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到理想對象,即將面臨脫單之際,讓你不自覺在吃飯、刷牙、睡覺時都想著他。其實這是因為戀愛時,我們會瘋狂分泌催產素、腎上腺素、多巴胺和血清素,這幾種荷爾蒙不但強化愛意,還會讓我們格外的專注於對方、一直想見到對方,產生愉悅幸福的感受。所以在這種特別容易「盲目」的時候,要提醒自己留意下面6項戀愛法則,把握這六點讓你在戀愛過程中不迷失,甚至能一邊戀愛、一邊更認識自己。
一、「不要」停止讓自己更好
不論對方給你正面反饋,或是你從對方身上獲取負能量,請一定記得不要影響你讓自己變得更好。安全感從來都是自己給的,當你渴望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愛情,那麼就請從現在開始努力充實自己,建立自己的生活中心而非依賴對方,甚至乞求對方給予所謂的「情緒價值」。當你能夠不斷從每種體驗中獲得成長、讓自己的心和能力都更加強大茁壯,並成為無可替代的、更好的自己,那麼戀愛只是一種附加的美好條件,你與對方都能更愛得輕鬆自在、沒有壓力。
二、「要」懂得聆聽
除了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之外,也要懂得積極聆聽。指揮大師阿巴多曾說:「人們總是學著如何說,沒有學習如何聽。」尤其面對親密的人,我們容易用偏見把耳朵塞住。真正的聆聽,是要能夠聽出對方沒說出口的心裡話,放下預設立場、別高估自己對對方的認識,減少神遊、壓下想要馬上回復對方的慾望,敞開心胸去理解對方想表達的事情。如此一來才能讓兩人的交流更深入、得到原先意想不到的重要事物,並且在理性分析之後,知道自己需要再更進一步或暫緩腳步。
三、「要」學習拒絕
戀愛中的愉悅很容易產生的盲區之一,就是讓人為對方的缺點找藉口。當我們在熱戀時,身體產生的荷爾蒙會讓我們完美化戀愛的對象,我們會覺得對方說什麼都好像很正確、做什麼都很合理,但事實並非全然如此。例如當你不能接受對方老是習慣性遲到,或是大小事都有所隱瞞或欺騙,就應該坦然表明並拒絕這樣的行為。因此在進入一段新戀情時,我們仍須保持適當的理性,以委婉但尊重對方的方式,讓對方清楚知道他或她不妥當、越界的行為,才能夠讓感情保持健康長久。
四、「不要」跨越底線
我們都有一套自己從原生家庭帶來的價值觀,以及各種社會經驗累積而來判斷事情的準則。但你遇見的理想對象不一定能與你的想法觀念完全契合。例如宗教信仰、金錢觀或是生活中各種習慣。因此當對方毫不留情地跨越底線,即便在熱戀中的你,也要懂得及時抽身,判斷是否有溝通調整的可能性。不要一味地為了迎合、討好對方而不斷改變遷就自己,甚至迷失了原先的信仰或處世原則。畢竟戀愛應該要是兩人能在相處的過程中共同成長,而非互相牽制。
五、「不要」失去獨立空間
雖說戀愛時產生的多巴胺會讓我們不斷的想要見到並接觸對方,但其實偶爾給彼此獨處的時間空間,甚至會比每天膩在一起更有助於維持親密關係。所謂「小別勝新婚」,距離造就美感,陷入愛河的雙方如果能夠適當的安排獨處時間,不管是每天1小時或每周2天,利用這段時間陪伴家人、朋友和最重要的自己,吃個飯或是上健身房,讓創造快樂與成就感的能力,重新放回到自己身上。這樣的間歇性獨處,不但能學習將重心交還自己,也能讓兩人的關係更加平衡。
六、「要」掌握選擇權
許多人面對戀情,尤其是女孩們,總覺得太主動好像顯得有失矜持、容易嚇到對方,因此在愛情中總是戰戰兢兢、被動小心。但只要換個立場,當你表現得不夠積極,對方會不會認為你想跟他保持距離?其實如果我們想在感情中擁有最大的選擇權,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適當的時候積極主動。有好感時就主動做球給對方、想約會時就主動發出邀請,這樣才能擺脫被動者只能做出「接受」或「拒絕」這兩個有限的選項。在等待神為你預備的同時,為自己引導更多機會,握有更多選擇的權力。
結語
我們在每一段戀愛中,都希望對方珍惜自己。但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不能靠「討好」來獲取。否則,別人終究喜歡的不是那個你,而是你營造的「假性理想型」。一段真正的愛情,是雙方內心都明確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投入在自己的生活和感情中,這樣的戀愛不會迷失了自己,而是更認識自己,並且讓彼此都沒有負擔的一起成長。
原文出自: 單身基督徒交友及基督徒戀愛資訊 - FaithToDate(按此瀏覽網站)
上一篇: 為脫單努力中?做好這件事讓你遇見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