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帶動亞太華人跨代同行信仰運動 朱施美妃牧師二十多年專注培育兒少領袖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亞太兒少(跨代)領袖特會」,至今已持續21年,影響亞洲各地華人教會兒少事工。朱施美妃牧師。(圓圖)(圖/受訪者提供)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近年來,台灣教會兒少人數大幅減少,青少年團契流失,年輕人與教會漸行漸遠,令許多教會憂心忡忡。今後兒少的發展何去何從?已成為教會的重大挑戰。

中華基督教亞太兒少領袖培訓發展協會創辦人朱施美妃牧師受訪時表示,這些挑戰並非台灣獨有,事實上,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印尼、泰國等亞太地區的華人教會皆面臨相似問題。如果不採取行動,未來的信仰傳承恐將岌岌可危。

「兒少不只是『未來的教會』,他們『現在就是教會』!」面對這股趨勢,朱施美妃從2004年發起「亞太兒少(跨代)領袖特會」,至今已持續21年,影響超過五萬名以上兒少、家長與牧者;其帶動「跨代牧養」,影響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紐西蘭、基督城等地的華人教會兒少事工發展。

結合信仰和議題探索  裝備兒少為門徒

剛於2月在台北落幕的第41屆亞太兒少跨代領袖特會上,朱施美妃強調,這不僅是一場活動或營會,而是一場跨世代同行的信仰運動!這項運動經過深入研究與實證,旨在幫助兒少不僅是被服事的對象,而是裝備他們成為門徒,積極參與服事。同時,透過多元議題的探索,引導兒少在學校、家庭與職場中實踐信仰,而不僅僅是週日去教會。

投入兒少服事長達40年的朱施美妃牧師觀察,兒少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價值觀變遷-- Z世代與α世代成長於數位時代,他們的資訊獲取方式已不同於傳統教會模式,如何讓孩子對信仰不會覺得無趣、與生活脫節?從事兒童工作就不可能侷限在一種定型模式。

二、家庭信仰傳承的斷層--孩子從小被父母帶進教會,可能只有一兩個小時,平常和他們相處時間最久的可能是父母、安親班老師、同儕的人。父母若自身信仰不穩固,可能為工作打拼或承受雙薪家庭的壓力,孩子自然更容易從外界獲取價值觀,而非從教會或家庭中建立信仰根基,甚至會質疑信仰和自己的關係。

家庭和教會信仰傳承危機 各種因素

三、學業與家庭壓力----課業競爭加劇、補習與才藝班的時間擠壓了孩子,特別是華人父母親對孩子,期待馬上看見成績結果,使得參與教會活動、週日敬拜不再是優先選擇。

四、教會內部裝備不足--許多教會仍將兒少的需要,當成「被照顧」的群體,而非需要「被裝備」的門徒,自然缺乏有效的培訓與屬靈養成計畫。

五、資源投入有限--成人事工往往佔據主要資源,而兒少事工則因人力與資源不足,難以發展長遠的培育策略,甚至同工能投入多久也沒有把握。

面對信仰傳承危機,朱施美妃牧師表示,「亞太兒少領袖特會」幫助教會與家庭重新定義兒少事工,並推動全球兒少門徒培訓。她先在台灣每年舉辦兩次特會;2000年開始在沙巴、檳城、香港以及中國一些城市舉辦。2014年在紐西蘭、基督城舉辦亞太兒少(跨代)領袖特會,核心策略是:打造跨世代的信仰培育,為兒少打造信仰新路徑。

如何讓孩子信仰不脫節  從理論化為實際

從教會服事到推動亞太兒少領袖特會,身為具有領導學與策略管理專業的神學教育者、朱施美妃牧師說,兒少的發展不可能侷限在一個地方,他們接觸的場域,還有社會、學校、家庭。如何提供兒少整全聖經教育,對他們靈命成長、與他人的關係、形塑一生的人格,都非常重要。

如何讓孩子靈性成長,信仰不至於脫節?朱施美妃牧師表示,特會不是讓教會來複製兒少工作的方法或是講課方式,乃是透過許多議題的探索──針對目前處境上大家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幫助與會者扎根信仰,因此每一屆內容都沒有重複。22年來,66卷聖經中,除了《雅歌書》,其他65卷都帶過,他們得到的是完整的神學教育,過去帶的孩子現今都已經長大,穿梭在世界各地。

此外,特會中的專題訓練,重視孩子口語的表達,課程中也有很多傳播、台風的訓練,幫助他們回應各種議題。

專注兒少、青年、家庭和教牧的合一策略

對於華人教會兒少事工,朱施美妃牧師專注建立兒少、青年、家庭和教牧的合一策略;她適切的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推動華人教會的兒少門徒訓練;建立推動「跨代門徒模式」,讓兒少成為領袖,而非僅是受照顧者,從自律、他律生活,帶入他們在家庭的角色責任、在教會成為參與建造中的成員。

疫情期間,亞太兒少(跨代)領袖特會轉向線上學習,轉從家庭出發,父母親扮演導師的功能加入,讓她看見跨區域性連結的機會。

朱施美妃牧師也創立「國際巧師有你」事工,以基督信仰為核心,結合教育學,幫助主日學教師、基督徒教師、家長、教會領袖更有效地裝備孩子,讓年輕世代在教會內找到門徒師傅與屬靈榜樣。過去台灣支援馬來西亞的亞太特會,近兩年的特會是將馬來西亞和台灣亞太特會中成長的孩子,如今是年輕牧師、雙職領袖組織起來,與孩子一起探討,從摩西五經讀詩篇或從列王記理解詩篇中的實際,對聖經系統性了解。

打造全球影響力的兒少門徒運動

她努力使兒少事工從「活動型」轉向「門徒裝備型」,並促進「教會、家庭、校園和職場」的整合策略,開創全新的信仰培育模式,讓兒少的信仰不只停留在教會;讓家庭與教會同步培養門徒,讓兒少不只是「未來的教會」,他們「現在就是教會」。另也透過家庭門徒訓練,建立信仰對話,使信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特會強調「裝備、領導、實踐」,讓兒少在信仰中找到使命感。

展望未來,朱施美妃牧師期望能打造全球影響力的兒少門徒運動。亞太兒少跨代領袖特會,不只是短期活動,而是一場長遠的信仰運動。未來,這場運動將持續擴展,影響更多國家與教會,結合「國際巧師有你」、「亞太兒少(跨代)領袖特會」和亞太希望工程華裔聖經實踐發展中心,建立了一個涵蓋教育、門徒訓練、領導力培養與國際宣教的完整策略,推動華人教會在全球範圍內重塑兒少門徒培育模式。

朱施美妃期望亞太兒少跨代門徒學院,建立「線上和實體」門徒訓練平台,讓更多壯年入士願意起來成全協力養育與裝備跨代門徒。教會合作聯盟教會攜手,一起推動「跨代門徒模式」,讓多代同行成為主流。她也期望能與基督教教育機構、差傳機構建立長期夥伴關係,擴展全球影響力。

朱施美妃表示,兒少流失的挑戰,都蘊藏著轉機,也是轉化、復興和傳承的契機。這一代,是串聯跨世代、承接榮耀的一代!「亞太兒少領袖特會」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從各地興起,他們承接使命、回應呼召,見證神在這個世代的作為,透過跨代連結、共創信仰新未來!

她說:兒少不再只是未來的盼望,而是現在就要被裝備、被賦權、被差派的時代門徒!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