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亮(湖光教會主任牧師)
使徒行傳19:24-30
有一個銀匠,名叫底米丟,是製造亞底米神銀龕的,他使這樣手藝人生意發達。他聚集他們和同行的工人,說:「眾位,你們知道我們是倚靠這生意發財。這保羅不但在以弗所,也幾乎在亞細亞全地,引誘迷惑許多人,說:『人手所做的,不是神。』這是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這樣,不獨我們這事業被人藐視,就是大女神亞底米的廟也要被人輕忽,連亞細亞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大女神之威榮也要消滅了。」眾人聽見,就怒氣填胸,喊著說:「大哉,以弗所人的亞底米啊!」滿城都轟動起來。眾人拿住與保羅同行的馬其頓人該猶和亞里達古,齊心擁進戲園裡去。保羅想要進去,到百姓那裡,門徒卻不許他去。
絕大多數的人心中都有神,只不過每個人心裡的神不一樣。人類跟所有受造之物有許多明顯的差異,是無法用演化論來解釋的,就像人類有穿衣服的行為,其他生物沒有;人類是吃飽了問題才開始,其他生物吃飽了就可以過一生;人類有宗教的行為(需要敬拜神),其他生物沒有;人類更特別的是,舉凡受造之物都可以將之變成神。這樣的行為不僅超乎想像,在人類歷史上更是不斷重現,也未曾停止過。就像在希臘、羅馬時期,各種神話故事、各種怪力亂神無奇不有,所以當年使徒們(包括保羅)在傳揚耶穌基督與福音時,面對極大的衝擊和挑戰。
從保羅在以弗所面對的動亂,看出人們心中敬拜的神可分為三種︰「盲從的神──亞底米」、「生意的神──底米丟」和「生命的神──耶穌基督」,那麼,你、我心中敬拜的,是哪一種神呢?
一、盲從的神──亞底米
有一種神叫做「盲從」,就是跟著別人走,自己卻不知其所以然。別人拜,所以就跟著拜,並不真認識所拜的為何,或為何而拜。盲從、跟著起鬨就可以無中生有造出許多的神,就像在以弗所的群眾,若真的問他們何以怒氣填胸,喊著:「大哉,以弗所人的亞底米啊!」可能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只因為情緒被鼓動,根本搞不清楚狀況就隨波逐流跟著別人做了。這種盲從的神在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可見到,就是不管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跟什麼、做什麼,不明就裡,也不了解真偽,反正就是跟著大家走,或可說是跟著去敬拜流行、傳說的人、事、物。從古希臘、羅馬時代到如今,盲從的神仍充斥在許多社會中。
亞底米(阿提米絲)是希臘神話中的女神,羅馬人亦崇拜她(羅馬神話中稱作黛安娜),與亞波羅男神為孿生姊弟,是由宙斯那裡來的,在以弗所城中有其廟,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但在主後262年,這廟已被哥德人所破壞,逐漸成為廢墟。
今天也有很多人落入亞底米的盲從敬拜,不分青紅皂白地從眾、追隨趨勢,沒有人尋求真理,也不在乎是否真實,深怕錯過什麼而跟著潮流。許多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個盲從的神,以致看不見真理、看不見正確和真實,因此很容易被迷惑、被欺騙、被引導到錯誤的路上。當年以色列百姓在迦南就是這樣地盲從、隨從迦南的風俗、文化、信仰,就落在各種罪惡的行徑和網羅,遭致上帝的管教。我們務要提防盲從的神,有時聽到人們高喊一些口號,不要不分青紅皂白、沒有察驗就跟著起鬨。耶穌就是這樣被群眾起鬨、扣帽子,被釘上十字架的,那群盲從的百姓也因此落入流人血的罪了。
不要輕易被網路的輿論所影響,就隨意散播仇恨、製造對立、撕裂關係。看看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社會都受盲從的神影響,造成社會更多的紛爭、衝突。放眼看去,無論世代關係、族群關係、兩性關係、家庭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勞資關係、醫病關係、商客關係、師生關係……幾乎所有的關係都受錯誤的認知和觀念所影響,造成關係的對立與撕裂。千萬不要崇拜盲從的神,如同保羅所呼籲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
