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譯Joseph Chen /報導】近期上映的電影《潘霍華:牧師、間諜、刺客》(Bonhoeffer: Pastor. Spy. Assassin)引起廣泛討論,宣傳海報中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手持槍枝的形象,以及電影中對其參與刺殺希特勒行動的強調,引發了複雜的情感反應,也招致親屬與學者的公開批評。他們認為,不應將潘霍華的屬靈遺產與基督教民族主義或政治暴力掛鉤。
電影的宣傳海報中,潘霍華手持槍枝的形象讓許多熟悉其生平的觀眾感到困惑,認為這一描繪無法反映潘霍華的核心神學理念。事實上,當他第一次參與討論是否參與刺殺希特勒時,朋友們就指出,他甚至分不清槍口的方向。作為一名和平主義神學家,他的參與更多是提供道德支持,而非執行計劃。
錯誤描繪:潘霍華應手持聖經而非槍枝
紐約州牧師兼作家羅德尼.W.甘迺迪(Rodney W. Kennedy)在《浸信會新聞》撰文指出,他更希望這部電影中的潘霍華,是手持聖經而非槍枝。任何試圖描繪潘霍華生平的作品,應該以聖經為核心,特別是「登山寶訓」。然而,這樣的要求似乎被忽視了。
他認為,電影試圖將潘霍華塑造成一位虔誠的美國福音派基督徒,這種作法其實是誤導。他舉亞那浸信會神學家詹姆斯.麥克倫登(James McClendon)對潘霍華的描繪,他在《倫理學》(Ethics)中指出:「教會現在即是初代教會,也是末日的教會;跟隨拿撒勒人耶穌的自由與順服,也是我們的自由與順服,直至世界的終結。」潘霍華的核心理念——對耶穌的順服,才是理解其生平與神學的關鍵。
而將潘霍華視同美國福音派,實屬過度詮釋,不僅不符合潘霍華的歷史定位,也忽略了他的真正精神。
面對順服與教會的挑戰:電影深度不足
他表示,潘霍華的核心理念之一是「順服」,但電影對此的探討深度不足。當面對以下問題時,影片的表現力顯得膚淺:「如果你是一位基督教神學家,並逐漸相信你的祖國正滑向巨大邪惡的深淵,你該怎麼辦?」理解潘霍華如何捲入刺殺陰謀,必須深入研究他的生平與神學,而電影未能完成這項任務。
羅德尼.W.甘迺迪表示,潘霍華的參與並非執行刺殺計畫,而是對能力不足且計劃拙劣的共謀者提供道義支持。這表明真正的問題應聚焦於教會的角色。馬克.蒂森.內申(Mark Thiessen Nation)在《納粹世界中的門徒生活》(Discipleship in a World Full of Nazis)中提出重要問題:「當教會選擇支持一個消滅猶太人、吉普賽人和同性戀者的政府時,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是潘霍華生平中更值得深思的主題。
親屬與學者警告:不要濫用潘霍華屬靈遺產
對於電影的宣傳與內容,潘霍華的86位成年後裔聯署公開信,批評基督教民族主義者與右翼份子的濫加引述。他們寫道:「我們對於潘霍華的屬靈遺產越來越被右翼極端分子、排外主義者和宗教煽動者歪曲與濫用感到震驚。他絕不會認同這些暴力運動,反而會堅定而響亮地譴責這些態度。」
國際潘霍華協會的學者們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也發聲警告,勿將潘霍華用來為基督教民族主義辯護。「這是一種對其神學與人生的危險且嚴重的誤用。」
他們提到,特別是作為基督教民族主義者的作家艾瑞克.梅塔克薩斯(Eric Metaxas),他經常將潘霍華與當代美國政治掛鉤,被批評為惡意歪曲歷史背景,並助長了政治暴力。
電影的亮點與美麗瞬間
儘管如此,影片中仍有一些瞬間令人動容。例如,潘霍華在哈林區阿比西尼亞浸信會(Abyssinian Baptist Church)的經歷,展示了非裔美國教會的敬拜對他的深遠影響。此外,他在講道中直指希特勒暴政的場景,以及家人對他的支持,都充滿力量與情感。
影片中的一些台詞發人深省,例如:「教會應該是避難所,而不是追求權力的場所。」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當時的德國教會,也點出了當代宗教機構的困境。
針對外界的批評,電影製作公司Angel Studios執行長賈德.吉西(Jared Geesey)表示,電影旨在「呼籲對抗邪惡並愛鄰如己」。導演托德.科馬尼奇(Todd Komarnicki)也澄清:「潘霍華不屬於任何政治或宗教群體。他是一個代表愛、恩典、正義與勇氣的獨特聲音。」
潘霍華的真正精神:和平與正義的象徵
無論電影如何詮釋,親屬與學者一致認為,潘霍華的核心理念在於和平與正義。他的一生致力於對抗壓迫、追求真理,並關愛受苦的鄰人。他們呼籲:「不要被誤導,仔細審視歷史。只有透過合一,以自由精神和對他人的關懷,才能解決問題。這也才是潘霍華的真正立場。」(資料來源:Christian Post, religionnews.com, Baptis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