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基督教論壇報 / 藝文影視

愛的回歸線──《奇蹟俱樂部》的啟發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不信奇蹟的克麗絲(右二)意外踏上朝聖之旅。(劇照來源:IMDb)
來自愛爾蘭勞工家庭的三位老中青主婦,一同爭取前往法國盧爾德的朝聖之旅;不信奇蹟的克麗絲為了一圓亡母遺願加入隊伍,也掀開了四十年前不為人知的傷口……

◎殷麗群

法國西南部小鎮盧爾德(Lourdes)是著名的「聖母朝聖地」,相傳當地一位磨坊工的女兒伯爾納德(Bernadette),於1858年經歷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多次向她顯現,啟示她附近的岩洞有治療疾病的泉水,要她在此建一座教堂;時至今日,西歐天主教徒普遍相信盧爾德的泉水可以治病,每年四到十月間吸引全球數百萬觀光客到此朝聖,使這小鎮成為法國熱門旅遊景點。

由愛爾蘭導演薩杜斯歐蘇利文執導的《奇蹟俱樂部》(The Miracle Club),是一部關於前赴盧爾德尋求醫治奇蹟的溫情小品。故事設定於1967年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外的小城鎮巴利加,橫跨三個世代的三位女性密友獲得前赴盧爾德朝聖的機會,渴盼這趟旅程能帶來人生的改變。

盧爾德岩洞教堂每年吸引數百萬人前往朝聖。

尋求醫治的朝聖之旅
電影在酷似英國小鎮街景的巴利加住宅區展開,來自工人家庭的三位主婦:行動不便的高齡莉莉(瑪姬史密斯 飾)、患有腫瘤的初老艾琳(凱西貝茲 飾)及兒子不能說話的年輕桃莉,難得向先生爭取機會預備到法國盧爾德。

三人在出發前夕,遇見離家赴美四十載的克麗絲(蘿拉琳妮 飾)返鄉參加母親喪禮,不禁掀開莉莉和艾琳過去的傷疤;不信奇蹟的克麗絲為了一圓亡母遺願,也踏上此趟朝聖旅程。

懷抱經歷奇蹟的渴望,片中人物陸續踏進冰冷的盧爾德聖水浴池浸泡,桃莉是抱著兒子進浴池,盼望他能開口說話。電影呈現朝聖客興奮、虔誠又滿懷希望的樣貌,同時穿插著反對太太離家朝聖的丈夫們獨力操持家務的狼狽相;導演將故事主線放在幾位女性的心靈治癒及關係和解上,最後以「家的回歸線」作結。

盧爾德浴池目前並不開放朝聖者泡澡,唯泉水仍供人洗濯手臉和直接飲用。今日的岩洞教堂在傳說當年馬利亞顯現的位置擺放了聖母像,奇蹟水泉隔著玻璃清澈可見;來自各地的朝聖人潮摸著岩石來到聖像前,許多人會在寫著「Wash your face and ask God to purify your heart」下方的水龍頭裝一瓶聖水帶回家。

龐大的力量
盧爾德泉水真能治病嗎?劇情透露真正經歷病得醫治的人並不多;片中的領隊神父認為,渴求奇蹟的人是在尋找一種和解,他提醒艾琳:「妳不是為奇蹟而來,而是為得著沒有奇蹟發生仍能繼續前行的那股力量。」(You come for the strength to go on when there is no miracle.)

英國有多個慈善機構,每年為病患及身障者組朝聖團前往盧爾德。多年前,我家的學障兒子獲得某天主教兒少關懷團體全額補助,參加過復活節盧爾德朝聖之旅,小他四歲的弟弟亦受邀同行,擔任哥哥的年輕照顧者;隨團的專業護理員會做行前家庭探訪,了解每個特殊孩子的病歷及需要。

出發當天,主辦單位特別包下整個機場,眼前全是身穿朝聖T裇的人龍,多位重度殘障的輪椅孩子在義工的協助下辦理登機,一批醫護排出假期隨行以提供緊急醫療服務;領隊人員跟孩子的家人親切寒暄,保證:「天父必看護他們」。離開前,機場澎湃著讚美詩歌,我感到有股龐大的力量湧進心頭,振奮無比。

