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好牧人

《真理教室》榮耀的生命──尼希米

檢舉
文亮 文亮 追蹤

◎文亮(湖光教會主任牧師)

經文:尼希米記1:2-4,11;2:1-5;4:10-11,14,17-18

那時,有我一個弟兄哈拿尼,同著幾個人從猶大來。我問他們那些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他們對我說:「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我聽見這話,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禱,說:「……主啊,求祢側耳聽祢僕人的祈禱,和喜愛敬畏祢名眾僕人的祈禱,使祢僕人現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我是作王酒政的。(尼希米記1:2-4,11)

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在王面前擺酒,我拿起酒來奉給王。我素來在王面前沒有愁容。王對我說:「你既沒有病,為什麼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於是我甚懼怕。我對王說:「願王萬歲!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荒涼,城門被火焚燒,我豈能面無愁容嗎?」王問我說:「你要求什麼?」於是我默禱天上的神。我對王說:「僕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歡,求王差遣我往猶大,到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尼希米記2:1-5)

猶大人說:「灰土尚多,扛抬的人力氣已經衰敗,所以我們不能建造城牆。」我們的敵人且說:「趁他們不知不見,我們進入他們中間,殺他們,使工作止住。」……我察看了,就起來對貴冑、官長,和其餘的人說:「不要怕他們!當記念主是大而可畏的。你們要為弟兄、兒女、妻子、家產爭戰。」……修造城牆的,扛抬材料的,都一手做工一手拿兵器。修造的人都腰間佩刀修造,吹角的人在我旁邊。(尼希米記4:10-11,14,17-18)

如果可以選擇一噸的金礦或一百克的黃金,你會選哪一個呢?若你選一噸的金礦,那可就虧大了,因為一噸的金礦只能提煉出五到十克的黃金;換言之,一百克的黃金需要十到二十噸的金礦。現在,你會選擇金礦或黃金?然而在這裡我們並不是要討論黃金價值的問題,而是要犀利地問自己生命的價值,是金礦抑或是黃金?千萬不要落入只有金礦的生命,也就是外表看起來很壯觀,但價值卻不高,務要使自己的生命成為純淨的黃金,是榮耀的、是有價值的,但若要如此,生命就必須經過熬煉跟淬鍊。

每一個榮耀的生命背後都必然經過一番屬靈成長的熬煉,有些是透過外在環境熬煉出來的,有些則是內在心理上所走過的路程。唯有那些不逃避、正面迎接挑戰的人,才能使生命在歷練過後更顯出榮耀。尼希米就是其中之一,他原不過是一個出生在外邦之地的猶太人,為何可以成為聖經中有影響力的重量級人物?甚至於他的生命和事蹟可以寫成一卷書──尼希米記,並被列於聖經中。雖無法一次述說完全,但有三個關鍵是我們可以從尼希米身上看到和效法的,那就是:一、先求神的國/禁食祈禱;二、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三、堅定地信靠/積極建造。

一、先求神的國/禁食祈禱

你的眼光影響你的格局,你的格局影響神的同在。所以要有神國度的眼光。(閱讀尼希米記1:2-4,11)

尼希米出生在波斯王朝的年代,那時候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外邦之地)已經好幾十年。照理來說,他很可能從來沒有去過耶路撒冷,所以關於猶大、關於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都是聽上一代說的。但從聖經的記載可以窺見尼希米雖然服事的是外邦波斯國王──亞達薛西一世,但他心裡卻以耶和華為他的神,將神的國作為他的國(好像路得記中的路得對拿俄米所說的一樣)。雖說尼希米很可能是猶大支派的後裔,但值得我們省思的是在經過一個世代後(基督徒的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尼希米仍然選擇以耶和華為神,顧念著那個近乎亡國數十年的國家、民族,這其中關乎著上帝所立的約──以色列民是神揀選的百姓,耶路撒冷是神應許之地。

聖經詩篇告訴我們:「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祂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詩篇33:12)我們雖無從得知確立和維繫尼希米跟上帝關係的關鍵為何,但顯然要維繫跟神美好的關係,環境不是問題(人在外邦之地)、工作不是問題(服事敵人的國王或早已不是敵人)、身邊的社群也不是問題(很多外邦人,基督徒很少),關鍵是你的心如何?你的眼光定睛在哪裡?當尼希米把眼光定睛在神的國和神的義上面,他生命的格局就確立──是屬於神的,他生命的藍圖是渴望為神而活,這使得他的禱告可以達到神面前,神也與尼希米同在,聽他的禱告,成就他的心願。

