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熙(中華威克理夫翻譯會秘書長)
賽德克族是台灣原住民的部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南投縣仁愛鄉及部分的花蓮卓溪鄉。賽德克族分為三個語群四種語言:Toda(都達語)、Truku(德鹿谷語)、Tgdaya(德固達雅語)、Tuda(督達語),其中,德固達雅語群的人數最少,主要集中在清流、中原和眉溪部落。2024年10月13日,有聲聖經錄音啟動禮拜即在德固達雅教會舉行。
賽德克族的三個語群原本擁有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不畏威權的民族精神,然而,霧社抗日事件帶來重大的民族創傷。
霧社事件歷史的傷痛
殖民統治時期,因著日軍的威脅利誘,「以夷制夷」的分化政策,造成族群間內鬥,用獵獸槍和番刀對同胞族人德固達雅群展開出草襲擊,導致原本盛大的德固達雅語群幾近滅族。
霧社事件後,當時台灣總督強迫在德固達雅群戰役後餘生的298名婦孺,離開霧社山區的祖居地,遷移到北港溪與眉溪交會處的川中島,集中監管以防再次起義。
多年之後,賽德克族三語群之間,包括教會組織,雖多次舉行傳統的「和解祭」以修復關係,但這段歷史創傷仍深深烙印在族人心中。每當抗日英雄紀念日來臨,這段往昔相互傷害與族群對立的歷史,仍使傷口難以癒合。
族群復合的契機
2007年,賽德克族迎來了復合的第一步,即「正名運動」。三語群攜手合作,歷經艱辛,終於爭取到脫離泰雅族和太魯閣族的身分,正式獲得「賽德克」的族名。2008年,政府正式承認賽德克族,成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的第14個獨立族群。
第二個復合契機則是透過「聖經翻譯」,聖經翻譯需投入大量時間、人力和資源,通常會選擇族群中語言人口最多的方言來翻譯。然而,賽德克族選擇了在霧社事件中幾乎被滅族的德固達雅方言,象徵著對受創最深的德固達雅語群的關懷與重建。透過聖經翻譯和有聲聖經錄音,德固達雅語群的聲音得以重現,而整個賽德克族也透過耶穌基督的福音,感受到和解與復合的契機。
自1997年開展,歷經23年漫長的翻譯和審查,2020年底,賽德克族德固達雅語聖經終於出版。聖經的封面是三種不同織布的圖案,中間以十字連結在一起,象徵著三個語群在十字架下消弭冤仇,關係修復,迎向新的未來!
「賽德克族德固達雅語」是台灣原住民族繼達悟語、阿美語、鄒語、魯凱語之後,第五個進行有聲聖經錄音的語族。德固達雅語群是當中最小、最脆弱的,但上帝從不輕看弱小,反而更加疼惜和愛護,「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當有聲聖經完成之日,願上帝的話透過德固達雅語響徹南投的高山低谷,宣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
後記:賽德克族德固達雅語有聲聖經,經過一個多月的錄音與修訂,已於十一月26日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