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明天如何我們不知道 如何將主裡的安慰與盼望帶給身邊的人?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春節期間,國內交通意外事故多、國外空難頻傳,青少年滑冰好手在空難中殞落。才剛開工,又傳來藝人大S前往日本旅遊染流感併發肺炎去世,震驚兩岸。面對不平靜的2025年,以及各種變局挑戰,基督徒如何看待?又如何將主裡的安慰與盼望帶給身邊的人?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副院長陳志宏牧師受訪時表示,天災人禍意外事故,不單是2025年,其實每年都會發生,只是今年在農曆春節期間發生的事故比較頻繁。回顧過去幾年,其實每一年都很艱難,隨時都有一些事故發生。雅各書四章14、15節:「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什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生命是很脆弱,也是有限的」,我們沒有把握明天百分之百一定繼續活著,我們隨時要思考,如果發生意外,不管遇到空難、地震、火災,突發病故,我會去哪裡?我們是否已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

未來永恆盼望 天家會再相見

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知道一旦離開世界會去到上帝那裡,但我們所愛的家人和我們關心的朋友,如果沒有信主,當他們突然離開世界,沒有領受永生的生命,就是與我們「永別」,我們的哀傷和難過,將很難得到安慰。若我們或家人離世,只是暫時離別,雖然還是感到憂傷和難過,但是知道我們未來在天家還會再見,因為我們的盼望是在永恆的家鄉。

明天如何我們不知道,重點是每天的生活,是否過得有意義和有價值?這是需要常常思考的。主若願意,我們活著,或做這事或做那事,希望所做的事情,都是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事情;當我們離開世界的時候,沒有什麼遺憾。雖然生命何時結束不是人所能掌握的,但是我們可以掌握每一天的生活,可以選擇每天都做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我們所愛的家人或關心的朋友沒有信主,我們需要積極的為他們禱告,向他們傳福音,希望他們早一點領受永生的生命,我們就不用過多的擔心,因為對未來是有盼望的。即使家人已經信主,我們是否經常把握機會,表達對他們的感謝?

如果平時就用心表達愛與感謝,那麼即使親人意外離世,雖然仍會感到遺憾,但不至於深深懊悔「早知道就該多做些什麼」。當我們珍惜每次相處的機會,主動表達關愛,履行該做的事,當意外發生時,內心也能少一些缺憾,多一份安慰。

聖經預言末世徵兆常做準備

面對2025年有很多的挑戰,也有很多災難的傳言,其實聖經早已提到末世災難徵兆:「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我們處在末世,需要做好預備,不管災難什麼時候來、有沒有臨到我們身上,做好預備就比較能夠去面對這些災難。

陳志宏牧師引用彼得前書四章7—10節:「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各種地震、饑荒,都是「萬物結局近了」的徵兆。聖經提醒我們,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所以我們要採取行動,彼此表達「愛」。

多向人表達愛 成為他人祝福

陳牧師表示,聖經也提醒我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當我們「警醒禱告」,容易得到保守,即使面對災難,我們受到苦難時也不會驚慌。「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上帝給我們很多的恩典、恩賜和才幹,如何好好運用恩賜和才幹,成為世界的祝福?當我們能夠運用恩賜和才幹祝福這個世界的時候,即使哪一天我們離開世界也沒有遺憾,別人也會覺得我們在這個世界是帶來祝福的,他們也會很感謝。

他說,當我們看到這些天災、人禍,或是意外事故時,從聖經得到提醒,讓我們重新省察自己,「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此切實相愛」。「彼此切實相愛」是目前社會很大的挑戰,尤其政治充滿競爭、鬥爭和吵鬧,雖然上層政治結構非常複雜,為了權力和地位,常會造成國家的撕裂和痛苦,但我們可以從自己家人、親友、社區、工作、教會開始做起,當我們能影響周圍的人,更多人能彼此相愛,自然會影響到擁有更大權柄與影響力的人物,讓他們也成為別人的祝福。

相關新聞:意外中的 安慰與盼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