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信(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
在西方傳統中指向「職業」的用語vocation(英語)、Beruf(德語),同時具有「呼召」的含意,這源自神聖者對人的呼喚,使人明白應當走什麼樣的道路。然而語言使用的變遷──從過去的「呼召」到今日的「職業」,印證了「神聖呼喚」在人間退化成為朝九晚五的工作稱呼。
工作是出於回應神聖的呼喚
呼召就是來自上帝的召喚,這召喚要我們以一生回應,亦即按照上帝創造我們的心意去過一生。中世紀教會主張聖俗二分,認為「神聖」是一種離開俗世的特質,「聖人」則需長期努力修練而成;當時一般人以為,只有在修道院裡修道、成為神職人員、前往聖地朝聖、從事宗教活動等,才是回應神聖呼召。
宗教改革者路德宣揚因信稱義──藉由信靠上帝領受恩典被稱為義,主張各行各業只要經歷因信稱義,都有其神聖呼召。認同路德信仰理念的畫家Lucas Cranach的作品《十誡》,以十個畫面呈現「十誡」,全都取材於人間生活,呈現實踐上帝誡命就在今世生活當中。
路德於1520年出版《論善功》,主張信心本身就是善功,凡出於信心的愛心行為也是善功,此書打破聖俗之分,被稱為「拆除修道院與世界之間的圍牆」,只要信仰良心平安,從事任何工作都是回應神聖呼召。而且,路德特別強調父母應以家庭為教會,牧養兒女如同牧養信徒,在家好好教養兒女成為基督徒,比前往聖地朝聖更加重要。
第二代宗教改革者加爾文進一步主張,「主吩咐我們每一個人,在一生的行為中,須重視自己的『呼召』,祂在每一個人的不同環境中,分配不同的職務。」人應當積極追求呼召,各行各業都可能是神聖呼召。只要順從呼召,無論什麼工作,都是有價值和重要的,並無聖俗之分。
加爾文神學經常從現在進行式的角度思考,回應神聖呼召需要時時刻刻保持活在回應上帝的呼召中。由於加爾文嚮往一切榮耀歸與上帝,他以「時間」為榮耀上帝的場域,呼籲人們以一生為榮耀上帝的舞台,在一生回應神聖呼召中榮耀上帝。
如何回應物質主義的牢籠?
德國社會學者馬克思‧韋伯在1918年發表演講,深入觀察現代社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轉變說:「清教徒曾渴望成為『志業人』(Berufsmensch);而現代人卻被迫做為『職業人』(Berufsmensch)。」
原本自發地回應上帝的神聖呼召,在現代社會中卻變成人們被強制在社會結構中從事職業工作。韋伯預言,資本主義社會將把人嵌入一種難以抗拒的經濟秩序裡,使人不再因神聖呼召而投入工作,乃是身不由己被淹沒在工作體系裡。
原本宗教改革把人們從修道院裡帶到日常生活,主張工作是出於神聖呼召,然而卻發展出財富集中的資本主義,變成一隻世俗的經濟巨獸,使得人們的工作成為無奈的選擇。
清教徒神學家巴克斯特把財物視為「一件隨時可甩掉、輕飄飄的斗篷」,韋伯卻已看見「這斗篷將變成一個鋼鐵般堅固的牢籠」,這意味著,「物質財富對人們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控制力量」,結果就是「沒有靈性的專家,心靈空洞、只追求感官刺激的人」。
整體觀之,人們回應神聖呼召,從出世召喚到入世使命,乃至陷入經濟秩序體制下的職業;從追求理想到追逐金錢,乃至汲汲營營、迷失方向!請問今日教會如何因應這個鋼鐵般堅固的牢籠──物質財富對人們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控制力量,應當如何拒絕配合世俗洪流而回應神聖呼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