愛就是奇蹟
這些家長不太期待有奇蹟發生,只想讓孩子有個愉快假期,同時也暫卸照顧責任,讓自己喘口氣;而我看見:「朝聖之旅本身就是奇蹟!」是什麼力量感動社會人士贊助團費?又召聚無數義工及醫護人員,為參加的身心殘疾兒少付上心力?主辦單位認為朝聖團的最大意義,是康健的陪伴者協助病疾兒少,共同體驗上帝賜下的奇蹟。

七天後朝聖團結束,家長們笑盈盈回到機場迎接喜樂而歸的子女,重新展開照顧他們的生活日常;我家學障兒將朝聖遊學會的詩歌儲存腦海,無時無刻快樂頌唱。縱然這些孩子狀況依舊,家人卻得著繼續前行的力量,明白造物主珍愛每個缺陷生命,親自召喚一群幫助者,顯明比治病奇蹟更偉大的「加倍的愛」。

西方國家在理性思維之下,人們對聖母顯現多持保留態度;今日無數人前赴盧爾德朝聖,多半期待比「病得醫治」更高層次的靈性革新。岩洞教堂盈溢基督信仰的神聖氛圍,有些旅客遇見坐輪椅的重疾病患,不期然湧起發自內心的謙卑與憐憫,移步到輪椅前為對方禱告求耶穌賜下醫治,電影中有類似情景;此外,克麗絲攙扶莉莉走進聖水浴池,就是彼此寬恕和好的「愛的奇蹟」。現實生活裡許多朝聖者靈性更新的奇蹟,是得著耶穌的慈憐心腸且活出真誠愛人的生命。

克麗絲奉勸年輕的桃莉,耐心給兒子多些時間。(劇照來源:The Miracle Club FB)

和解為醫治啟航
電影從美國資深影星蘿拉琳妮飾演的克麗絲出場之後,劇情隱埋的傷疤逐漸自戲中人口裡和盤托出:來自波士頓的克麗絲顯得跟故鄉親友格格不入,猶如一股異文化流入風尚保守的巴利加小鎮。她以含淚的雙眸,訴說被迫遠走他鄉、不得已墮胎的悔恨與難奈;舊創的痛經過四十年,在她與兩位老戲骨飾演的莉莉和艾琳心裡已成烙痕。觀眾猜想:所謂奇蹟,會否是她們仨的關係得醫治?

片中一幕,年輕的桃莉在旅館房間說出深埋的罪疚感,克麗絲藉由親身經驗開導她;大家的心在坦誠相對下拉近了,莉莉、艾琳和克麗絲的痛苦糾結隨亦展露和解的曙光。

克麗絲與莉莉之間的痛苦糾結展露和解的曙光。(劇照來源:The Miracle Club FB)

和解──啟動了真實的醫治旅程。渴望身體得痊癒的莉莉和艾琳,最終跟克麗絲冰釋前嫌重修舊好;艾琳向克麗絲吐露:「我對妳的愛,多過對妳的恨。」克麗絲也報以善意,承諾陪她看醫生一起面對腫瘤。

舊時代單純的大環境,人際互動蘊含關係的深度,受損的情感經過修復再細心保養,會更堅韌扎實;今日個人主義盛行的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基礎淺薄,人際情誼顯得易脆而經不起損傷。《奇蹟俱樂部》述說一個受傷關係獲治癒的故事,向當下人世傳達「信、愛、望」的真理信息,深具啟發性。

基督真理的傳統價值永不過時。片末,三位主婦的先生熱烈歡迎太太朝聖而歸;他們終於認識妻子的持家本領,更珍愛婚姻關係。家庭核心價值是基督信仰固有的倫理精神,天父將家的回歸線拋向全地,指示世人回家的路,讓損毀的愛在基督裡經歷療癒奇蹟。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