二、生意的神──底米丟
有一種神叫做「生意」,就是一切以獲利為首要目標,就創造出各種超乎想像的人、事、物,為要讓自己可以牟取更大的利益。
銀匠底米丟實在是個優秀的生意人,他可以在人們盲目崇拜亞底米時看到商機,藉機製造亞底米神銀龕來大賺特賺,甚至還開起連鎖店或加盟店,使有這樣手藝的人都生意發達、一起賺錢。所以說起來底米丟才是神,是經營之神、管理之神,不僅自己賺很大,也幫別人賺不少(自己可能賺更多)。因此底米丟才有能力聚集同行說:「眾位,你們知道我們是倚靠這生意發財的。」底米丟招聚同行抵擋保羅的福音和耶穌,這是想當然耳的事情,因為影響何止危及他們的生意!試想,賣香菸的最痛恨推廣戒菸的;賣酒的最討厭勸人戒酒的;賣垃圾食物的最討厭營養師;賣假貨的最討厭賣正品和真貨的;賣假神相關物品的,也最討厭傳講真神的,因為會造成失業,更精確一點說,會失去賺錢的管道和機會,所以當然要想辦法抵擋,好維護自已的生意。
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個底米丟──生意之神,就是當我們所信的真道、所敬拜的真神影響我們的生意、賺錢和獲利的時候,我們就把真理、真神丟一邊了;管他什麼真理、真神,賺錢最重要!因此可以編一段打油詩「真理誠可貴,真神價更高,若為賺錢故,兩者皆可拋!」如果賺錢和真理兩者有衝突時,當然以賺錢為最高指導原則;如果與時間相衝突時,當然還是以賺錢為優先(有些人禱告求神給他一份好的工作,等到神真的給了他工作,他卻忙到沒時間敬拜、事奉,真不知上帝作何感想?);如果有利益相衝突,當然是先守住財利(參閱馬太福音19:16-22裡的那個少年財主)。不要被底米丟──生意的神弄瞎了我們的心眼,如保羅所說:「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神的像。」(哥林多後書4:4)
聖經民數記中的巴蘭也是敬拜生意之神的典型例子。巴蘭的身分是有爭議的,不確定他是否真的敬拜耶和華,但是他對以色列的神絕對有所耳聞或認識。當摩押王巴勒想召巴蘭來咒詛以色列民時,雖然耶和華阻止他、警告他了,但巴蘭在最後得到允許去見巴勒時,心中可能仍盤算著為了得到財利而欲偏離神的命令和旨意。所以在巴蘭前赴巴勒之約的途中,耶和華的使者站在路上敵擋巴蘭,並讓驢子對巴蘭說話(參閱民數記22:1-35)。對正常人來說,聽到驢子說話可能會嚇到摔下來,並立刻在上帝面前痛悔吧?但巴蘭竟然跟驢子對話、吵架!可見得一個人利慾薰心的時候是多麼可怕,是沒有理性和理智的。
千萬不要心裡敬拜的是生意的神,誰讓我有生意(有錢),他就是神,若沒有生意、沒有錢,真神也不要了。就如同:不能說有給你錢的父母才是父母,你才要孝敬和奉養,若父母不能給你或給你不夠,難道就不是父母了?就不要父母了?!對賜給我們生命氣息的主也是如此,要知道:我們敬拜的不是生意的神──底米丟,我們敬拜的乃是創造我們、愛我們、拯救我們、揀選我們、賜給我們永恆生命的上帝──獨一的真神。
三、生命的神──耶穌基督
有一種神能賜「生命」,就算我們受罪惡毀壞,祂仍能把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並賜給我們永恆的新生命。
在以弗所我們看到一群敬拜盲從之神(亞底米)的群眾,也有一群敬拜生意之神(底米丟)的生意人,但也有一個敬拜生命之神(耶穌基督)的保羅。保羅在以弗所傳講基督的救贖與福音:「保羅進會堂,放膽講道,一連三個月,辯論神國的事,勸化眾人。後來,有些人心裡剛硬不信,在眾人面前毀謗這道,保羅就離開他們,也叫門徒與他們分離,便在推喇奴的學房天天辯論。這樣有兩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亞細亞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都聽見主的道。神藉保羅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甚至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病就退了,惡鬼也出去了。