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天路客

《新舊約的預表》曠野裡的勝利──耶穌受試探的預表

檢舉
于禮本 于禮本 追蹤

◎于禮本(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

耶穌被聖靈充滿,從約旦河回來,聖靈將他引到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魔鬼用完了各樣的試探,就暫時離開耶穌。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路加福音四章)。

在耶穌生平的不同階段裡,約旦河的受洗通常被視為其公開事蹟的開始;然而緊接在洗禮之後、進入曠野受撒但試探一事,也發生在耶穌開始宣講福音之前,且常與其洗禮並列記述(馬太、馬可與路加福音)。

緊密連接的這兩件事帶出一個循環法則:被聖靈充滿與帶領、遭受試探、勝過試探,而後滿有聖靈大能地展開神國事工;「經歷試探」可謂重要環節。早期教父藉此提醒信徒,魔鬼透過肉慾、財富、權力的試探無所不在,信徒應學習耶穌勝過試探的方法,並仰賴神的恩典,因祂已戰勝了撒但的迷惑。

圖1. Temptations of Christ; Drogo Sacramentary, ca. 850; Paris,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MS lat. 9428, fol. 41r.

屬神或屬世?撒但試探神子
「耶穌受試探」的藝術題材主要發展自中古世紀;撒但的三次試探可分別以獨立場景出現,抑或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如一件祈禱書的起首字母裝飾所示(圖1)

在此,左上方的場景描繪撒但慫恿耶穌從高處跳下,以證明自己是神的兒子,受天使保護。撒但手指暗示「耶穌誕生」的馬槽及伴隨的牛與驢,這個圖像細節帶出了此試探的意義:企圖說服耶穌透過神蹟來確保自己免受皮肉傷痛,進而否定人子「道成肉身」降世,為要親嘗苦難以救贖世人的使命。

圖2. Temptations of Christ, Jesus as Victorious Warrior; Stuttgarter Psalter, 9th century; Württembergische Landesbibliothek, Cod.bibl.fol.23.

此主題的發展很早就出現環扣舊約內容的安排。例如在一件九世紀的手抄本裡,詩篇九十一篇的全頁插圖便將「耶穌受試探」與詩篇的場景並置(圖2)在上方場景裡,站在山上的耶穌手持代表「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的聖經,而撒但手指下方,暗示地上萬國,與腳下金器、冠冕所代表的榮華權柄,對比出兩者的截然不同:屬神或屬世、以神為首或自尊為大。

下方場景則詮釋了該詩篇第13節經文:「你要踹在獅子和虺蛇的身上,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一位頭部環繞十字光圈、身穿軍裝、腳踏巨蛇與獅子的戰士,一手持矛刺殺大蛇,一手高舉聖經,而空中則有前來服事的天使,與天父自雲端伸出、給予祝福和應許的手,昭示大有權柄能力的耶穌摧毀巨蛇與獅子所象徵的撒但與罪惡權勢。下方的詩篇場景預告了彌賽亞對撒但的最終勝利,而上方的場景則透過耶穌勝過撒但首次試探來印證此預告。

圖3. Temptations in the Garden Eden, Temptations of Christ; 12th-century; Saint Martin church, frescos in the choir, Lignières-de-Touraine (France)

在中世紀教堂建築裡,亦不乏並列「伊甸園裡的誘惑」與「耶穌受試探」之例;例如在十二世紀聖馬汀教堂的聖壇區便透過這兩個系列場景,對比出撒但在舊約與新約裡的第一個誘惑(圖3)亞當在撒但「可以如神」的引誘下離棄了神,而「新亞當」耶穌則堅守神的真理,抵擋了撒但的各式誘惑。

聖壇區穹頂壁畫的這兩個典故呼應著下方空間裡的聖餐禮意涵,一方面闡明罪的發生,以及代罪羔羊彌賽亞捨命救贖的必要,另一方面彰顯耶穌勝過撒但、為世人帶來的新生盼望,並活出新生命力量的方式。

