解及被愛的情感需求,此外,AI牧師無法取代真實牧師能夠真實走入社區及城市的人群當中,與他們建立真實的情感連結。

而人的心中渴望的,除了問題獲得解答及滿足的需求外,更重視的是「愛的團契」關係,而這也是哥林多前書13章1-3節的提醒,AI牧師提供的屬靈信息與信仰解惑,來自於內建的資料庫,不是出於每個人各別的需要和獨特性,因著出於人的愛與關係,提供出於聖靈的關輔。

盧克文提醒教會,馬太福音二十五章35-37節給AI時代教會牧養的挑戰,就是教會要提供必要幫助。教會善用AI去了解及分析會友與所在社區、城市人民的需要,採取心靈及生活的關顧行動,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