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近日,多位國內外名人驟逝,讓社會大眾感到震驚和遺憾,也引發輿論的關注和討論。按聖經希伯來書九章27節,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結果,但在華人社會,人們對於死亡有著未知的恐懼,面對這無以迴避的結局,面臨人生最後一哩路,如何生死兩無憾?是需要學習的人生議題。
台北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專任副教授、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吳庶深受訪時表示,約翰福音十三章1節記載「逾越節之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從約翰福音十三章2節到十四章32節,都是耶穌把握在世上最後的時間,跟門徒分享自己對他們的期勉並安慰門徒的心的行動。在十三章33節耶穌很明白地告訴門徒「小子們,我還有不多的時間與你們同在;後來你們要找我,但我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聖經中的耶穌,是很敞開地跟門徒去談生死議題和自己的身後事的。
耶穌離世升天前 跟門徒道別安慰他們的心
吳庶深說,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每天朝著死亡的結局更近一步。當病痛纏身,甚至已經進入安寧照顧,生命進入最後階段,其實是生命成長最後的一個階段與學習。因為不單是要面對自己內心其重無比的壓力、恐懼、失落和悲傷,承認自己即將面對死亡,還要去處理那些人際關係網絡中還掛念的人和事,無論是面對面促膝長談,還是藉由書信或拍攝影片的方式去道謝、道歉、道愛和道別,這都是非常正面去面對死亡和處理關係中的未竟之事和心願的做法,讓自己離世的時候沒有遺憾,也讓還活著的人心得安慰。
最近有一位知名的媒體人,在癌症復發且轉移之後,在臉書上寫下了自己的心情記事跟公眾分享:「捨不得的是那些愛我的人,他們的傷悲;更捨不下的是我的孩子們」,但也樂觀地寫道:「癌症即使發展至此,除了積極治療之外,它給你足夠的時間,準備好這生命最後的一段旅程,願我未來的旅程,心中只有陽光,沒有陰暗。願我更懂得珍惜這個世界所有美好的事物,寬恕他人的過錯。也希望別人,寬恕我曾帶給他們的傷害。回憶是美的,我有著美好的一生。」
吳庶深說,在還有生命氣息時,每一天要怎麼充實地活著,是各人自己去思考和選擇的。基督信仰提醒人們「生有時,死有時」,約伯記十二章10節更清楚闡明「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祂手中」;他看過很多進入臨終安寧照顧階段的病友和癌友,對於能夠再去看海、摸泥土、聞花香,甚至是跟所愛的人牽手到公園去散步,內心都充滿感恩和喜樂。這些經驗記事看似平凡,卻是珍貴、真實且美好的。
吳庶深還記得,有一個已經進入安寧照顧的病友,在生命即將到終點前,仍滿有信心和盼望地宣告:「求你指教我們怎麼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章12節)。人的一生何其短暫,詩篇九十篇3節也提到,「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無論在世的年日或長或短,都能倚靠主數算自己的日子,活出愛神愛人的生命,就像保羅的信心宣告:「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參腓立比書一章21節)。
坦然接受與面對現實
楊聰才診所暨心理衛生中心院長楊聰財醫師受訪時表示,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面對生命的終點,如何在生命的最後一哩路中活得精彩是必須學習的,正面的生死觀不僅能減少恐懼,更能讓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充滿意義,像是癌症復發的病人,坦然接受與面對現實,這是心理調適的第一步。
癌友除了持續接受治療,敞開心與親近的人分享心情、解開心結,在情感上獲得支持,在臨床的經驗上,家人、朋友和專業心理師的陪伴,能幫助病人穩定情緒,減少孤獨與焦慮,並且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不僅能帶來成就感,還讓病友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信仰能幫助病人以更開闊的心胸看待死亡,挪去恐懼滿有盼望。
楊聰財醫師說,面臨人生最後一哩路,如何生死兩無憾?他的建議是,規劃最後的旅程是很重要的,包括與人際關係網絡中所在意的人,一起刻意去創造共同回憶、共享美好時光,留下溫暖的記憶,也在生前完成遺囑、公證文件等安排,讓病人與家人無後顧之憂,透過調整生理、心理、人際關係與靈性各層面的平衡,以坦然的心情迎接生命的終點。
楊醫生表示,很多時候,對於臨終病人來說,和所在意的人,特別是家人關係斷裂,且到閉上眼睛的那一刻,都沒有辦法修補,那常是逝者與還活著的人心中最深的缺憾。在生命的最後,當把握時間與家人建立連結,無論是道謝、道愛還是道歉,珍惜把握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基督徒可透過見證生活,彰顯神的愛與恩典,傳遞信仰價值觀和永生的盼望,這種從信仰領受和形於外的正面態度,是很有感染力的。
預立醫囑和遺囑 交代身後事
像是他接觸過一位乳癌末期的基督徒姊妹,選擇居家緩和治療,病情加重的最後一年,這位姊妹透過禱告與詩歌,保持平靜的心態,並記錄感恩日誌,家人輪流照護和教會提供的陪伴和支持,讓她還能定期參與線上崇拜,這位姊妹深信「那美好的仗,我已經靠主打過了」。
楊聰財醫師說,基督徒的生命以信仰為根基,善用醫療資源,調整心態,依靠社會支持,並專注於屬靈的預備,縱然生命有限,也可活得精彩且有意義,懷著永恆的盼望,在基督裡以愛與平安走完人生的道路。
臺北榮總牧師室陳建萱牧師受訪時表示,在人生最後一哩路來臨前的生前預備是重要的,尤其是預立醫囑和預立遺囑,其中預立醫囑是在《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法源及規範下,透過醫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來說明、討論、決定並註記在健保卡,以便事先了解若是病人本身出現五種情況之一: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痛苦難以忍受、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合適解決方法之情形時,病人想採取什麼樣的醫療處置,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以保障病人在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時,他的自主意願都能獲得法律的保障與貫徹,也可避免醫院和家屬產生醫療糾紛。
陳建萱牧師說,很多罹患重病但卻不想要別人來關心自己的病人,其心態是不想拖累家人,還有為了面子問題,特別是若與家人的關係疏離,病人會選擇自己來,不用他人照顧,以避免被家人直接拒絕。陳牧師說,她通常會鼓勵及安慰病人,要讓想來探望關懷及願意來照顧陪伴的親朋好友來,因為若不讓他們前來表達心意或在旁照顧,反使對方有愧疚感跟罪咎感,所以是在幫助對方,也幫助自己減少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