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大復興的腳步聲」近了! 鄒君惟傳道:上帝震動日本 不再是福音硬土 需連結華人的「約瑟計畫」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東京陽光基督教會鄒君惟傳道分享日本已經不是福音硬土,圖右是新開拓的第三間教會。(圖/直播截圖、鄒君惟傳道提供)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過去說日本『福音硬土』,現在絕對不是,甚至傳福音時,有些人當場決志信主!」

帶職服事的東京陽光基督教會鄒君惟傳道, 6月9日下午在新竹錫安國度使徒中心分享「大復興的腳步聲」時表示,現在是關鍵時刻,日本外國人最多的是華人,當地華人教會快速成長,只要有地方聚會,就會有人來,不像以前,要絞盡腦汁想辦法找人來教會。他相信不管是華人或日本人,都是神所愛的,神要使用在日本或在海外的華人,成為推動日本大復興的一大主力。

會說一口流利國台語、日語、德語和英語等多種語言的鄒君惟,從小隨著父母親到日本宣教,他見證自己從完全聽不懂日語發音,卻很快融入日本生活;從升學、工作,以及在職場上神對他的祝福,他相信這都不是靠他的才幹或努力得來,乃是學習如何倚靠神,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神就會為他開路。

邊彈唱邊分享的鄒君惟傳道。(直播截圖)

伴隨講道和見證 自彈自唱多首詩歌

他也隨著見證故事,用日語、國語和台語自彈自唱〈所以我不問為什麼?〉、〈有一天〉、 〈耶穌愛我永不變〉、〈一世人/我一生〉、〈黎明將至〉、〈晨光發現〉、〈有光〉等多首詩歌,有些是翻成日文的中文詩歌,也有些是他們自己創作的詩歌,從中也唱出他在異國他鄉讀書、找工作,在教會服事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日本宣教的看見。

鄒君惟成長過程,在父親牧養的教會有很多操練。(圖/鄒君惟傳道提供)

鄒君惟小學畢業後舉家遷到大阪,他的父親在大阪牧會,借用日本教會場地作主日下午聚會。他記得剛進國中時,連基本的日語發音都不會;但是他參加日本教會的兒童主日學聚會,很快就熟悉日文聖經。當他日語比較好的時候,他又從奶奶身上學習,和奶奶輪流將父親的講道,同步翻譯成日語。這對他是很好的操練。

他說,起初他不是很明白為何父母要去大阪,對於步入青春期的他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他也沒有問父母為什麼?他相信,這是在教會長大的孩子的福氣,就是學會倚靠神。他記得去日本當天,母親對他說:「我們去日本,我希望你能做約瑟」,雖然他知道約瑟的故事,但不明白母親說這句話的意思,直到後來服事神才逐漸清楚,神將我們擺的地方,也許不是我們所選擇的,但他相信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他感到慶幸的是,從爺爺、奶奶和父母的身上學習到信心的功課。

考中高中和大學 對老師和同學很好見證

高中入學考試時,神清楚告訴他,要進入那學區第一名的高中,而最難考的理數科,他的成績不是頂尖,老師說他不可能考上。沒想到放榜後,他卻真的考上。考大學時,神引導他報考京都大學工學部,老師也說他不可能考上。因為工業部收250位學生,他當時成績名列720多名。京都大學最難考的科目是數學,他記得拿到考卷時,發現第一個考題,前一天就做過。結果他在這次考試名列120到150之間。他相信這不是憑他自己的力量,當神指引他道路,他就跟著神的旨意行。

鄒君惟說,這對老師和同學來說是很好的見證。他從高中入學起,就對他們說,週日學校所有活動,包括模擬考,他都無法參加,因為他要去教會。若他沒考,就不知道名次在哪裡,對考生來說是很大的損失。別人考前的週日去讀書,他則是從早上就參加主日學,下午又參加聚會到結束,所以週日根本沒有在讀書;但是他相信既然是神開路,一切都能順利考上。

