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主筆】今年要過三分之一了,從年初到現在,我們所處的世界不一定都讓人滿意,當然,個人或許會有一些「小確幸」,但是與整個大環境比起來,多數人可能還是會覺得「生活不容易」。
美中角力牽動台灣敏感神經
從遠處來看,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諸多措施牽動許多人的神經,包括提高關稅、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談判、與中國有形或無形的對抗、要求台積電在美設廠等,都讓人看到這世上大國的強權角力;雖然多年前已有人提出,美國霸權正在衰退中,但我們至今仍能感受到世界局勢因此引發的不安。
台灣因與美國的關係向來密切,所以美國的動態更容易讓牽動台灣敏感的神經,特別是對於川普這麼一位多面向的世界級領袖,人們如何評價他有太多的可能性了。
而對台灣的基督徒來說,因川普總統而帶動的局勢變動和情緒感知,更是讓人難以做出終極評價。一方面,我們看到川普想要恢復美國對基督教的信仰,讓我們對美國這個以基督教立國的強權又抱有一絲希望。然而,川普的極致目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似乎又讓人看不見他真的想要讓基督治理美國,雖然他在國家祈禱早餐會上強調要讓信仰回歸。但是他霸氣地說要買下格陵蘭,甚至加拿大,又讓人感覺他不折不扣是個利益導向的狂人領袖。
基督徒如何解讀當今處境?
川普是唯一特立獨行的一位嗎?恐怕不是,從職場、社區到國家,我們在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川普風格」的狂人,差別只在於涉及的範圍不同。這些多變的處境會讓基督徒感到疑惑與不安嗎?或許會。基督信仰原本就要求我們要面對處境,而不是離群索居、遠離塵囂。可以確定的是,聖經並沒有給我們一切關於世局變化的答案,聖經只是清楚地告訴我們:「耶和華坐在洪水之上,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詩篇二十九篇10節,新譯本,下同)
帶著大使命進入世界的基督徒必然面對一種情況,就是看見環境的邪惡卻不知所以,也無能為力。這就是先知哈巴谷的寫照,他雖然「站在哨崗,立在城樓,留心看耶和華在我裡面說什麼,怎樣使我答覆自己的怨訴。」但是神並沒有正面答覆他,只對這名滿心疑惑與憂戚的先知說,祂仍然掌管一切,公義必然彰顯,「義人必因信得生」。
哈巴谷的疑惑會是現今基督徒的疑惑嗎?極有可能。究竟我們要如何解讀當今的處境?看到執政掌權者喊出我們熟悉的信仰口號,我們就可以據此歡天喜地、認定他是「忠心良善的僕人嗎?」應該不是這樣的等同轉換,因為耶穌也親口說過,祂並不認識一些稱祂為主的人。
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從現實面來說,台灣長久以來就是在大國角力中艱苦求生,我們不能說這是台灣的宿命,因為從信仰的角度來看,我們始終相信不是倚靠勢力與才能,乃是倚靠耶和華的靈,才能使台灣長治久安。或許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世界仍是多變的,環境仍可能讓我們感到不安,政權仍會輪替,也不會因為誰上誰下而讓人找到真正的答案。
環境是多變的,變化之快,甚至讓人來不及思考,就要面對下一個轉變。這樣快速的變遷讓我們失去方向嗎?在多變環境中,基督徒與眾不同的是,我們確實知道永不改變的根基和本質為何。基督徒這個信仰群體始終可以藉著禱告,在變動不安的世局中找到安身立命的倚靠,這也是那稱為「阿拉法、俄梅戛」的神給我們的應許。而我們禱告的主軸應該是──「求神指教我們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