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好牧人

【睿智雞精特別號】教會究竟為誰而活?

檢舉
林鴻信 林鴻信 追蹤

◎林鴻信(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

教會應當關注自身的一切?或者應當做上帝國的見證?這兩者究竟如何整合呢?

如加爾文所見,宇宙萬物都是上帝榮耀的劇場,「上帝把人安置在這無比榮耀的劇場裡做他奇妙作為的觀眾。」然而,教會作為被上帝呼召而聚集的子民,特別應當作為在地上反映天上上帝榮耀的人間群體!

真正的教會絕非為己而活
生活在納粹集權統治下的危機社會處境,潘霍華見到許多教會無視於處處危機逼近,彷彿自得其樂地生活在另外一個時空下,對於世人世事不聞不問,於是他說:「教會只有在為別人而活時,才成其為真正的教會。

這話的另一面,就是「真正的教會絕非為自己而活的教會」,因潘霍華期盼教會活出耶穌基督的形像,「基督的形像落實在教會裡,藉由教會把這形像帶給全世界。」當教會所思所想都是自己時,往往在自得自滿中漸漸失去教會起源於被上帝呼召的本意:「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二章9節)

20世紀偉大神學家巴特與田立克,都把神學視為教會的一種功能,然而同時又主張神學應當追求普遍真理。這種觀點突顯教會的重要性,在於呈現關切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的神學思想,問題在於當教會未能站在被上帝呼召的立場,僅以關切自身福祉的人間群體自我期許,這種教會的神學思想勢必沾染屬人的自我中心色彩!

莫特曼標定自己為「後巴特神學家」,把教會視野擴充到上帝國視野,主張教會是上帝國的見證,而神學則為上帝國的一種功能。有待釐清的是,究竟教會應當以教會自己為中心來做神學思考?或者以教會所歸屬的上帝國為中心來做神學思考呢?

如果是前者的話,畢竟比較具體可行,但卻可能陷入狹隘的自我中心;後者的話,則比較符合教會回應上帝呼召的本意,但卻過於廣闊而難以捉摸。其實應當綜合這兩者,亦即神學思考具體落實在時空下的教會,但卻維持超越時空的上帝國價值觀高度。

追求成為上帝國的具體見證
莫特曼主張神學為信仰群體對上帝國的認識之自我描述,而以信仰群體為上帝國落實其中的見證。這種觀點呈現神學思想的寬闊在於教會對上帝國的認識,而教會的使命則在於追求成為上帝國的具體見證。如此一來的話,神學視野從教會自身擴充到教會所見證的上帝國,處於特定時空下的信仰群體應當具有超越時空的上帝國視野,亦即超越時空的上帝國價值是藉由時空下的教會而呈現。

教會理當宣揚、見證並藉由自身呈現上帝國價值,比如教會並非直接參與公共事務,然而教會本身的見證應當作為公共事務的典範,見證上帝喜愛的價值如何落實在人間;教會本身並非脫離人世而獨善其身,教會維持與世有別的身分,正是為了參與世界一起建造成為上帝所喜愛的受造者。

教會應當始終堅守上帝國視野的高度,一切時空下的教會,都是在時空中見證並傳達超越時空的上帝國價值。請問當今教會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看待世界呢?如何才能成為既不逃避世界,而勇於在世上做上帝國見證,亦不以世界為中心,而以上帝國為中心的信仰見證群體呢?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