他從京都大學畢業後,進入東京大學攻讀碩士,從事安全工學的研究。之後他有機會到德國留學,並且在德國BASF化學公司,也是世界最大化學公司實習;他說,一切都是神的帶領。

神帶領進入德商駐日分公司

他說,當初德國給的交換生名額,5個全由京都大學教授推薦,原本他沒有機會,因此他決定爭取其他一、兩個非推薦名額,沒想到因此讓他有機會去德國。當他回到日本後,就在德商的日本分公司任職。

他說,日本自殺率很高,年輕人壓力很大,當他們覺得人生走不下去的時候,他常常用自己的見證和詩歌,勉勵教會的年輕人。他接觸很多從中國大陸來的年輕人,發現他們比較容易接受福音,因為他們完全是無神論者,當他們發現這個世界真有一位神的時候,很容易就相信;不像台灣或者其他東南亞來的年輕人,他們雖然也接受福音,但要認清這位真神,還是會有距離。

2009年,鄒君惟開始上班那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公司雖然錄用了他,但是每半年就讓他換一個部門,這也讓他對化學相關產品有所了解。後來他又到加拿大的大學讀MBA,幫助他在行銷上有全面、戰略性的思維。

他談到自己曾經為了爭取一個很大的客戶,每週來回4個小時到那家公司櫃檯站著,遇到該公司員工就打招呼,也沒有拜訪任何人。3個月後,因為教會辦營會,他過了1個月再去,公司的技術部部長突然跑來問他:「為何上個月沒看到你?」甚至把他帶進會議室並告訴他,他們只會買需要的東西。後來他每次去,對方就告訴他他們的需求,他就把這些資訊帶回去給德國總公司和日本研發中心,後來果真把產品做出來了。當該公司研發部長決定要購買他們的產品,但是採購部認為價錢太貴不想買。技術部長為了要買他推銷的產品,不惜極力爭取,最後這家公司成為他們最好的客戶。

從銷售領悟傳福音重在渴慕神

這也讓鄒君惟領悟到,即使產品真的很好,或是我們將產品功能講得多好,對方不要就是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有多想將產品銷售出去。神看我們也是一樣,當我們有一顆愛慕祂的心,不斷渴慕尋求,祂就會回應我們。神既然把傳福音的大使命託付給我們,我們要剛強壯膽;不要說「為何宣教沒有果效?」就像他在那家公司站了3個月都沒有人理他,但事實證明一切都沒有白費。

311日本大地震災況。

311日本大地震災況。

當鄒君惟的事業和家庭蒙神祝福後,他曾想,為何他要出來當傳道人?直到2011年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同年8月他隨著公司,有機會進入災區的石卷和女川兩個地方服務。他印象最深的是在石卷,有一艘大船被海浪沖到街道上,電線桿和房屋全倒。在女川,他看到脫軌的電車,附近的房屋車站都被夷為平地。當他們擔任災區兒童的化學實驗教師時,他就示範用水泥添加劑攪拌水泥的實驗;有一個孩子看了說「有海嘯的味道!」原來海嘯來襲時,房屋被沖走,他們聞到水泥的味道;而這個孩子的父母當時被海嘯沖走。這讓他感觸很深。

當老師們準備回東京時站成一排,孩子們和他們握手,第一個孩子說:「好溫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太久沒有接觸到外人。雖然政府提供很多資助,他也反思「我能為這些孩子做什麼?我相信只有耶穌基督,才能陪伴他們一輩子!」他很後悔,當時沒向他們傳講耶穌。

