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基督教論壇報 / 醫療健康

「孩子的大腦真有趣!」趙文崇醫師解開1—6歲成長關鍵學習之謎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南投大湳長老教會親職講座,趙文崇醫師向父母們分享「孩子的大腦真有趣」。(圖/大湳長老教會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為何1歲的乖孩子,到了3歲會變成trouble maker?曾獲得醫療奉獻獎的埔里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趙文崇醫師,日前在大湳長老教會舉辦的親職講座,以「孩子的大腦真有趣」為題,談孩子大腦發育期間關鍵的學習。他引用箴言廿二章6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表示,6歲前是孩子大腦成熟發展時期,也是學習的關鍵期,父母親家庭的生活教育非常重要。

趙醫師說,胎兒在六個月大的時候,大腦的結構包括大腦、小腦、腦幹和脊髓神經已經成型,在母胎中穩定持續發展。到出生的那一刻,大腦神經立即感受到環境的改變,必須開始適應學習,建立知能,否則不能存活。在前三年最為快速也最重要。古早流行的台語囡仔歌說:「1歲乖,2歲礙,3歲拖來刣」,意味著孩子到了3歲左右,不能只有養,我們要教了。

孩子大腦成長歷程。

3歲孩子常會成為trouble maker

通常父母會想送到幼兒園給老師來教,只要孩子身體健康順利成長,讀書課業再督促一下,成績好就能在社會上成為有用的人。但是從醫學的角度,學齡前孩子的教育不是他人可以取代的。父母大都沒有注意到,孩子重要的特質,從出生後的那一刻,神經就開始適應學習及建立。他們原本是一張白紙,隨時間的推移,逐漸變成長大的樣子,很多都是發育初期看著父母親學來的。

趙醫師說,新生兒生下來後,好像吃飽就睡,睡飽了就吃,沒有特別需要教。但是到了第八週左右,他們開始會觀察四周的大人。如果環境友善,孩子會微笑回應父母的逗弄,若對著孩子講話大聲或是很兇,孩子知道害怕,就會用哭來回應。這是一種社會性互動的行為,開始有了「我」的認知,開始能利用內建的神經功能,學習他所不知道的情事,速度非常的快與自然。此時的孩子,想要和人玩,開始他們的模仿觀察學習,不只是學講話,也在觀察學習社會互動的準則。

孩子用眼看、耳朵聽、身體經驗學習

他說,孩子用眼睛看、耳朵聽、自己的體驗去進行學習。在「認知的學習」上,孩子開始認識爸爸、媽媽、阿姨或是阿嬤的角色,個個有不同的特質。譬如孩子看到母親,內心就感到「安全」;如果父親在,則要「警戒」,孩子通常不敢亂來,但若阿嬤來了,孩子有時會哭得更大聲,彷彿有人虧待了他,這是他們對「環境資源」運用的表現。在語言的學習上,孩子開始學聽話,再學講話,譬如學會揮手表示「離別」,再學講「bye」。在「人際的互動」上,開始和隔壁的姐姐或親戚互動,在家庭起居中學習並建立各式「生活規範」。有起床的時間,有吃飯的時間,有洗澡的時間,有睡覺的時間。很多作息習慣,都是孩子3歲前父母在養育時無意中建立起來,影響直到入小學。

(Photo by Keren Fedida on Unsplash)

3歲過後,孩子會跑跳,開始和大人唱反調,讓大人抓狂。叫他們不要摸的東西他們偏要摸,等到真被傷到,才知道「燒燙」是怎麼回事。母親勸孩子不要亂跑,孩子偏偏要到處跑,結果跌得鼻青臉腫,傷口必須縫合打破傷風針,逐漸知道媽媽的警告要聽。孩子在父母的養育中,漸漸明白什麼是好壞。很多的學習必須親身體驗,若有人在旁教導,預先警告,讓孩子逐漸知道是非黑白,好壞對錯,其間的差別有多少,讓他們知道家庭的價值觀;很多時候會要強迫他們學習忍耐、尊重、堅持、禮貌與退讓。這些特質,只有父母在0-6歲家庭養育之下才可以塑造養成。必須在養成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並及早經驗,才能成為孩子進入小學及日後社會行為的保護傘。

從家庭和幼稚園 學規矩和行為法則

趙醫師說,當進入幼稚園,孩子會開始學習團體規矩和秩序,如果孩子不遵守,老師會把他們帶在身邊藉此約束他們的行為,讓孩子知道為什麼別的孩子可以玩,而他們卻不能。如果我們提早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會讓他們提早學習團體生活的競爭和自我期待的壓抑。孩子會學到團體生活自由度的受限,結果好壞不一定,會因施教者的態度而定。這些適應知能應也是日後從社區、環境、族群,甚至教會,實踐人際互動和社會規範所必須學習的。而這些都涉及孩子社會性的養成,對善惡、是非、對錯、好壞、親疏、趨避、榮辱等七種特質的價值判斷;而這些價值判斷的界線常常模糊,且彼此影響,有時會錯亂,家庭教育是最後補強認定的處所。

情緒是促進孩子學習和趨避經驗認知的重要特質。不見得都是負面的,要學會面對。趙醫師表示,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有正向寬容的情緒,具容許嘗試錯誤空間的特質,對孩子影響很大。當他們一次或兩失敗時,可以陪伴他們一步步地成功達成目標,之後面對類似困難,孩子就會勇於再試不會感到害怕。趙醫師表示,教養孩子不是用講的,而是做給他們看。早期家庭教育是做中學的生活教育。有時大人為了趕時間,不告訴孩子怎麼做,為什麼要這樣做,就直接替他們做完。包括平常的房間、書包的整理,換洗的衣物、髒東西的亂丟,或是吃飽後幫忙廚餘的整理,碗筷的收拾協助、以至於垃圾的分類;這些都是孩子學習的機會和權利。如果父母都替他們做完,孩子出去後就只會變成要別人去侍候他們的討厭鬼,他們社會的競爭力會降低的,很可惜。

(Photo by Jep Gambardella on .pexels)

最重要的是學習環境的營造和運用

趙醫師表示,6歲前的孩子發展遲緩,很多父母會安排很多療育的課程,美其名去接受「治療」。但趙醫師認為,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精神,是要在生活作息中,加強孩子遲緩功能的建立,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學習環境的營造和運用。以語言發展遲緩的療育為例,去醫院或治療所接受治療,最多一次50分鐘。雖然在教學場域中,孩子會說的話較清楚,但一回到家中,還是不會講。最好的方式是父母親在養育的生活環境中,自然地用自己的口語介紹環境的事物給孩子,邊看邊聽邊說邊解釋給孩子,讓他問,讓他把玩,引導他們用適當的聲音語言來做表達,其實這就是3歲前最好的語言治療與加強,是「觀察學習」,是「生活學習」。孩子與父母相處每天有十三、四個小時,都是語言療育的時間,而母親是天下最好的語言治療師,不可自廢武功!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讓他們自小就接受主,在聖靈的引導下成長,這孩子會到老也不偏離。每個孩子在神的面前都有其獨立的位格,都有神的靈在裡面運行,父母在教會的生活是個非常好的天路歷程教材。學齡前帶著孩子上主日學親近主,常常聽聖經繪本人物故事,帶領孩子在家禱告,每天飯前謝恩睡前禱告,這是學齡前教養孩子的重點。我們這樣子做,會減輕我們帶領遲緩兒的責任壓力,因為我們相信聖靈是幫手,引領他們前行的路徑,不論是否成龍成鳳,神應許會看顧引領他們。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