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0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國外出現全AI生成新聞頻道 文字工作者危機? 尹可名:文字價值須有感呈現 惟有靈的活人才能發揮獨特恩賜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在ChatGPT問世之後,AI科技應用在文字創作,乃至新聞報導的時代已然來臨。新聞記者及文字工作者是不是將會消失?作家尹可名弟兄說,AI可以當記者和作家,也會取代一定比例的文字工作者,但能夠不斷帶給讀者新知識、新啟發及信仰領受的文字工作者,AI反而更凸顯出他們的價值。

美國近期已有新創公司成立AI生成新聞頻道,裡面所有的記者及新聞報導製作,都是由AI生成;而在台灣,台中市警察局日前開始培訓員警,使用「生成式AI平台」來寫作新聞稿,號稱1分鐘內就可生成800字新聞稿,撰寫效率提升60﹪,未來市警局也會利用AI平台發布新聞稿,達到快速回應警政資訊的時效性需求。

尹可名分享創作歷程。(受訪者提供)

AI當記者?自媒體時代人人是記者

身兼作家、傳統紙媒專欄作家身分,並協助企業機構撰寫及發布新聞稿的尹可名弟兄受訪時表示,近年來,隨著社群媒體及科技載具的蓬勃發展,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經營者及撰稿者,不分男女老幼,也不論學歷及專業背景,只要不違反公共秩序及善良風俗,發表有獨特觀點的時事評論,都是在法律所許可的言論自由範圍之下。

而且,在台灣,新聞記者及文字工作者,並非像律師、醫師等是需要取得證照,才能任職;而生成式AI問世後,新聞稿撰寫的門檻更低,給教會帶來的啟示是,很多聚會、特會、講座乃至牧師講道,都可以使用ChatGPT,在聚會後馬上生出新聞稿或是文章,第一時間就可在教會的社群平台、官網發表。如果大多數教會都這麼善用AI工具,是否以後就不需要教會媒體記者採訪,以AI就可以取代?

尹可名說,新聞記者或是文字工作者,不同的人所產出的作品,其實都不一樣,一篇聚會或是人物報導,能夠打動人的,從來不是表面看得到的活動流程資料堆砌,然後照本宣科用文字輸出。

既是文字工作者也是媒體人。(受訪者提供)

照本宣科報導及文章已無市場

從新聞傳播的「冰山理論」來看,能夠引人入勝的報導,不是人事時地物這些猶如海面上冰山的描述,而是經由記者親臨現場,發揮寫手獨特的觀察、體悟與情感及適時提問後,產出有畫面感,而且貼近人心的文章或報導。

如果產出的文章或是報導,內容只有流程與時間地點的交代,而沒有獨到的觀點、生命經驗及情感藉由文字承載,不待AI淘汰,在職場也會失去競爭力了。

尹可名說,文字的魅力,就是因著記者或是文字工作者將所見所聞及對人及對所處環境的觀察與體悟,帶領讀者身歷其境,自己好像就是在跟報導中的人物互動或對話,人是有靈的活人,是上帝給人對他人及環境有「感」的獨特恩賜。

尹可名說,當他還是國高中生時,就常寫詩詞小說投稿校刊,由於文章常獲刊登,讓他對文字和寫作產生興趣。他也把自己兒時住在鄉下聖誕節去報佳音的過程,寫成新詩與散文,50年代的鄉下,許多販售麵茶的小販,常在清晨和晚上推車沿街叫賣,車上的大茶壺隨時燒著開水,當水滾時發出「口絲口絲」的汽笛聲,很多讀者雖然沒有跟著他去報佳音,但因著文字的描述,就帶讀者猶如搭乘時光機,進到往日那個環境。這就是文字的魅力。

無論是新聞報導還是人物訪談,都可以展現記者或是文字寫手的功力。尹可名說,因著他的文字導師劉俠及金鐘獎編劇暨導演張信義的鼓勵,他已經寫了上千篇的人物見證訪談及專欄文章,他認為文字呈現就要如同八點檔的劇情,具有張力、故事性及畫面感。

尹可名曾經使用ChatGPT搜尋過他採訪寫作過的人物及活動,AI彙整資料的能力的確是史上科技工具中最強大的。知識或許能夠快速汲取,但對於生活中的情感與愛、挫折與失敗、人生的高山低谷、一場活動、聚會,那些隱藏在浮冰海面下的那些引人入勝、賺人熱淚的幕後故事,須藉由文字描述彰顯,不能由科技代勞。

這些故事、人物的見證及活動的內涵,可以見證基督信仰的榮美,領人歸主;因為從來對世界及他人產生影響力的,都不是科技,而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也是基督教的媒體記者及文字工作者能夠與時俱進,不被AI的洪流淹沒的關鍵。

相關新聞:AI當記者?文字事工的挑戰與契機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