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好牧人

摩西的末路──毗斯迦山上的最後一里

檢舉
楚雲 楚雲 追蹤
從尼波山眺望迦南,山上告示標明各地方位距離。

◎楚雲(牧師)

你且上毗斯迦山頂去,向東、西、南、北舉目觀望,因為你必不能過這約旦河。」(申命記三章 27節)

摩西從摩押平原登尼波山,上了那與耶利哥相對的毗斯迦山頂。……耶和華將他埋葬在摩押地、伯‧毗珥對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 (申命記三十四章1、6節)

這是一個奇特的藏匿。無人知曉摩西埋葬在何處,但是對於他一生末了的立足之地,卻有明確的記載。位於今日約旦境內,約旦河東岸的尼波山,早已是千載以來無數崇敬者探索摩西人生最後一里路的方位。

作者立於尼波山銅蛇雕塑下。雕塑為義大利藝術家作品。(攝影:王桂花)

極目四望放眼迦南大地
我按著聖經記載的線索,登上了傳說中的尼波山。

尼波山是毗斯迦山峰的高地(又一說是亞巴琳山脈兩座對望的山),八百米的高度,今日向下俯望,迷濛中可見約旦河谷和死海。神讓摩西遠眺的那一天想必萬里晴空,神挪開了所有遮蔽,陽光明麗,不見一片雲彩,這讓摩西可以極目四望,由北到南以逆時針方向放眼迦南大地。

從尼波山眺望摩押山丘平原。(攝影:王桂花))

摩西的心情是激動的,那是他一生奮鬥的終極嚮往,也是他原先認定帶領百萬之眾飄流曠野四十年的最後獎賞。可惜臨門一腳,他被迫止步。摩西忠心跟隨雲柱火柱的引導,不料,尼波山頂是他追隨神的最後畫面,他的生命腳蹤到此停格了。

摩西始終有一副強健的體魄,一直到生命的最後,精神充滿活力,絲毫沒有歷經風霜之後衰敗的老態。他的離世完全是因為使命的達成,神量給他的年日已到了高峰。

被後世視為絕世經典的五卷作品,悉數在摩西年邁時逐一奮力完成。若不是神為他預備了絕佳的身心狀態,很難想像他提筆寫作如何能竟其功,並且卷卷生輝,以致千古如新,至今依然深具穿透人心的力度。

各地方位距離示意圖。(攝影:王桂花)

忠貞不二遵行神的吩咐
摩西是耶和華神面對面認識的,這空前的靈性經驗,使他迥異於歷代其他的先知和神僕,而他對神話語的敬畏和愛慕,自然也就成為他生命最鮮明的標記以及強大的支撐。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這突出的信念是摩西一生切身的深刻體悟。他以五大卷的篇幅典藏了神授予他的啟示,那是摩西與神面對面共有的心跳,其中既有神獨行奇事的蹤跡,更有衪介入人歷史的深情紀錄。神既期待人盡心盡意回應祂的愛,又急切渴望看見祂心愛的受造彼此相愛──「愛人如己」。

摩西一生忠貞不二,遵行神的吩咐,甚至超過神的期待。當以色列群眾因為路途飢渴難耐,怨聲四起,甚至將出埃及視為愚蠢的行為,要求返回舊地。摩西百般忍耐,神前懇切代求,攔阻神的懲罰。

摩西被召上山領受十誡時,多日停留西乃山巔雲霧之中,山下群眾又焦躁不安,心想摩西恐有不測,或有喪命之虞,於是慫恿亞倫鑄造金牛,視之為神而盲目膜拜。這悖逆之舉再度招禍,耶和華神向摩西直言要棄百姓於不顧,且為摩西另立大國,延續命脈。

摩西拒不肯受,情願神塗抹他自己的名字,以保全神子民全體的前途。摩西又以神的權益和榮耀為念,求神記念祂的約,不落仇敵的口實。這其實與神最深的心意相互應和,摩西確實是神眼中貴重不凡的器皿。

左圖:重建於古教堂遣址的摩西紀念教堂。右圖:紀念教堂石碑。(攝影:王桂花)

傑出神僕竟遭「拒絕入境」
然而,這位傑出的神僕如何在歷經四十年的奮鬥之後,竟然在迦南地前被拒入境?

