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2025年,一些自稱先知或受膏使徒的人透過書籍或社交媒體,發出關於今年將發生毀滅性地震、海嘯、全球性瘟疫和地區性戰爭等各種末日災難的預言。在這樣的情境下,基督徒應如何看待這類預言?又該如何傳遞主裡的安慰與盼望,幫助人們消除不必要的焦慮與憂愁?
中央研究院地球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教授受訪時表示,聖經馬太福音二十四章3節提到,耶穌在橄欖山上坐著,門徒暗暗的來問:「請告訴我們,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什麼預兆?」在第4-5節,耶穌回答門徒:「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因為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在第11節,耶穌再次提醒門徒,「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耶穌並透過14節勸勉門徒:「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做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
至於何時是世界的末了?汪中和說,耶穌在36節和42節曉諭門徒:「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也就是說,耶穌已經藉由馬太福音清楚提醒屬祂的教會和兒女,「不可入了迷惑」。
汪中和:地球生病了 提醒人們悔改
汪中和提醒,從地球科學的角度,隨著全球暖化造成的地球大氣、地表和海洋增溫加劇,2025年的氣候的不可預期性會變得愈來愈高,發生致災性地震、乾旱、洪水和野火的機率也會增加。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現在的病毒變異性愈來愈高,像是最近日本、韓國和台灣的流感疫情,其實也跟全球暖化有關。因為隨著大氣環境的增溫,讓很多病毒有了更佳的生長和傳播環境,很多過去沒有出現過的變異性病毒也開始層出不窮,這其實也是人破壞自然環境後的結果。
汪中和鼓勵教會和基督徒,當各樣關乎2025的末日預言在社會甚囂塵上,很多人心生恐懼的時候,他以但以理書九章13-14節提醒,耶和華讓災禍臨到世人身上,是要提醒我們「求耶和華我們神的恩典,使我們回頭離開罪孽,明白你的真理」。當人們因為各樣的災禍和末日預言而心懷憂懼的時候,其實是上帝要我們先帶頭成為環境的好管家,並且更主動跟所接觸到的人傳天國的福音,讓更多人都能在基督裡有平安、得盼望。
台灣貴格會板城教會主任牧師何有義受訪時,引用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表示,在這處經文中,耶穌跟門徒敞開談苦難,是要他們在主裡有平安,因為世上的苦難在所難免,但耶穌提醒門徒「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何牧師從社群媒體上看到很多關於2025年的末日災難預言,他認為很多都是穿鑿附會,甚至是刻意渲染誇大的,因為耶穌已經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向門徒清楚地闡明,在末後的日子會有很多假先知、假基督散布迷惑人心的假預言,至於那日子、那時候,耶穌明白地提醒門徒,只有父知道。
何有義:末日預言要用真理查驗
何牧師提到1995閏八月的預言,當時有傳言稱中共將在那時攻打台灣,並將此視為基督再來的徵兆。許多信徒信以為真,甚至有牧師因此關閉教會,舉家移民國外,而無法離開的信徒則惶惶不可終日。當時有人來請他代禱,他便以馬太福音二十四章勸勉他們不要被迷惑。最終,這個預言被證明毫無根據,謠言不攻自破。許多曾經疑懼的信徒從那之後不再輕信各種末日預言,而是學會更謹慎地用聖經真理和理性查驗各樣信息。
何牧師提醒,聖經所發的預言,一定是跟發預言的對象有關係;通常也是讓他們知道,假如他們悔改,這些災難就不會臨到;假如他們不悔改,這些災難就會臨到。很多災難發生的情況,就是因為人不悔改的結果。假使能悔改,那些災難也就不會發生。
他說,神也透過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1節提醒祂的百姓:「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在現今這個天災人禍頻仍的時代,教會和基督徒要更加緊去傳這位帶給人盼望、指望和平安的獨一真神主耶穌。
何牧師說,農曆春節時間有主的僕人在開車時心臟病發被主接走,有藝人和家人到國外過年,流感轉肺炎驟逝,在國外也發生直升機撞客機讓很多家庭天倫夢碎;不管是天災人禍,不知什麼時候會來,所以要更珍惜跟身邊的人在一起的時間。
提摩太後書三章就提醒信徒,末世必有危險來到,其中就提到有人專顧自己、無親情、不解怨、違背父母、忘恩負義。他鼓勵大家,趁著還有機會的時候,去跟那些你在意的人道謝和道愛,對於那些得罪你的人,主動去找他們和好、彼此饒恕。若是自己覺得有虧欠的人,就去跟他們道歉、修補關係,不要到來不及的時候,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