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馨
往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的高速公路行駛時,可以看到遠處屹立一座如影隨形的壯麗山峰。美國雖沒有聖山或神山的迷信,但到這座雷尼爾峰(Mount Rainier)一睹廬山真面目,則可了解早期被原住民視為權力象徵,1899年成為美國第四座國家公園的雷尼爾山國家公園,何以每年吸引近160多萬遊客的原因。
壯麗山峰如影隨形
原名為塔科馬山(或塔霍馬山)的雷尼爾峰,現今名稱是來自18世紀末英國探險家喬治‧溫哥華(George Vancouver)看到這座高聳優美的山脈時,以海軍軍官的友人彼得‧雷尼爾(Peter Rainier,1741-1808)來命名。
從西雅圖到雷尼爾山國家公園(Mount Rainier National Park)近2小時車程,沿途經過許多像波浪般的山坡。有些鋪著薄薄的雜草,遠看如渾圓的饅頭;有些長滿一簇簇植物或低矮的樹欉;有些像裙角皺摺般的山群;有些則是裸露出巨大岩石、或上下成排的矩形山岩。
這座國家公園的規模不大,卻保留97%的原始狀態,向來以壯麗的冰河、山脈、瀑布、溪流、保存良好的原始森林及滿山的草原野花聞名。公園主要有隆邁爾(Longmire)、天堂(Paradise)、日出(Sunrise)、歐漢納佩許(Ohanapecosh)與卡本河(Carbon River)五區,遊客可經由四個主要出入口,上百條步道欣賞上述多樣景觀,前往公園、露營區、博物館及旅館。
草原山景如詩如畫
雖然各區的步道難易程度不同,但「天堂」與「日出」據說是最適合開車、健行的旅遊區,其他區域有的適合滑雪、露營,有的適合看雨林、深湖和巨木。
現為公園最高的雷尼爾山有4,392公尺,有26條的主要冰川,91公里的冰河、雪地及兩個直徑超過300公尺的火山口,具有美國本土體積最大的冰河系統,所以印地安人曾稱它為「水源之母」。另外從資料看到,雷尼爾山是多樣生物的棲地,園內有美洲獅、黑熊、山羊、土撥鼠、麋鹿、紅狐等65種哺乳類,1千多種植物、真菌。182種鳥類、5種爬蟲類、14種兩棲類、14種原生魚類及無數的無脊椎動物。林木則以道格拉斯冷杉的針葉樹為主。
對一般短期遊客而言,主要還是來觀賞雄偉壯麗的山勢、崢嶸的山石、蓊鬱的千年樹林、和遍地花草。然而這座曾在170年前爆發,至今仍列為世界最危險之一的活火山,如果再度爆發,引發的大量火山泥流,仍會危及河谷居民的生命。
筆者在去年十月選擇前往雷尼爾山南端,有著如詩如畫的草原山景、清澈湖泊的「天堂」區,走的則是亨利‧M‧傑克遜遊客中心旁邊,可直接通往雷尼爾山的上坡步道。
這座1966年就開放的遊客中心,為紀念對公園開發有功的美國參議員亨利‧M‧傑克遜,便於1987年改名;裡面除了提供問題諮詢、展覽、地圖、護林員導遊外,還有展覽館、販售圖書和紀念品的禮品店和餐廳。
面山的窗前設有幾座免費使用的望遠鏡,可以清楚看到雷尼爾山全貌。坐在一樓大廳,由於四面全是採光充足的大片落地窗,視野遼闊,非常舒適。而在遊客中心的另一邊,則是25座平均高度約2千公尺山峰的塔圖什山脈(Tatoosh Range),其與一枝獨秀、氣勢恢弘的雷尼爾山遙遙相對,景緻優美。
在天堂區參觀的主要景點有:
1. 克里斯汀瀑布橋(Christine Falls Bridge):
在這裡可以觀賞穿過石橋的小瀑布,順便走下坡小徑看潺潺溪流。賞完清澈的水流和優美的風景後,即可到「納拉達瀑布」(Narada Falls)。
據說這裡夏季水量大,很容易看到彩虹。但我們來時已是十月,水量並不多,但仍聽得到淙淙水聲,還可沿步道走到瀑布下看湍急的水流。Narada Falls分上下兩段,上層有51公尺高,下層有6公尺。周邊全是長得又細又高的針葉林,路邊偶爾會遇到梅花鹿。
2. Skyline Trail Loop步道:
在公園中開車,最引人入勝的還有山谷色彩繽紛的變葉木、有著紅色果實的植物、蓊鬱的森林和在山谷漫沿的小樹叢。特別到「亨利‧M‧傑克遜遊客中心」旁的Skyline Trail Loop步道。走在其中,沿途全是黃、紅、紫的變葉木,乍看還以為是繁花盛開的夏季呢!
雄偉壯闊的雷尼爾山,彷彿近在咫尺。不過每走一段路,都有不同的景緻,也會發現近在眼前的山,其實還有數個小時、漫長的上坡路要走,所以衡量體力後,走了半個小時,就停留在遠距欣賞的境界。
3. 倒影湖(Reflection Lake):
只要是晴天,在此就可清楚看到遠處的雷尼爾山清晰印在湖面上的倒影。這種優美靜謐的景緻與氛圍,讓人有遠離塵囂的出世之感。
雷尼爾山國家公園每個季節都有其吸引遊客的景觀和活動,也是動靜皆宜的景點。但有趣的是,在它四季皆美的外表下,仍潛藏著火山暴發的風險。不過無法預知未來的我們,在了解它的實況之餘,最好的態度就是「珍惜風平浪靜的當下」,好好欣賞它現今展現的四季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