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汪純怡/採訪報導】2024年AI領域新聞仍是眾所矚目,如諾貝爾物理獎及化學獎頒給AI研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訪台旋風等,AI相關議題走入日常生活並成為大街小巷話題;清大物理系教授兼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道維說,如何善用AI虛擬知識,是教會在AI時代的挑戰,AI可以幫助門訓多元化,有助差異化牧養,培養下個世代的人才。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自去年起數度訪台,特別是今年1月來台期間與AI供應鏈大廠會面、親切四處走訪,掀起科技追星潮;6月份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演講中提出數位人類、數位孿生模型技術及輝達新一代GPU平台等,其中感謝台灣供應鏈夥伴,盛讚台灣是無名英雄、世界支柱,更讓社會感到十分振奮;同月,輝達市值更首度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吸引關注不斷。
10月份,2024諾貝爾獎揭曉,物理學獎頒給「AI教父」加拿大科學家辛頓(Geoffrey E. Hinton)和美國物理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兩位學者應用物理學的概念來設計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的演算法,使機器學習獲得巨大進展;而化學獎頒給3位科學家貝克(David Baker)、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與瓊珀(John M. Jumper),因其透過AI揭露蛋白質結構的祕密而獲獎,有助於加速未來新型藥物設計與生產。
王道維教授認為,黃仁勳來台的演講,凸顯台灣在AI產業參與的層面雖然只是全球AI產業領域的三分之一,但卻是最不容易被取代的部分,就是扎實的硬體製造實力,這讓台灣在世界AI供應鏈扮演難以取代的角色,也帶給教會界思考:是否也能像台灣在AI產業中扮演的角色一樣,更多帶來扎實的影響,讓社會也感到離不開教會。
對於今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AI相關研究,同樣是物理系教授的王道維認為,這個決定在科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不同於化學獎頒給AI科學家是因為AI技術的應用,預測蛋白質摺疊結果而對生物、醫學與化學領域做出貢獻,今年物理獎所表彰的是AI的基礎研究(而非物理領域的應用),打破了物質科學的唯物論傳統,接受本質上是虛擬(非真實物理定律)的AI作為科學內涵的一部分。王道維從基督徒的角度來看,這應是可喜的發展,畢竟我們信仰本來認為「真理」是超越有限的物質之上,人類也因此才有可能因認識上帝而承認自己的渺小,更為完整的認識自己。
藉助AI讓門訓多元化 真正成全聖徒
當AI日漸走入日常生活,也成為民眾熱議話題時,展望AI議題的發展,王道維說,教會也可思考是否可藉由AI帶來更好的信仰裝備。
王道維說,應有不少基督徒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開始應用AI相關功能,有些個別教會或牧師也會運用AI工具協助崇拜、音樂安排、海報製作等,但是否更有系統運用於門徒訓練或神學反思,甚至轉化為福音性或護教性的內容,目前似乎還沒有較為完整的實例。
以門徒訓練為例,門訓過程類似於教育,而在教育場域,ChatGPT出現後,學生的報告品質突然提升,讓教育現場立即感受到AI的力道,而開始有更多的學習與應用;但教會門訓方面,卻還沒有感受到AI的影響。王道維說,當然門訓並非僅是知識的傳遞,還需要屬靈生命的成熟,但即使如此,AI仍是有可助於門訓的部分。
王道維表示,過去的門訓方式偏重統一的步驟,有共同的教材,讓大家讀同一段經文、回答設定好的問題,其目的是讓門訓者容易施行,但社會變化快速,每個福音對象或基督徒都有多元化差異,用傳統方式培訓出的門徒,當遇到困難時或各種情況時,往往難以有效回應。
王道維說,若能善用生成式AI,就可以將中央廚房式的門訓變成多元化或客製化的教材,達成「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參以弗所書四章12節)的目標,讓聖徒活出主所呼召的樣式。
不能輕易相信AI 正可培育思辨能力
王道維說,因著弟兄姊妹各自的工作經驗、家庭背景、教育程度、需求期待不同,牧者牧養與培訓本就不容易,正因這樣的難度,更顯示AI介入的必要性。
例如面對某位家庭背景與其他會友較為不同的會友,可透過AI來了解其需求;或是面對科學家或很理性的基督徒,其思考模式和所受訓練和許多人不同,也可透過AI討論如何處理科學與信仰之間的議題;若教會牧者前往探訪罕見病症的會友之前,先透過AI了解其病程、艱難及禁忌話題,這都有助於探訪時更貼近人心。
王道維說,除了ChatGPT外,其他如筆記軟體NotebookLM也是可以運用的工具。而運用AI並非是另一套SOP,而是可以從管理的角度,鼓勵信徒與虛擬的AI在信仰成長過程中,有健康的互動。最終,AI仍只是助手,也不是只有靠AI;而在運用中,也更會發現AI的侷限,AI不可盡信,正可培育思辨能力。
而在借助AI過程中被造就的弟兄姊妹,之後也會自然地使用AI來門訓及幫助其他人,如此就成為未來時代真正能為上帝所用的人才。
AI時代 勇於嘗試運用
王道維也提醒,引入AI可能會帶來教會結構的改變。教會以講台為中心的結構,很自然地讓會眾認為,講台上的牧者彷彿代表上帝宣講,不會有錯。但若缺乏思辨的信仰態度,在面對可能有偏見或錯誤的生成式AI,也可能帶來危險。
當AI引入信仰生活後,成為門徒造就的工具後,也勢必鬆動或改變教會傳統的屬靈或權力結構:年長有權柄的牧者可能對AI接觸較慢或是缺少動機,而下一代信徒領袖卻是整日與AI為伍;正因如此,年輕一代更需要培養成熟的屬靈辨識的能力,而年長資深的一代則要以寬宏開放的心胸容許多元的信仰生命。兩代因為AI而互相合作,開拓出新領域來得著AI時代的萬民。
王道維認為,有的教會引入AI腳步較慢,可能是在等待一種標準作法、或是希望較為熟悉的會友出來主責、或是期待一個工作坊來教大家怎麼做,他鼓勵教會現在就勇敢嘗試應用,做錯了或實驗失敗再修正,尋找更好的方式,這是AI時代不可或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