圖4. Esau and Jacob, Temptations of Christ, Temptations in the Garden Eden; Biblia Pauperum, c. 1470;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耶穌受試探」的新舊約對照安排在中世紀陸續發展出不同的擴充,最常見的組合便是搭配「蛇誘騙亞當與夏娃」與「以掃出賣長子權給雅各」(創世記二十五章27-34節)。

以一件十五世紀的版刻為例(圖4),同頁的三個場景都強調食物的誘惑:亞當與夏娃面對悅人眼目、可帶來能力的分別善惡樹果實;以掃面對可立即緩解飢餓的紅湯;耶穌面對將石頭變為麵包以解飢的誘惑。

然而,不同於亞當與夏娃身在一無所缺的豐沃伊甸園裡,也不同於以掃的急於舒緩當下口腹之慾,耶穌身處野獸遍行的荒蕪曠野,即便飢腸轆轆,仍堅守真理先於肉體所需、拒絕一切似是而非的誘人提議。

圖5. Temptations of Christ; Image of Baal and Daniel Feeding the Dragon, Speculum Humanae Salvationis, 1360; ULB Darmstadt, Hs 2505, fol. 26v 圖6. David Killed Goliath, David Killed Bear and Lion; Speculum Humanae Salvationis, 1360. ULB Darmstadt, Hs 2505, fol. 27r.

彌賽亞戰勝罪與死亡
此主題的另一常見組合則是和其他三個舊約場景配搭。例如在一件十四世紀的手抄經書裡,四個場景分布在展開的雙頁上(圖5、6):在左頁的「耶穌受試探」裡,撒但以金髮美男的形象出現,牠的三個試探分別透過代表聖殿的塔樓屋頂、地上的石頭、可望盡萬國的山頂來暗示。

同頁的下方場景描述了「但以理摧毀巴比倫的貝耳神及大龍」(天主教《思高譯本》達尼爾書第十四章):畫面左邊的祭桌上擺設了供奉貝耳神的酒、餅與牲品,但以理在後續情節裡揭露這些祭品的消失並非被神祇所食用,而是祭司騙人的遮眼法;畫面右邊描繪但以理用特殊材料熬煮成丸子毒殺巴比倫人崇拜的大龍;兩起事件皆在凸顯「假神」的不堪一擊。

對接的右頁則描繪了「大衛擊殺巨人歌利亞」(撒母耳記上十七章41-51節),與「大衛擊殺熊與獅子」(撒母耳記上十七章36-37節),皆預表了彌賽亞戰勝撒但、罪與死亡。

經歷試探站穩的兩大要領
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希伯來書二章18節)

「試探」與「試煉」在聖經多處的原文裡常為同一個字;簡略言之,源自仇敵詭詐動機、能強化己意與對神的懷疑,是為「試探者」撒但的喜用伎倆;反之,源自期待靈命成長、能認清自己破口、並更新與神的關係,是為神所允許的試煉,亦是信徒能見證自己新生命沈穩扎根的里程碑。

無論是「試探」或「試煉」,皆是人生旅途中必然屢屢面對的經歷。在這些或大或小、充滿掙扎、猶疑、挫折的過程裡,耶穌卻早已走在我們前面開路,以提醒、示範、鼓勵、陪伴我們走過這些坑漥磕絆。

在曠野試探下能站立穩妥的兩大要領,是打從心底相信,從不打盹的神必會顧念我們,並在信賴中將難處卸在祂手中,安靜等候其帶領與供應。與此同時,亦謹守警醒、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仇敵的欺哄、恐嚇雜音,心知自己正與眾聖徒共體前行之難;心知既有天使前往伺候抵擋撒但的耶穌,那麼站在曠野中的我們,也必得著神親自賜下力量,堅固、完成祂在我們身上的雕琢與善工(彼得前書五章7-10節)。

這是何等鼓勵,所有被攻克的試探就成為信心進深成長、脫胎換骨的煉金石。面對試探,不再猶疑卻步,而是望向伴隨的耶穌與等在前方的盼望喜樂,便能勇敢迎擊,經歷曠野中的勝利。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