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陳貞元/報導】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功能日益強大,從歌曲到小說都能創作,但這樣的科技如今也被用來試圖重現高藝術性的創作,例如已故「漫畫之神」手塚治虫(Osamu Tezuka)膾炙人口的作品,也是教會下一個值得關注的新進技術。
2023年11月發布的經典漫畫《怪醫黑傑克》(Black Jack)最新一期,就是在生成式AI的共同參與下完成,這在手塚治虫去世34年後重新上架,再度帶來新的話題。
法新社報導,1928年出生的手塚治虫的作品由於情節複雜、構想新穎,不論兒童和成年人,都受到他的漫畫和動畫的吸引。1989年過世的他素有現代日本漫畫及卡通教父的美名。
作品任何時代閱讀都可產生共鳴
手塚治虫之子、AI計畫的創意總監手塚眞(Makoto Tezuka)說:「手塚老師的作品涵蓋了宇宙萬物,無論在任何時代閱讀他的作品,都能產生共鳴。如《原子小金剛》就是AI的典型代表。」這部作品的改編動畫,深深影響了全世界許多創作者,也在世界各地收穫大批粉絲。
手塚治虫最知名的創作之一《怪醫黑傑克》最新一集,發表在11月22日出刊的《週刊少年》(Champion),用以紀念《怪醫黑傑克》創作50週年。這項AI計畫起源於一群大學教授所組成的團隊,他們致力於研究如何使用生成式AI進行漫畫及電影的創作,並且請手塚眞協助。2020年,新作《Phaedoni》推出,但是似乎很難判斷這部AI協助創作的作品能否完整重現手塚治虫的風格,於是團隊決定改變策略,創作知名作品的續篇。
AI看中手塚治虫作品龐大資料庫
他們選擇《怪醫黑傑克》,這是手塚治虫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也是篇幅最長的一部作品,共有242集,而AI最需要的就是龐大的資料庫。
團隊向AI解釋他們所需要的角色和故事為何,加上他們的偏好,AI便會產出許多不同的點子。不過最後仍是人類主導決策過程。
手塚眞表示,在緊迫的時間限制下,AI對於創作簡單劇情或是部分角色的大略模樣很有幫助,但對於藝術品質和情感表達層次仍有不足。情感是為人的本質及意義所在,也是手塚治虫作品中不可取代的元素,而這正是AI最難以描繪的部份。
手塚治虫一生共創作近700部作品,包含森羅萬象的故事以及各種人性特質。無論是社會、哲學還是全球議題,都是永恆不雋的經典。如《怪醫黑傑克》就探討了犯罪和霸凌等社會問題。有些故事也影射特定歷史事件,如越戰和水俁病(1930年代日本九州某化學公司將含汞汙水排入海中,造成居民汞中毒的公害病事件)。
新篇章「機械的心臟Heartbeat Mark II」探討了一名病人安裝了人工心臟卻無法正常運作,並延伸探討身為人類的意義。該篇刊登在漫畫雜誌《週刊少年Champion》上,正是該雜誌在1973到1983年間連載《怪醫黑傑克》。
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電影系教授、《動漫的媒體組合》(Anime's Media Mix)一書的作者馬克.史坦伯格(Marc Steinberg)指出,手塚治虫可說是為如今日本動漫在全球的影響力打下了基礎。他也是日本首位挑戰製作電視動畫的漫畫家。他在1963年首度推出《原子小金剛》動畫系列改編動畫,後來成為一項受歡迎的策略,「後來的《七龍珠》和《美少女戰士》也是如此」。
手塚治虫的作品也讓日本漫畫能在海外被看見。《原子小金剛》動畫在1963年透過美國NBC新聞網在美國播放,之後也陸續登陸歐洲以及中東市場,並也轟動了全中國。
手塚治蟲一生永遠樂於接受新挑戰
手塚治虫的動畫格數較少,並限制了角色的動作,和動作流暢自然的迪士尼動畫相比,有時會顯得不太和諧自然。史坦伯格說,這樣的特色,他稱之為「動態靜止」(dynamic immobility),能夠凸顯某些「經典動作」,例如小金剛飛過天際的樣子。這樣的畫面更有記憶點,也易於做成貼紙和玩具等商品,更容易推廣角色本身。如今人們在通訊軟體如Line、KakaoTalk、WeChat以及Facebook Messenger上所使用的貼圖,都是一種「透過角色來溝通的方式」。這來源自動漫文化,以及原子小金剛所開創的「動態靜止」。
手塚眞說:「手塚治虫的一生中永遠都在接受新的挑戰,因此我們認為使用生成式AI科技來協助創作也相當合適。他在世的時候,曾說過漫畫也許有天會成為世界語言」,現在看來,這位一代大師說過的話,似乎已慢慢成真。
至於教會該如何看待AI的應用發展呢?基督徒醫學博士艾瑞克.諾林(Eric Nolin)在《The Presbyterian Outlook》為文表示,生成式AI仍然只是一種工具,需仰賴人類的洞察力和直覺。對於任何新工具,我們都有應考慮它對神國的影響。過去我們使用電話進行祈禱,使用社群媒體進行活動策劃,AI可能是下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新進技術。(資料來源:Nikkei Asia, pres-outloo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