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邕
以前路過高雄左營,知道這裡是海軍大本營,還有許多眷村,但總是路過,對這地方是感到陌生的;即使後來高鐵在左營設站,但這個稱為新左營的車站,是有別於傳統左營的。於是特別安排走訪左營的舊城區探尋古早風光,以及美味的眷村美食。
百年古城牆成為庇護所
搭火車經過左營,總會看到著名的蓮池潭。蓮池潭除了有美麗的湖泊,三百多年前就被列為「鳳山八景」,接著開闢擴建灌溉農田的圳路。近年來成為許多水上運動的場地,包括設立一新興滑水區,靠著牽引的繩索,讓玩家可以在平穩的水面上滑行,在城市中也能享受水上滑行的樂趣。
湖旁有條新庄仔路,日治時代為了在左營建設軍事區,將許多居民遷往新庄仔,這條新庄仔路就是被移居的民眾連接城內的道路。
我也沿著這條路走入舊城,只見整排的百年古城牆與北城門呈現在眼前!台灣不難看見古城門,但是古城牆往往被認為是阻隔都市發展,差不多都拆除殆盡了,能在左營看見這麼長的城牆,感到意外又驚喜。
另一段城牆緊臨著一排民房,是隨著國民政府遷台而來的民眾所住。短時間內大量人口湧入,所以部分住家以舊城牆當成自家的一面牆,減少了部分建材,在艱苦的環境克難過日子。為了生活,許多人將拿手家常菜端出來賣,慢慢的形成各樣眷村佳餚,而且各省的美食都有,所以來到左營,品嚐眷村美食也是重要的行程之一。
享眷村美食、看懷舊景點
1985年落成的果貿社區,這幾年成為新的景點,許多網紅拍片介紹,吸引觀光客慕名來訪。果貿社區總共有13棟大樓,其中兩棟圓弧形建築彼此相望,站在中央的公園向上望,可以看見被建築環抱的圓形藍天。在這裡拍下果貿社區的天空照片,記錄這個特別的建築與社區故事。
這個社區多達2,200戶,小吃與餐廳數量也多,到處可見各樣的吳媽媽、劉媽媽美食,眷村媽媽端出的珍饈就是美食保證。果貿的早餐店也很多,而且家家都有長久歷史。許多早餐店的工作人員多達十幾人,雖然顧客不斷湧入,餐點品項又多,工作人員還是忙中有序的滿足所有顧客。現烤的燒餅夾著剛出油鍋的油條,搭著會噴汁的肉包,配上冰涼的豆漿與米漿,看著店員手腳俐落地出餐,還能與老顧客閒話家常,這頓早餐的味道充滿人情味!
眷村與海陸隊史館講歷史
左營有將近三十個眷村,少數沿用日式宿舍,其餘是以有限資源勉強建成的遮風避雨之處。這些年來眷舍陸續整建,許多新大樓取代原本的舊房舍,也有部分房舍改為咖啡館、民宿,讓人們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認識眷村生活。
原本的中正圖書館現在改為左營軍區故事館,透過許多照片、影像、模型呈現過去同甘共苦的生活;也有許多退休人員在此擔任志工,現場訴說過去的眷村生活經歷,讓這個故事館有更多故事可以分享。
這裡是我國海軍的大本營,所以眷村大部分是海軍官兵與職員的宿舍。國民政府遷到台灣後,戰爭其實尚未結束,共軍仍持續對外島侵犯騷擾,第一線面臨敵人的往往是海軍,海上的衝突總是造成很大傷害。
附近還有一棟海軍陸戰隊隊史館,他們的標語「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這個「三不怕精神」不只是口號,作戰時損傷最大的是這個軍種,平常操練、演習也常有生命危險。隊史館記錄了許多光榮史蹟與悲慘故事,是個讓人敬佩的軍隊!
在那樣的年代,常常發生誰家的父親再也無法回來的悲劇,因此設立了育幼院,照顧失去家人的孩童。眷村居民也會彼此照顧,家家互相關照扶持,一起度過艱困的日子。
各教會實踐愛鄰舍使命
教會也是關心照護心靈之處,不同教派都在左營設立了教會,在每個角落實踐愛鄰舍的使命。舊城教會是左營的第一間教會,百年來一直在舊城區與市井小民同在,當日本人要蓋軍事區將村民遷出時,舊城教會也一同前往。如今屹立在左營大路旁,也是最熱鬧人潮最多之處。
左營國語禮拜堂則是這個地區最早的國語教會,教會就在海軍基地附近,也鄰近許多眷村社區,教會信徒除了在此工作的軍公教與家屬,還有許多在海軍基地服役的青年。幾十年來教會所照顧的會友相當多,也栽培許多人才,甚至有許多人獻身成為牧師。
這裡最大型的醫院是國軍左營總醫院(原海軍總醫院),擁有較豐富的醫療資源,除了是軍人與軍眷健康的守護者,也有不少民眾專程來就醫。特別的是,在醫院內有一間福音堂,這是蔣宋美齡女士所設立的教會,她知道在醫院看診者除了健康的需求,更需要心靈的平安。前幾年,院方將教會收回改為圖書館,但仍在正面牆上保留十字架,見證過去長久的重要事工。
踏查左營舊城區,走在巷弄間看見數百年來不同時期的建物,不同的族群,共同寫出左營的溫暖故事。這些故事仍在持續,交織著彼此相疼惜的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