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當博愛座從原本對老弱婦孺體恤與尊榮的禮讓文化,演變為導致兩代衝突的導火線時,教會從中看到什麼福音契機?
多年來持續推動「兩代合一、世代同行」的桃園平鎮浸信會主任牧師黃烱榕,引箴言二十章29節提醒教會和信徒,「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歌羅西書三章21節則提醒上一代,無論是對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兒孫輩,還是在教會及社會接觸到的沒有血緣的下一代年輕人,都不要輕易去惹他們的怒氣;年長者要有為父的心腸及高度,不要用不合宜甚至帶有論斷性的話語去惹怒年輕人。
此外,詩篇七十一篇18節也提醒年長者,即便是年老髮白,都要將神的能力指示下一代,將神的大能指示後代。申命記三十二章7節也提醒年輕人,上一代的知識、閱歷與手中的資源,都是可以去成全年輕人的祝福。
聖經中以利亞和以利沙、摩西和約書亞、保羅和提摩太,都是世代同行及傳承的典範。兩代之間要如以弗所書四章3節所示,「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特別是當社會上出現「少年人侮慢老年人」的言行時,從教會這個永生神的家建立起「少年人尊榮老年人,老年人提攜及成全少年人」的文化氛圍時,就能從教會影響社會,帶出轉化。
下一代尊榮上一代 上一代成全下一代
黃烱榕牧師引彼得前書五章5節提醒教會和信徒,「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他鼓勵年長者及年輕人,無論是在教會、家庭或職場,都要顧念彼此的需要及體貼對方的心。
他常鼓勵上一代年長者,有知識及資源就要成全下一代年輕人;而年輕的下一代,也不要把上一代的包容及給予視為理所當然。兩代的合一與世代同行,在瑪拉基書四章6節具體的提醒,就是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這不單指有血緣的父子,也是信徒於阿爸天父的關係。
黃牧師舉大衛為兒子所羅門預備建聖殿的材料為例,世代合一同行,就是建立家人般的尊榮與信任關係,可以彼此幫補,一起服事,特別是現今社會已經進入提摩太後書三章1-4節所默示的,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自誇、無親情、不解怨、不能自約、性情兇暴、自高自大及任意妄為;教會是能夠活出尊榮長者及世代合一教導和行動的群體,這就是最好的宣教和傳福音典範,能將更多的未得之民完完全全引到神的面前來。
桃園龍潭沙龍浸信會主任牧師、浸信會聯會青年部部長潘俊達牧師受訪時表示,年長的一輩因為成長背景就是敬老尊賢的氛圍,所以他們現在會對年輕人讓座,視為理所當然的事。但現今3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甚至是未成年更年輕的世代,因為家庭結構及學校教育的轉變,比較是專顧自己,所以導致代間摩擦與衝突。
教會推動兩代合一同行的福音契機
潘俊達牧師說,他同意台北市長蔣萬安所公開表示的「博愛座展現一個城市的溫度以及人情味」,「不希望因為少數個案,掩蓋或是影響到多數人的善意,這樣一個善意禮讓的文化,是要發自內心,而不要成為道德綁架。」他指出,世代共融是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包容與對話的基礎上,教會牧者可以扮演連結上一代與下一代信徒的橋梁,並幫助他們連結於主,體貼彼此的心與需要。
潘牧師說,他會邀請教會上一代先為年輕世代禱告,並對年長信徒說,得著及牧養青年世代很重要,他們是教會的寶貝,教會不斷地得著下一代,才有未來和希望。他也告訴年長信徒,看到年輕人在靈命上不穩定,甚至不成熟,那其實代表年輕人還有極大的可塑性。年長者可以像摩西及保羅看待與成全下一代。
他也鼓勵年長信徒有機會常請年輕人吃飯,用上一代手中有的資源來祝福下一代;當下一代感受到上一代對他們的愛、包容與照顧時,很自然就會發自內心用行動去尊榮上一代。此外,上一代保持謙卑的心,去跟下一代學習,像是年輕的一代對新媒體的使用,表現出「我們需要你們」。
潘牧師也鼓勵與提醒教會下一代的年輕人,教會的爺奶及叔伯阿姨也是教會的寶貝,他們很愛年輕人,也願意成全;特別是教會現在要建堂,教會的上一代就是抱著大衛為所羅門預備建殿的材料的心志出錢出力。他也鼓勵桃青盟所接觸的校園的年輕人,可以在開學後,去尊榮他們的師長,讓校園裡充滿尊榮的文化,這也是從教會發起的兩代合一及世代同行轉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