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海拔高處千顆蛋送下山剩五百顆】魯瑪夫培訓邊境傳道:少數民族跨文化營商宣教挑戰大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在婦女和年輕人到平地工作前,提醒他們如何保護自己。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在印度、緬甸、尼泊爾和西藏邊境少數民族「營商宣教」多年的WIRI少數民族差傳秘書長、中原大學副教授魯瑪夫表示,從2005年到現在,他們在緬甸有32個據點、印度有16個據點、藏民有9個據點,共支持當地126個傳道人。

他說,他們在部落提供相關農業、畜牧養殖和買賣的教導,還要兼顧環境保護,使少數民族族人經濟生活提升,財務上也供應同工及各據點的需要。雖然有很多挑戰,但他們都設法突破。

跨文化營商宣教的核心理念,是將在地產業結合在地就業機會,以達到宣教的目的。在少數民族地區,由於普遍較為貧困,透過引入商業機會及技術,不僅可以增加收入,還能訓練其現代生存技能。這種帶有宣教目的的策略,實為一個兼具救命與救恩、兩全其美的方法。

隨著近年的少數民族、未得之民宣教的興起,這些地區的跨文化營商宣教也逐漸發展。希望通過理解已有的跨文化商業差傳歷史及現況,達到資源挹注與福音需要之間的平衡。

印度緬甸邊境據點農業培訓。

先了解環境、政經情況和產業需求

他也提到,若要先辨析某一未得之民所在區域的營商宣教可能性,須先對當地地理環境、政經情況或產業需求及適應性有所了解。魯瑪夫表示,他們開始進去的時候,面對很大的挑戰,他們就求神給予智慧,成為忠心有見識的好管家。

他先思考,除了信仰,還可以幫助當地人哪些事情。他想起早期西方宣教士傳福音給台灣原住民,是先提供醫療和物資,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最終目的是把救恩介紹給他們,否則「他們會一直把你當外人,更難接受基督信仰」。

他比照過去宣教士模式,進入當地少數民族部落。他認為,首先要先尊重、理解他們,增進彼此認識和理解,這樣「他們對我們的信任度自然提高」;其次,他以自身在文化研究的經驗,協助當地調查具有經濟價值的農作,還有畜牧業的養殖、生產。

農業部分,過去種植水稻,因為氣候變遷、生態破壞,導致蟲害嚴重,產值變弱;加上當地使用農藥過多,影響水源乾淨。為了減少蟲害,鼓勵他們使用當地原生種水稻,降低成本,並教他們如何使用牛羊豬雞的糞便製成天然肥料,種植的水稻和蔬果。他們發現產值提高就說,「你們團隊真的是幫助我們提升農業,讓我們產量提高!」,也因此取得他們的信任。

藥草部分,位於中低海拔部落,族人多半不會隨便亂採。然而像拉肚子、便秘或被刀割傷止血的藥草,常被少數的部落家族壟斷。在尊重各家族頭目之下,就說服他們收集的藥草,由傳道同工買下後,拿去轉賣給平地的中藥商。

教導少數民族蓋雞舍、羊圈,一起集中管理。

官方語言不熟常被占便宜

為避免中藥商隨意喊價,也教導這些同工先了解市場行情,另外也找平地好友,用比較好的價格收購,讓客源穩定。如果幫助他們懂得收集這類藥草買賣,對傳道同工和族人都有很大的幫助。

他舉賣蟲草為例,蟲草必須新鮮時售賣,時間過長會受傷,賣相就不好,有時明明講好買賣時間和價格,但收購者刻意拖延時間現身,迫使同工只能用低價賣出。或是收購者假意爽約,另找別的廠商來隨意殺價,同工無法再將蟲草帶回去山上,只能被迫以低價出售。

另外,收購者還會利用少數民族對於數字或「斤」和「公斤」的混淆,占族人便宜。

所以他們面對最大的挑戰,就是語言理解能力,不管是官方的印度語或緬甸語。訓練少數民族年輕同工去平地,首先一定要聽懂八、九成官方語言,還要懂得議價。訓練一個同工進入工場,經常要花一年以上時間,才能放心讓他們到平地以物易物進行買賣。

此外,同工到市場賣山上的特有種的靈芝,或是賣牛、羊、雞,如果不賣給同行,成為對方競爭者,也會遭檢舉,成為營商困難之一。

邊境宣教同工培訓。(圖/WIRI少數民族差傳提供)

少數民族做買賣不容易

魯瑪夫說,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落後,有的位於海拔高處,摩托車也上不去,運送農特產品或是牛羊雞,要花很長時間。以印緬邊境養雞為例,要讓同工能做買賣,自給自足,供應他們生活,原本就很不容易。

例如賣雞蛋,雖然經過特別包裝,但從山上原本運送1,000顆,經兩三天路程嚴重顛簸,到平地只剩下500顆,這些都增加營商宣教的困難。

魯瑪夫表示,少數民族山上養的牛、羊,拿到緬甸平地去賣,會被挑剔,質疑有沒有打針、有沒有經過認證,甚至必須「走後門」,將價格壓低。對少數民族來說,能聽懂當地官方緬甸語言就不容易,若還要寫一些文件報告,對同工更加困難。到了當地擺設販賣的攤位,還必須讓平地人知道「我們是要幫助山上的孩子、婦女,還有一些基礎的建設」,希望讓人了解他們的苦衷。

對於3000公尺以下少數民族部落,道路比較通順,他們會將養殖的蟲草或是牛羊送到平地,透過合作廠商包裝,進行二級加工;譬如牛肉做成牛肉乾,經由工廠設備加工,具有經濟效益。

平地購買大米等物資,支持前線難民。

合作邊境基督徒廠商  提供工作機會

另外,當地引進咖啡和核桃高經濟價值農作,其中邊境種植的咖啡豆,原本名不見經傳,後來政府認定咖啡有益健康,就從原本賣給大盤商的方式,改為現在自己購買設備、烘豆機,自行設計包裝,成為知名的品牌咖啡。有些地方產值提高,同工經濟不至於匱乏,若有更多盈餘,就支持緬甸、印度和尼泊爾邊境其他少數民族同工需要。

「宣教」是傳道同工主要工作,由於週日聚會敏感,各個多半選擇週間定期聚會。當傳道同工取得當地族人信任之後,就開始向族人傳福音。傳福音的模式,是從上帝的創造開始,講到上帝要人類善盡管理動植物責任,以及如何善用上帝給我們的農畜資源,讓族人覺得基督信仰很生活化。

族人過去知道他們的神話故事,現在知道還有一位獨一真神稱為上帝,祂將獨生子耶穌賜給我們,為我們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因著福音的緣故,所以「我們才做協助族人做這些事情!」

他表示,大部分少數民族年輕人到平地後,他們就協助介紹到一些基督徒老闆的公司工作,像是工地、工廠員工、清潔工等,此外,同工還到工廠提供族人培訓。目前在邊境有十家公司合作。

魯瑪夫也提到,緬甸邊境時有戰爭,很多農作和畜牧養殖受到影響,需要代禱。華人要投入少數民族營商宣教,有很大文化隔閡的挑戰。他在台灣設立跨文化訓練基地,希望幫助一些想投入海外少數民族宣教的弟兄姊妹,尤其是具有農畜產經驗的人,接受基本的訓練學習,讓他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以及目前海外情形,未來進入短宣,將較容易進入狀況。

相關新聞:營商宣教 隱藏版的為主贏得靈魂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