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末世衝突對立加增 學習耶穌、倚靠聖靈 有智慧面對衝突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曾星富牧師(圓圖/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為何我們的社會、生命或生活中會充滿如此多的對立與衝突?」

面對近日政治紛擾不斷,全台大罷免行動、立院總預算對決;不論是從國際政治到職場、家庭、社會或世代之間,常常充滿各種對立與衝突。雲林福氣教會曾星富牧師受訪時表示,要從聖經角度,更準確地理解這些對立與衝突問題的核心,是在於「罪」的問題,並從聖經中汲取智慧,學習耶穌當時如何處理衝突,倚靠聖靈行事,方能更有智慧地面對衝突與挑戰。

曾牧師表示,台灣社會的衝突不僅限於政治層面,在職場、家庭,甚至面對自己時都可能發生。特別是基督徒,在面對衝突對立的時候,不能僅從政治角度切入,而應回到問題核心,就能更準確地理解這些對立與衝突的本質;特別是在政治環境中,人們往往只透過片面資訊來理解雙方的理由與意見,導致各說各話。

從《創世記》第三章清楚看到,當「罪」進入世界,從亞當與夏娃的爭執,到該隱與亞伯的衝突甚至導致殺害,罪擴散至政治、族群、社會與家庭,成為普遍性的問題。因此,基督徒若能從聖經或上帝的視角,平和地審視這些事件,並認清「罪」才是問題的核心,就不會輕易被世俗媒體的風向牽動。

了解衝突對立本質在「罪」的問題

曾牧師認為,此時也是基督徒學習聖經智慧的良機,在不同的對立與衝突中,應該有正確的回應態度。他指出,民主社會允許不同聲音與意見,這本是好事,但若無法尊重與包容彼此的觀點,而是激化對立,便會造成社會不安。他認為,台灣雖有民主體制,卻不一定具備足夠的民主素養,許多人不了解何謂真正的言論自由與相互尊重,這是社會需要提升與學習的課題。

有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曾牧師認為,唯有提升民主素養,才能真正享受民主社會中的自由。否則即使身處民主環境,若不理解民主的核心價值與彼此尊重的重要性,多元意見反而可能激化內部衝突。基督徒在民主政治與公共領域中,也需要學習如何以合宜的態度參與,這對國家、社會乃至教會都是極為重要的提醒。

曾牧師表示,當社會具備獨立思考能力與對言論自由的尊重時,這將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相反地,若缺乏獨立思考或民主素養,則容易淪為各說各話,進而引發社會混亂。

民主政治對立攻防需有民主素養

但言論自由是否代表所有言論皆可被允許?曾牧師指出,不論在政治或社會層面,都可能存在價值觀的對立。民主社會本來就會有不同立場的攻防,例如美國的兩黨政治,本質上是價值觀的選擇。然而,關鍵在於政黨間溝通,是否透過協商與制衡,而非對立?政治人物是否以公共利益為依歸,而非私利考量?否則將會加劇民主體制的混亂。

民主機制本身是一種制衡機制,若公民教育不足,許多議題便會被政治團體操弄,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台灣,也普遍存在於韓國、美國、歐洲等地。政治動盪、左右黨派的擺盪,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現實。

然而,即便社會未能完善公民教育,基督徒仍應回歸神的話語。耶穌曾說,末後的日子,「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馬太福音二十四章7節)。祂從未應許隨著教育的進步,世界將更加和諧;相反地,聖經明言末世將日益混亂,戰爭與衝突將加劇,因為罪的問題無法透過任何世俗手段解決。我們當重新認識耶穌基督福音的寶貴,明白唯有福音才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他說,在這個人本主義盛行的時代,提升公民素養固然重要,但最終仍須以耶穌基督的視角洞察世界,唯有回到真正的福音,才能帶來社會的和平與和好。基督徒應明白,末後的日子將愈加混亂,因此更需加強對真理的認識,以超越世界的眼光來理解時局,並祈求上帝賜下智慧,使我們成為社會穩定的力量。

耶穌面對衝突以愛回應或嚴厲責備

基督徒該如何面對衝突與對立?曾牧師指出,許多衝突源於人心的自私與私利,因此會以不同的形式展現。耶穌面對衝突時,會根據情境採取不同的態度與反應。例如,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面對迫害與攻擊,祂為加害者禱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節),這表明,耶穌以愛、接納與禱告回應傷害祂的人。對基督徒而言,面對衝突的根本原則就是愛、接納與禱告,不必總是站在對立面,而應學習以耶穌的愛來回應。

然而,耶穌並非一味妥協,面對法利賽人時,祂嚴厲責備,毫不退讓。因此,面對不符合真理與公義的事情,教會與基督徒不應姑息,亦不可因懼怕衝突而妥協。而對於軟弱、無知或不了解真理的人,則應以愛接納、包容與耐心等待。這是我們應當努力實踐的事。然而,面對真理的挑戰與福音的核心議題,教會必須堅守立場,求神賜下力量,使我們能持守真理。

因此,無論是在政治、社會、職場還是家庭中,遇到衝突時,應先釐清衝突的層面,進而決定如何回應。耶穌面對衝突時,有時選擇回應,有時則選擇沉默,這給予我們極好的學習榜樣。

教會是否接納不同政治立場的人

對於真理的堅持,甚至基督徒之間也可能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我們應思考:何者是絕對真理,何者是相對的?在政治層面,基督徒可支持不同黨派,這並非對錯問題,因此應學習接納與尊重。然而,在教會內部,是否也能彼此接納不同政治立場的人,促進更多對話,而非爭論誰對誰錯?

曾牧師表示,無論面對社會或生活層面的衝突,我們應如何回應?《馬可福音》十三章11節提醒:「人把你們拉去交官的時候,不要預先思慮說什麼;到那時候,賜給你們什麼話,你們就說什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乃是聖靈」,提醒我們更多等候,先讓情緒穩定下來,讓聖靈來引導我們,當情緒穩定後,再來尋求神的帶領。當我們倚靠聖靈,而非血氣或情緒,就能更有智慧地面對衝突與挑戰。

相關新聞:永遠對抗還是智慧共贏? 談政治、職場、家庭與社會的爭戰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