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社論】下一個「台灣之光」在哪裡?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黃仁勳出席去年首屆李國鼎獎頒獎典禮。(照片來源:總統府)

【本報主筆】又一個「台灣之光」閃亮登場!黃仁勳訪台再次造成轟動,也讓群眾意識到,除了政治之外,我們還有許多自由揮灑的空間。

黃仁勳炫風的迷人之處何在?當然是他的出身。整個人類未來最令人期待的AI發展,居然有這(幾)位出身台灣者高度參與。台灣這個彈丸之地除了緊張的兩岸關係,在國際間似乎沒有太大吸引人的話題,這時候,黃仁勳來訪提醒了所有的民眾,我們確實有影響未來的能力,可別妄自菲薄。

台灣有影響未來的能力
事實上,台灣確實是上帝賜福之地,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有非常傑出的人們影響著世界。台積電固然名聞天下,嘉義農村子弟梁見後同樣在矽谷AI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除了科技業人才濟濟,在其他領域也是顯赫輩出。

這樣的處境非常類似猶太人。猶太人為數不多,但是卻在全球不同領域出人頭地。以美國為例,有人統計,猶太人的子弟有65%都表現傑出。

這樣的優秀表現在台灣人當中也不遑多讓。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字,但是北美的台灣子弟學業表現優異,服務於醫界更是多如過江之鯽,此外,律師、會計師還有教授等需要高度專業的領域都很容易遇見台灣人,更別說工程師這種台灣拿手的項目。

甚至在競爭激烈的體育界都有十分優秀的台灣人,還記得「台灣之光」代表性人物就是洋基投手王建民嗎?若再把企業界計算在內,光是全球性的中小企業就數之不盡了……除了美國,巴西與阿根廷還有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

但我們真正該關心的不是「過往當年勇」,而是「未來在哪裡?」從張忠謀到黃仁勳,在在顯示台灣人的國際競爭力沒問題,缺的只是躍上國際的「機會」。黃仁勳如果沒有進軍國際,只是每天注意滾動的新聞,會有今天的成就嗎?

顯然,真正愛台灣的朋友都應該聚焦於「下一代的人才栽培」,因為上帝確實給了我們這種條件。我們理當從黃仁勳成功的例子汲取經驗,從中學到人才永續的法則。

黃仁勳與梁見後於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演講站台。(照片來源:COMPUTEX TAIPEI FB)

擺脫標籤找到神所賜的使命
首先,他出身於台南是一件有趣的事。

台北被戲稱為天龍國,是人才薈萃之地,相較之下,其他地區好像很難出頭,但無獨有偶,王建民也是台南出身。以色列人有一句話是「拿撒勒能出什麼好的嗎?」不料,卻出了一個耶穌。

培養人才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英雄不怕出身低」。不是首都又怎樣?不是名校又怎樣?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又怎樣?年輕人考不上台清交又怎樣?

我們的文化太習慣貼標籤,很可能扼殺了許多人的出頭天。即使名門之後的標籤也可能致人於死地,「某某人的孩子」這句話可能讓當事人呼吸困難。

身為基督徒,我們不妨學習超越這些,回到「每個人都是上帝獨特創造」的本位,忘卻父母或背景是誰。

聖經對於父母唯一強調的就是「屬靈的傳承」而非「屬世的成就」。也就是說,讓下一代尋找上帝給他們的使命,活出屬於他們的人生,至關重要。

寬闊的眼光培育下一代
培養人才的第二部就是「寬闊的眼光」。

細數所有的台灣之光都不以小圈圈為足,而是勇於挑戰更大的舞台,也就是國際的眼光。如果黃仁勳滿足於小確幸,恐怕他在肯塔基與奧勒岡這種偏鄉長大的過程中就被埋沒了(更何況在高中時代還因身材弱小被霸凌)。

如果我們的孩子只會聚焦於社會或兩岸紛擾,或是把時間都花在鍵盤上,下一個黃仁勳會在哪裡?

黃仁勳二十歲時就向女友承諾,三十歲會有自己的公司,然後跟同事承諾,公司股價上一百元時會把標籤刺身在手臂,這些他都做到了。「夢想」與「白日夢」的差別就在於「是否腳踏實地」或「只是高談闊論」?

已經領受上帝無限恩典的台灣人同樣要不斷自問:我們一直腳踏實地往前走,或是愈來愈流於聲嘶力竭喊口號?

台灣如今的社會氛圍是否利於下一代出現更多黃仁勳?身為父母,我們有沒有這樣的企圖心衝破困境,培養兒女成為另類黃仁勳?

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上帝已經為台灣架設了許多舞台,見證人也如同雲彩圍繞身邊,剩下的,就是我們的態度與意願。但願基督徒更積極為台灣禱告之外,教會也要認真思考,如何把更多資源放在下一代人才的培養上,給他們更多選擇,鼓勵他們接受更多挑戰。

希望下一個黃仁勳「正在栽培中」!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