那時,有幾個遊行各處、念咒趕鬼的猶太人,向那被惡鬼附的人擅自稱主耶穌的名,說:『我奉保羅所傳的耶穌勅令你們出來!』做這事的,有猶太祭司長士基瓦的七個兒子。惡鬼回答他們說:『耶穌我認識,保羅我也知道。你們卻是誰呢?』惡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們身上,勝了其中二人,制伏他們,叫他們赤著身子受了傷,從那房子裡逃出去了。凡住在以弗所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都知道這事,也都懼怕;主耶穌的名從此就尊大了。那已經信的,多有人來承認訴說自己所行的事。」(使徒行傳19:8-18)保羅並沒有為名(高舉自己),也不是為利(藉機會做生意或獲得利益),他甚至在百姓動亂的時候,還不顧自己生命的安危,要去救援他的同工:「滿城都轟動起來。眾人拿住與保羅同行的馬其頓人該猶和亞里達古,齊心擁進戲園裡去。保羅想要進去,到百姓那裡,門徒卻不許他去。」(使徒行傳19:29-30)
保羅到底為了什麼願意去冒生命的危險?他既不是盲從,也不為生意,保羅深知所傳的、所信的是生命的主、創造的主、永恆的主。所以保羅寧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也希望還有人可以得著生命之主所賜予的永恆生命,這是保羅一生所堅守的信念和事奉。在他寫給提摩太的信中,保羅為他自己能在各樣苦難和逼迫中仍然能堅定他的信心和事奉做了說明:「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摩太後書1:12)保羅所做的一切、所堅持的福音、所付上的代價、所承受的苦難都基於一個強大的力量──知道所信的是誰:是創造的主、是赦罪的主、是施恩的主、是生命的主、是復活的主……,所以他不再盲從跟著猶太人的傳統,不再倚靠名利、權勢、地位、背景,他選擇專心、全心地跟隨耶穌基督:「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8)
我們是否像保羅一樣地敬拜生命的神?耶穌曾對跟隨祂的門徒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24b-26)耶穌挑明了說祂是生命的主、是賜予永恆生命的主,只有當我們把目標設定對了、心態弄對了、真敬拜對了、信對了,我們才能在看似失去的過程中得到更寶貴的生命;在捨去的過程中得著更多屬天的、永恆的、榮耀的祝福!
萊亞.密勒夫人(Rhea F. Miller,1894-1966年)是美國一位酗酒者的女兒,她見證了父親放下酒瓶,蒙了救恩和更新,於1922年寫下了詩歌〈我寧願有耶穌(I’d Rather Have Jesus)〉,葛理翰(Billy Graham)的同工謝伯偉(George Beverly Shea,1909-2013年)在1939年為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譜了曲。
〈我寧願有耶穌〉
我寧願有耶穌,勝於金錢,我寧屬耶穌,勝過財富無邊;
我寧願有耶穌,勝於地土,願主釘痕手,引導我前途。
我寧願有耶穌,勝於稱揚,我寧忠於主,滿足主的心腸;
我寧願有耶穌,勝於美名,願對主忠誠,宣揚主聖名。
勝過作君王,雖統治萬方,卻仍受罪惡捆綁;
我寧願有耶穌,勝於世上榮華、富貴、聲望。
這是每一個敬拜生命之主──耶穌基督的人共同的心聲、經歷和見證。你敬拜的是哪種神呢?是盲從的神──亞底米?是生意的神──底米丟?還是生命的神──耶穌基督?留意自己的心,不要不小心就敬拜那盲從的神和生意的神。甚願我們都敬拜那生命的神,得著永恆的生命,也得著在世上的恩典,使生命是豐盛、喜樂與平安的。
◎小組信息討論與延伸問題思想
1.小心「盲從的神──亞底米」的迷惑。你是否追隨著所謂的主流思想、時代潮流、世上的權威、物質主義、人權至上並各種世俗觀念呢?你知道如何不效法世界,在基督裡心意更新而變化嗎?
2.小心「生意的神──底米丟」的盲點。每逢遇到屬靈和屬世拉扯的時候,你會如何選擇呢?(如:時間上的優先次序、工作和事奉的優先次序;是為自己的利益?或為成全神的國和義?)
3.試著分享,一個真實敬拜「生命的神──耶穌基督」的門徒,應該有哪些具體的表現和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