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近日,台灣接連多起政治人物因案接受檢調偵查,然而各自支持者透過網路或走上街頭表達不同訴求,卻讓社會陷入對立的氛圍,人心期盼公平正義的降臨。值此時刻,教會和基督徒該扮演什麼角色?上帝國度的公義和真理,教會和基督徒該如何捍衛?
誠實從地而生 公義從天而現
台北市議員曾獻瑩受訪時舉創世記十八章25節為例表示,「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公義一直是上帝的本性,神本身就是公義的,但在人類的社會,因著人們活在罪中且享受罪中之樂,非但不去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還常憑藉各人屬肉體的邪情私欲去評斷何謂公義?只要事情不是符合自己的利益或不合自己的心意,往往就會急於用「不公不義」加以論斷。
面對社會對公平正義的呼求,教會和基督徒要怎麼做呢?曾獻瑩引彌迦書六章8節「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表示,這處經文提醒教會和信徒,「行公義和好憐憫是可以並行的」。詩篇八十五篇10-11節也提醒,「慈愛與誠實彼此相遇;公義與平安彼此相親,誠實從地而生;公義從天而現」。所以當信徒和教會感覺所處的環境,有看似不公不義的事發生時,重要的是「與你的主同行」,回到聖經裡面的教導來行事為人。
曾獻瑩提到,包括基督徒在內,難免都會因為各人的背景或是意識型態,會對特定的政治人物有明顯的好惡。當喜好的政治人物出事的時候,可能心裡會想要偏袒他們,用行動支持他們。曾獻瑩記得他選上民意代表後,他的屬靈遮蓋牧師一直用出埃及記二十三章1-9節提醒他,一切權柄是出於神,凡所行的,都要榮神益人,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主同行。
踏入政治這個職場山頭後,曾獻瑩說,的確有非常多的誘惑與試煉,而所有的政治人物都需要爭取選民的支持,且多多益善。出埃及記二十三章1-9節就很清楚提醒,「不可隨夥布散謠言」、「不可在爭訟的事上隨眾偏行,作見證屈枉正直;也不可在爭訟的事上偏護窮人」、「當遠離虛假的事」、「不可受賄賂;因為賄賂能叫明眼人變瞎了,又能顛倒義人的話」和「不可欺壓寄居的」。使徒行傳十章34節和羅馬書二章11節都提醒教會和信徒「神不偏待人」。無論身分地位,只要真的犯錯,在法律的面前是一樣受審判,不因富人或是窮人、位高還是位卑,而影響到神施行公義。
曾獻瑩說,包括他身邊很多基督徒在內,許多人對於特定的公共議題和政治人物的確會特別的關注,很多時候,他們也會用自己的資源和職場與社會影響力去捍衛。
耶穌及但以理守主道受逼迫 不改其志
其實,在上帝的國度裡,同樣需要教會傳道人和職場信徒,願意效法先知但以理的榜樣,即便是手中握有生殺大權的王和官員,要他做違背信仰的事,但以理面對來自權柄的壓力仍不受逼迫,堅定地捍衛上帝國的公義和真理。
曾獻瑩提到,約翰福音八章31、37節提到,耶穌對信祂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耶穌同樣也對猶太人說,「我知道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你們卻想要殺我,因為你們心裡容不下我的道」。這段經文提醒教會和信徒,無論是耶穌、但以理還是歷世歷代的信徒,捍衛上帝國的真理與公義,是需要付代價的。但耶穌也應許祂的門徒「真理必叫你們得自由」。馬太福音五章10節也應許:「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教會轉變覺醒 願意關心需要捍衛信仰
曾獻瑩說,雖然台灣多數的教會還是以「專心以教堂內的祈禱、傳道為事」,比較少對於公共事務及社會大眾所關切的議題發聲和表態,但在多年前的愛家公投之後,他看到愈來愈多城市的教會已經會定期舉辦城市祈禱早餐會,為各縣市的執政掌權者禱告;也愈來愈看重對在職場七山(包括政治首長、民代、公務員、國營事業)工作的基督徒的裝備和屬靈遮蓋。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愈來愈多的教會覺醒了,特別是在主日崇拜,很多教會都開始為國家、職場和國家政策禱告;但對於公共事務公開發表論述,還是比較不普遍。曾獻瑩說,上帝不單量給從政基督徒,像但以理、約瑟和以斯帖皇后這樣為主發聲的機會,各行各業的基督徒也都可以領受以斯帖記四章14節的呼召,在適當的時機,站出來公開為上帝國的真理與公義發聲。
曾獻瑩說,雖然在各領域的職場基督徒未必是意見領袖或公眾人物,但他們仍然願意為主去擺上和行動,愛鄰舍、愛土地,努力作光作鹽。在人心不安的時代,用諸般的智慧傳福音、為上帝的公義發聲,這也正是上帝給每個基督徒的時代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