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3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酷熱對策5】「我要熱昏了!」熱傷害就診增加 醫師提醒六高危險群多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各地高溫悶熱,加上危險級的紫外線指數,讓人不禁要高喊「我要熱昏了!」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今年6月因熱傷害就診飆破700人次,遠超過去年同期517人次;7月1日至3日更已累計百人次就醫。

屏東基督教醫院醫務部主任陳志文表示,高溫炎熱的天氣,中午前後溫度就幾乎在33至35度之間;因此民眾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幅增加,尤其是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體重過重者等6大高危險族群,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並牢記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陳志文醫師(圖/屏基提供)

陳醫師表示,人體為發揮功能與維持基本生命運作,總是不斷消耗能量並產生熱量,當熱量產生或從外界得到過多熱量,又無法有效散熱時,身體就會因為過熱產生失調現象,進而產生許多病症如下:

熱水腫:因到了熱環境,導致血管擴張,致使組織液沉積於足部,多屬自限型,只需腳抬高,穿彈性襪,使用利尿劑反而可能對身體有害。

長痱子:因排汗管堵住,導致汗腺發炎。可使用抗組織胺治療搔癢,可擦含chlorhexidine之軟膏。

抽筋:常為小腿肌肉不自主疼痛之收縮。多發生於大量流汗後,只補充水會導致肌肉細胞鈉、鉀離子、水分不足。需大量補充含鹽水分,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可改善。

暈厥:因周邊血管擴張、血液容積相對不足,導致姿態性低血壓,需排除其它會造成暈厥之疾病。需補充液體、休息、降低所處環境溫度。

熱衰竭:因水分大量喪失所致。患者會有虛弱、倦怠、頭暈、噁心、嘔吐、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需補充大量液體(可能達1~2公升),之後再視個別電解質情況,調整輸液與電解質並休息。

從熱衰竭到中暑 需急救治療

他說,當身體只是熱水腫、起疹,到後來產生抽筋、昏厥,甚至熱衰竭、血壓低,嚴重到中暑,要小心留意。

中暑:主因體內大量熱能生成,又無法有效散熱,當水分補充不足會呈現無汗或少汗,此時中心體溫將昇達40℃,患者會呈現意識不清、精神混亂、癲癇等中樞神經受影響之症狀。

他說,中暑是一種急症,即使大量流汗仍無法散熱,到後來沒有多餘水分再流,牽涉多重器官,有高死亡率可能,甚至併發肝腎衰竭需立刻送醫治療。若是太晚救治,將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急救目標為快速將中心體溫降至40℃以下,退燒藥無效,須靠蒸發降溫與冷水浴,擦酒精降溫無效。主要降溫法為蒸發降溫,將患者衣物脫光,於身體灑上微溫的水並吹風扇。另可於大血管近體表處(脖子、腋下、腹股溝),放置冰枕。於醫院中需嚴密監測生命徵象,並大量補充輸液。

老人家更易發病其來有自

為何老人家,大熱天身體反應比較明顯?陳醫師表示,有些人可能吃較多的藥,部分藥物對於身體循環會產生影響,尤其是散熱。其次,老人家的反應比較慢,身體已經很熱,但他們不像年輕人,懂得避開熱的環境,去到陰涼的地方或是去喝水,所以比較容易出狀況。

有些老人家本身有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情況,在家裡暈倒後又沒有喝水,被發現後送到醫院,體溫都很高,除了要處理老人家身體的疾病,熱傷害也要處理。

另有一種情況,是些勞動階層的中壯年,在太陽曝曬下工作,很容易抽筋,沒有力氣,嚴重情況有輕微休克,被送來急診,基本上只要吊點滴、吹冷氣散熱就可以緩解。即使在室內悶熱的環境下工作,大量流汗,沒有適當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也會產生熱傷害。

熱傷害徵兆緊急降溫送醫

他說,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巴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儘快就醫。

陳醫師也提出預防熱傷害的三要件:

一、 保持涼爽:

1.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

2.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3.儘可能待在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避暑。進冷氣房前,要先擦乾汗水,反覆進出冷氣房,體溫調節不及,容易出現頭昏症狀。

4.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車內。

二、 補充水分:

1.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且養成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但若醫囑限制飲水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茶會利尿,若水分補充不足加上流汗,反而可能脫水,所以應喝白開水)

2.戶外工作者或運動者應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白開水,並避免菸酒。  

3.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

4.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5.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以避免胃不舒服。

三、提高警覺:

1.檢查居家及工作場所空調相關設備,是否正常運作。

2.隨時監測室內溫度,避免室內溫度過高造成身體不適,並注意天氣預報。

3.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4.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避免在高溫場所持續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

他也提醒,感到身體不適時,要趕緊移到空氣流通、能散熱的地方。平常若能培養運動與養生概念,才有辦法面對日益快速變遷的氣候。

相關新聞:高溫酷熱 身心靈如何消暑?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