我們的心呢?我們的眼光呢?是定睛在神的國和神的義、定睛在基督身上?或是定睛在世界?從我們的禱告內容可以看出我們的眼光,我們是一昧地求神賜福給我們,好滿足我們屬世的需要和享受呢?或是我們禱告神賜福給我們,是為了滿足想為神的國和神的義成就大事呢?尼希米並不是過苦日子,某個程度上來說,他有很好的工作,甚至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在政府部門──王的面前供職。他可以追求更高的職位、更好的薪水,可以追求更多的享受,但他渴慕的是神的國可以復興,希望神的名和公義可以被高舉。

尼希米並不是先知,他不像其他先知一樣可以領受異象、啟示、預言,但他卻以神國的事為念。耶穌清楚地教導我們:「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3)在那個被擄的年代裡,尼希米之所以可以脫穎而出,被神揀選、被神使用、被人尊重、被記在歷史上,成為榮耀的生命,是因為他真實地先求神的國,不是嘴巴說說,而是具體地禁食祈禱。我們是否也可以透過具體的禱告來到上帝面前,不是嘴巴上說求,而是要真的祈禱、祈求!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渴望神國度的復興、基督教會的復興,這樣的眼光與格局才能使我們的生命也能如尼希米一樣,被神揀選、被神使用,成為榮耀。

二、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

戰士生命榮耀的勳章不是在溫室裡栽培出來的,乃是在戰場上烙印下來的!(閱讀尼希米記2:1-5)

尼希米不僅憂國憂民(為神的國),也不僅禁食祈禱,更是付上具體行動的代價,離開舒適圈,承擔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工程、任務、使命。歷史上許多上帝偉大的工程、任務、使命都因著有人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才得以看見神的榮耀和成全。

亞伯拉罕要成為信心之父、成為選民之祖,就必須離開本家本族的舒適圈;摩西要成為民族領袖與拯救者,要先離開皇宮的舒適圈;大衛要成為以色列最榮耀的君王,也要先離開舒適圈;及至耶穌門徒要完成天國福音的使命,也必須離開舒適圈,撇下一切,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尼希米也不例外,要恢復神國的榮耀,總要有人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想想,在王身邊當酒政有多好,好比過著朝九晚五的穩定生活,相信也有很好的福利,何必為了一個還不確定能不能實踐的夢想,放棄現在安穩、安逸的生活?但尼希米卻選擇了離開舒適圈,承擔了上帝給他的使命,這使得他的生命在神和人眼中變得完全不同,從一個為王試酒、倒酒的酒政到成為一個改變國家、民族歷史、成就上帝旨意的生命。

另一個例子──使徒保羅,他從一個冷血逼迫教會和基督徒的壞人,轉變為一個拯救許多靈魂和建立教會的使徒,為了回應耶穌的呼召,他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以賽亞也是一個願意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的人,千萬不要講錯以賽亞的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他!」以賽亞所說的是:「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以賽亞書6:8b)當我們願意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的時候,神的聖靈就會與我們同在,並且賜下我們所需要的恩賜、恩典、智慧、能力,幫助我們在所行的路上並一切事上看見神的榮耀。你是否也願意為主對你生命的呼召和命定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呢?

我個人在服事的路上也常問上帝︰「我需要再冒險嗎?已經老大不小了,可以交棒給下一代了吧?」但每次看到這個世代的問題、危機、處境,特別是看到教會的危機,下一代的處境和需要,就還是會跟神禱告:我們還可以做什麼?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更多的?我常說,我們要成為一個寫歷史的教會,但不是為了要在地上留名,因為那毫無意義。試看現在的土耳其,當年保羅所建立的教會雖然如今都成為廢墟,但是當年他在土耳其教會所寫下的歷史卻是改變許多人生命的歷史,是完成福音使命的歷史,更是一個記在上帝面前的歷史,而不是為了在地上留名青史。所以直到如今,我仍是這樣的禱告:「主啊!如果可以,再多給我們一些靈魂,讓我們可以離開舒適圈去承擔使命。」

自從湖光教會新堂在2006年落成啟用後,原本看似可以進入一段安逸與舒適的穩定期;然而上帝似乎並不要我們在安樂中失去警醒的心和愛祂的熱情,所以這些年,湖光教會不斷地去拓殖新的事工、教會,就是因為願意去承擔使命,積極地開拓。放眼望去,社會中還有很多人需要救恩、需要醫治、需要上帝的愛、需要永恆的生命。所以2011年我們建立了湖光棻館,發展全人(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關懷的慈善工作;2012年在大陸建立了洛陽湖光教會;2019年在緬甸建立了臘戌湖光教會;2020年開辦了臘戌湖光中文學校;2023年建立了林口湖光教會。都因為有人如同尼希米,願意回應神的呼召、離開舒適圈去承擔使命。雖然每一個任務、使命都會有面對挑戰的時刻,但我深深盼望湖光教會的每一個基督門徒都能像尼希米一樣,是神看為榮耀的生命。當我們願意離開舒適圈,為了神的國、為了靈魂的得救、為了這個世代、為了下一個世代承擔使命和挑戰的時候,願我們的生命如同尼希米一樣,成為寫歷史的生命、榮耀的生命。

