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2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眷村牧師送的聖經 啟動讀經樂 潘劉玉霞牧師推動大量讀聖經運動:晝夜思想便為有福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梁敬彥 追蹤
潘劉玉霞牧師。(圓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每天讀七章聖經,並寫下300至400字記錄從神話語中所得的亮光與啟示,對於立志跟隨耶穌的信徒來說,這是一種充滿『主啊,你今天要對我說什麼?』的期待與喜樂,還是帶來沉重的壓力?」

全國禱告網絡總幹事潘劉玉霞牧師受訪時表示,「信道是從聽道而來,聽道是從基督的話而來的」(參羅馬書十章17節)。她從年少信主,後來擔任神學院「釋經學」教師和教會傳道人,都維持每日大量讀聖經和寫讀經心得筆記的屬靈紀律,且樂此不疲。

有信徒問潘劉玉霞牧師,持之以恆的祕訣是什麼?她回答說:「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就不會累。」在她的生命和生活中,除了和家人相處及牧養教會外,最大的喜樂泉源就是每天讀經和寫讀經心得筆記。她深刻感受到神藉著詩篇一篇2節和十九篇7節「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和「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賜下的應許和祝福。

每次讀經都有不同啟示與亮光

潘劉玉霞牧師說,聖經神的話是她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持之以恆的大量讀聖經和勤寫讀經筆記,神的道是活潑、是有功效的,每次讀經,即便是同一書卷和章節,神都賜下新鮮的啟示和亮光,就像電腦的資料庫不斷有新的檔案儲存進來,個人的靈命一天新似一天。藉著持之以恆大量讀經,將生命的主權全然交託給神,讓聖靈掌管每天的生活和服事,嘗過主恩滋味的人便知道祂是美善,晝夜思想神的話且喜樂投靠神的人,是有福的。

今年的3月9日至4月17日,潘劉玉霞牧師要帶著全國禱告網絡的教會和信徒,一起參與「S-HIIT屬靈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每個參與者都要在40天內,從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下、列王紀上下、歷代志上下和撒迦利亞書的書卷中,每天讀經7章,並針對過去讀相同書卷時,沒有發現的亮光和啟示,寫下自己讀經的心得。

在這40天中,參與者每週自己選擇三個時段禁食,共同為「台灣、美國、中國大陸執政團隊完成神的命定」這個主題代禱。藉由規律性的大量讀經和寫讀經筆記,來提升屬靈濃度和操練屬靈紀律、同心守望國家、為主預備道路。讀經除了自己在家裡讀,也可以跟全教會和禱告網絡各城市的教會一起來讀,將會非常有動力且帶來喜樂及榮譽感,因為大家一起完成了共同的目標。

潘劉玉霞牧師舉例,能在比賽場上出類拔萃的運動員,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之外,持之以恆、有紀律的生活和訓練更是關鍵。羅馬書十章16-17節記載,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聖經神的話,是基督徒生命的糧,就像電腦記憶體和AI的大數據資料庫一樣,裡面的檔案和資料愈多,就能給出更豐富多元的解答。基督徒對聖經的認識也是一樣,一個連持之以恆讀聖經都覺得累和麻煩的信徒,無論信主多久,其實靈命都還像是吃奶的嬰孩。

讀經需要尋找同伴一起,圖為桃園市府靈糧堂會眾聚集讀聖經場景。(圖/桃園市府靈糧堂提供)

潘劉玉霞牧師說,運動員要訓練肌肉強度和肌耐力,都是經過持之以恆且高強度的鍛鍊。一個要參加3000公尺賽跑的選手,一定是長短程的訓練都兼顧。游泳和舉重也是這樣,都是要不斷地挑戰和超越自我極限。基督徒鍛鍊屬靈肌肉亦是如此,一天速讀20章聖經之後,還能夠把讀經心得重點有條不紊地寫下來,這是鍛練。經過日積月累的鍛鍊,才會成為身體的肌肉。基督徒的靈命也是如此,當生命的記憶體,更多被神的話儲存滿溢時,在遇到各樣的生活挑戰時,神的話就成為腳前的燈和路上的光,「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屬靈肌肉需要持之以恆讀經鍛練

談到自己如何培養持之以恆、大量讀經和寫讀經筆記的屬靈紀律,潘劉玉霞回憶說,當她還在念國小的時候,就跟著眷村裡的莒光循理會黃培民牧師學習讀經。黃牧師是她人生的第一位屬靈導師,在當年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聖經非常昂貴,所以她只要能去教會,就把握時間大量閱讀教會內的公共聖經,她也會把讀經不懂的問題請教黃牧師,牧師也很樂意為她解惑。

後來她有機會拿到基甸會送的免費小本新約聖經,非常開心,只要有空就拿起來讀。有一次牧師在講道時引用尼希米記,她翻了好久都沒找到;後來才發現尼希米記是在舊約,而她拿到的聖經只有新約。

國二受洗的時候,黃培民牧師看到她真的很喜歡讀經,就送她一本全新的聖經當受洗禮物。潘劉玉霞如獲至寶,從那一天起到如今邁入人生下半場,沒有一天停止讀經和寫讀經心得筆記。

長期穩定讀聖經,操練屬靈紀律。(圖/尹可名牧師提供)

信徒皆祭司 讀聖經支取智慧和能力

潘劉玉霞牧師說,能夠每天讀經浸泡在神的話語中,她視作是神對她生命的莫大恩惠和祝福,自然樂此不疲。

她說,從開拓台灣新恩堂之後,她也推動信徒每天大量讀經和接受神學裝備。因為這是信徒皆祭司的時代,她鼓勵弟兄姊妹,不要限止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每天讀經就是支取從神那裡獲得智慧和啟示的管道;把讀經時的得著和領受寫下來,是一種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的管道。「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行道的根基在聽道,所有的道都是從聖經而來,一個渴慕神話語的人,即便是讀同一處經文,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神都會賜下新鮮的啟示和亮光。她事奉最大的喜悅,就是陪伴更多弟兄姊妹愛上讀聖經,成為一生的幫助和祝福。

潘劉玉霞牧師建議,鍛鍊恆常讀經的屬靈紀律,要找到鞭策或驅動的力量。她常跟弟兄姊妹分享,她的生活娛樂就是讀經、寫講章和讀經心得報告。每當準備講章時,她都非常喜樂,因為她可以在讀神的話語中找到亮光和啟示,有時不見得是當下,但上帝常在出人意外的時間賜給她靈感,她就趕快把領受寫下來。

有人問她,大量讀經一次要讀幾章或幾卷呢?她的經驗是舊約和新約都要讀,而且要從創世記讀到啟示錄,整本聖經66卷書都有連貫性,整本聖經跨越新舊約書卷彼此呼應,彰顯這位昔在今在永在的創造主從亙古到永遠的一致性。

持之以恆地大量讀經是幫助信徒。無論信主多久,都要有個人和集體讀經的信仰生活,來操練屬靈紀律、鍛鍊屬靈肌肉。在持續大量讀經的操練下,一定會不斷有新的啟示和亮光,而這也是神藉著提摩太後書三章16節,給喜愛祂話語的兒女的應許和祝福。

潘劉玉霞牧師國中時間在聚完會後都會把自己讀經的問題問牧師莒光循理會黃培民牧師。(圖/受訪者提供)

相關新聞:神的話語,「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