為什麼只能登山隔河而望不得跨出半步呢?身為領袖,神的要求是嚴格而無從折扣的,只因第二代子民如同父輩又為飢渴狂躁喧嘩,意外的激怒了素來謙和的摩西,他未照神的話單純的吩咐磐石出水,反倒在盛怒之下兩次猛力擊打磐石。那一刻,決定了摩西最後一里路的命運。

「你不得進入迦南!」耶和華神極沉重的宣判。

這看似不近情理的的決定,其實深藏了神更大的愛和信實。

摩西受命率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為保護族人而失手將一名埃及人毆打致死,他因而逃亡隱匿曠野近四十年。

到年屆八十歲,他自忖來日無多,回想飄泊無定的一生,可能已到大限之期。摩西內心無限悲涼,匆匆寫下詩篇九十篇的禱詞,抒發他末路的心境。

「神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人一生的年日……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求你指教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青年時代成就偉業的壯志,早已消磨殆盡,他只坐等生命終了。但摩西不經意間透露了最後的期待,他盼望一個永恆的安居之地──「世世代代的居所」。

左圖:約旦河中的受浸者。右圖:耶穌受浸示意碑。(攝影:王桂花)

歷經四十年試煉無所缺乏
神沒有當下回應他的要求,卻立即託付摩西一個幾乎無從承擔的任務──帶領神子民出埃及,離開為奴之地。神並且承諾應允他所需要的一切裝備。摩西萬萬沒有想到,八十歲不僅不是他的末路,反而是另外一個高峰的起點,神加增他四十年的歲月,為神偉大的心意登上生命最高點。

歷經法老窮追不捨的兵馬,大海讓道,雲火引路,天糧驟降,摩西攀高山領受神旨,率眾在曠野擊退敵擾,差使者潛探迦南應許之地。一件接一件,一樁接一樁,神的手臂未曾縮短,始終守護著祂的子民,如鷹背負幼雛搧翅高飛。雖然遭逢試煉,四十年間百姓卻沒有任何缺乏。

目睹神施展的大能奇事,摩西面對所有艱難從不退卻,他深知自己被神驗中何其有幸,他參與了至高神介入歷史的偉大作為,此生已足,應無遺憾。

就在即將進入迦南前的最後半年,因著一樁情緒失控的事件,他被判定不得前往應許之鄉。摩西必然震驚不已,並且極其懊悔。但事已成定局,完全沒有挽回的餘地。即使摩西一再極力表明對美地的思慕,神最後的回答仍是「罷了!」

神才是真正的迦南與應許地
摩西安靜了。不能入境迦南,在人看仍是深深的遺憾。但他沒有抱怨,也沒有自棄。我們從他最後一卷著作中看不見不滿的表達,感受不到絕望的心緒,反而字裡行間經常反覆出現愛的表明。

也許就在此時,摩西領略了自己四十年前的禱告其實得到真正最深的回應。神似乎對摩西說:你不是求我世世代代作你的居所嗎?我正在回應你。我其實才是你真正的迦南,我才是賜給你的應許之地,地上迦南會過去,屬天的迦南永不消逝,我是你永世的棲息之所。

摩西懂得了。

他默默完成了五卷經典之作,一個月之後,他倒下了。神沒有讓任何人接近,也沒有讓任何人知道摩西埋葬在哪裡,因為耶和華神要親自安葬他。這是一場空前神聖的葬禮,高天眾天使環繞,默默的凝望那一個祕密的場域,向那位神所面對面認識的神人致敬,此刻摩西安息在神的懷中。

作者在摩押平原。(攝影:王桂花)

留給歷代億萬生命指引
下了尼波山來到摩押平原,我面對約旦河,追想三千多年前,約書亞接替摩西率眾過河的那一幕,當他含淚回望毗斯迦山頂,內心一定悸動不已。相隨奮鬥了四十年,日夜共處的父兄和領袖,竟然不能和自己一起渡河,約書亞是激動的,沒有誰比他更不捨把摩西的身軀留在人所不知的山谷中。

但約書亞也必然滿懷感激,他手中捧著摩西交給他的五卷著作,這些不朽的文字將伴隨約書亞一生之久。不,不只是他,那是留給整個民族的產業,甚至是此後無數世代億萬生命的指引。

然而,摩西為什麼最後一里路一定要走得如此無聲無息呢?我低頭默想。

是了,他被神隱藏了,埋在地裡。神預定摩西身後對人類所延續的影響,既深且遠。祂讓自己心愛的器皿如同隱藏的嗎哪,人不見他,卻從他受益,綿延千秋。

回望中,我似乎也懂了。

約旦河畔的東正教教堂。(攝影:王桂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