回到東京後,他與妻子都有感動,決定一起讀神學院。

基督徒分布圖。

基督徒比例低 超高齡化 牧會很辛苦

鄒君惟說,日本約1億2千萬人口,大部分日本人出生的時候,會去神社求問,結婚的時候在教堂,死後葬禮用佛教儀式。根據2015年統計,日本基督教人口,包括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共占0.81%。去年統計,真正的基督徒(不包括天主教徒),僅占0.45%,共71萬人。平均一個牧者帶38.6名信徒。雖然有極少數是會友達幾百人的教會,也更多是個位數或僅有一、兩人的教會,分布並不平均。因此,在日本牧會非常辛苦。 由於教會會友人數極少,無法供應牧者所需,而且教會普遍「超高齡化」。

他記得311地震後,神召會教團在禱告中,曾為教會沒有受災而感謝神,然而神學院前院長卻不以為然地說,他們不該為此慶幸,為何他們沒事?是因為那裏沒有他們的教會,他們應該為此感到羞愧。後來神召會在東北部設立兩個新的聚會點。

華人教會分布。

311大海嘯後,神不斷在震動人心,日本人開始尋求神,思考什麼是生命的價值?活在這個世上的目的是要做什麼?

今年1月1日能登半島地震那天,航空自衛隊第一時間進去救災,令鄒君惟印象深刻的是,雖然交通不便,自衛隊隔天上午才能進到災區,很多災民被壓在房屋下面,當聽到外面喊著說「自衛隊要來了!」,災民馬上就精神抖擻,因為他們看到了希望,覺得生命有救了。

上帝震動日本。

黑暗已過 黎明將至 等待上帝來臨盼望

以賽亞書六十章2節:「看哪,黑暗遮蓋大地,幽暗遮蓋萬民,耶和華卻要顯現照耀你;他的榮耀要現在你身上。」鄒君惟說,地震當天,他受感動寫下一首詩歌〈黎明將至〉,描述災民等待黎明來臨的盼望,他相信當我們向這群處於死蔭幽谷的民眾傳講神的信息,會帶給他們未來人生極大的盼望。

鄒君惟指出,在日本的華人教會多半分布在大都市,以東京居多,大阪居次,他們目前致力於拓展更多的教會。華人教會在日本成長最快,其次為巴西人的教會。在日本的外國人,也以華人居多,已超過100萬人。 他服事的東京陽光基督教會,今年已經開拓第三個會堂。他們到街頭佈道、在商場發傳單,有時候他們還沒開始傳福音,人們就來了,而且不只是華人,他們用中文傳講耶穌的時候,日本人也會來聽。

教會出去佈道傳福音。(圖/鄒君惟傳道提供)

今年4月,他們新開拓第三個分堂,幾乎每週都有新朋友來,而且是經過教會就會自己走進來。這個分堂是借用日本人的教堂聚會,過去他們苦尋地點不著,當神的時候到了,突然就有人打電話給他,告訴他這個場所。由於教會周邊的華人愈來愈多,連日本教會的師母都認為自己像外國人,走在街上聽到的都是華語,也很樂意把教會借給他們使用。

鄒君惟在日本中央聖書神學院任職,今年9月該學院將新成立中文部,也是全日本第一所完全用中文授課的神學院。近年來聽到許多日本大復興臨到的啟示,日本的教會也有此看見。他說,對於日本神學院要對華人開設中文課程,這在以前是完全無法想像的。

針對日本宣教的關鍵,他提出「約瑟計畫」(PROJECT JOSEPH),包括:「日化」(Japanize)、奉獻(Offer)、差遣(Send)、鼓勵(Encourage)、禱告(Pray)、趕緊(Hurry)。他說,在日本傳福音一定要了解當地文化。有時候台灣的教會想去日本宣教,想把台灣成功模式搬過去,往往行不通,因為可能不小心冒犯到他們,就算後來講道講的再好,他們已經不想再聽。所以,還是要盡量了解當地的文化和當地的教會,才可以更有效地為神作工。這也是向日本宣教或與日本教會接觸的關鍵。

鄒君惟認為,透過日本當地教會,用當地可行的方法,不僅可鼓勵日本教會,也鼓勵了當地華人教會以及台灣的教會。他希望看到更多人一起投入日本宣教,為日本復興做好預備。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