三、堅定地信靠/積極建造

生命中必然有仇敵、有爭戰,甚至會有挫折和失敗,但上帝是我們得勝的保障和確據,也必為我們成就祂的旨意和計畫。(閱讀尼希米記4:10-11,14,17-18)

如同挪亞造方舟,當時的人極盡所能地嘲笑、甚至抵擋,但終有一天會顯明誰所做的才是永恆有價值的工程。還好當年挪亞堅定地信靠神,積極建造,不然世界就更悲慘了。因著挪亞的回應,讓上帝的救恩臨到挪亞一家和萬物身上。今天上帝同樣地希望有人像挪亞、像尼希米,回應上帝的呼召,不僅是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更進一步的是在面對困難、爭戰、逆境的時候,仍能堅定地信靠、積極地建造,好讓主的旨意可以成全。

或許有些人會想問︰「尼希米建造耶路撒冷既然是出於主的旨意,為何又容許仇敵攻擊、發生爭戰?」我們回頭看看,挪亞那個時代雖也有許多困難、挑戰,但先不管其他人是否因挪亞所做的得救,最起碼挪亞得救了,他所愛的一家人都得救了;尼希米所做的一切,先不管其他猶太人是否得到好處,但尼希米自己先得到上帝的同在、上帝的幫助、上帝的祝福。歷史上每一個回應神的人都是如此,先不要問事情的結果是否都如預期順利,但至少那些回應神的人都因著他們堅定地信靠、積極建造,使他們自己的生命不一樣、改變了,同時也得到上帝的應許和祝福。誠如保羅所說的:「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致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哥林多後書4:7-10)

上帝眼中榮耀的生命並非是從來沒有軟弱、挫敗、跌倒的人生,而是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遇到任何人、事、物,都堅定信靠並繼續積極建造的人。就像尼希米,雖然建造耶路撒冷城牆的工程遇到參巴拉、多比雅、阿拉伯人、亞捫人、亞實突人的攻擊,帶來擾亂:「趁他們不知不見,我們進入他們中間,殺他們,使工作止住。」(尼希米記4:11b);也導致許多人軟弱、懼怕:「灰土尚多,扛抬的人力氣已經衰敗,所以我們不能建造城牆。」(尼希米記4:10);但尼希米卻可以堅定地信靠神並激勵大家繼續積極地建造:「不要怕他們!當記念主是大而可畏的。你們要為弟兄、兒女、妻子、家產爭戰。……我們所遭的難,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尼希米記4:14b;2:17)當尼希米告訴百姓,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他並王對他所說的話,百姓就說:「我們起來建造吧!」於是他們奮勇做這善工。你是那個堅定信靠、積極建造的人嗎?

今天我們並不需要回去重建耶路撒冷,但我們的生命中、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像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一樣,要恢復屬靈的建造,就是要讓神同在的建造,包括我們的家庭、校園、職場、社區,還有我們的教會,在每個領域建立與恢復屬靈與神的同在。這確實會遇到仇敵的攔阻、可能的攻擊,但這也考驗著我們是否有堅定地信靠、是否仍能積極地建造,若是我們遇到一點攔阻和爭戰就退後、沮喪、打退堂鼓、放棄,那又怎能看見神的同在與榮耀呢?務要堅定地信靠、積極地建造,就必看見神的榮耀。耶穌說:「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約翰福音11:40)

結語

將你的家庭、職場、社區、教會都當作當年尼希米要去重建與恢復的耶路撒冷,先求神的國/禁食祈禱;離開舒適圈/承擔使命;堅定地信靠/積極建造,相信我們也必像尼希米一樣,不僅看見神的榮耀,自己的生命也會成為榮耀的生命。

◎小組信息討論與延伸問題思想

1.你是一個禱告的基督徒嗎?你為神的國、為社會、為他人、為靈魂的得救付上多少禱告的代價呢?你是否參與在教會的「門徒禱告小組」中?或是參與教會的禱告會、禁食禱告……呢?

2.你願意為了完成耶穌的呼召和使命,離開舒適圈、承擔責任嗎?主拯救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我們安逸地度日,而是為了活出生命的榮耀光彩。你想過在你的生命中可以為耶穌做些什麼嗎?

3.無論你的人生正面對什麼挑戰,你選擇堅定地信靠神並積極地為主建造(自己或他人)嗎?(試著與人分享自己堅定信靠神的心得或見證。)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