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台東榮美牙醫診所牙醫師李國瑋是家族中第一個信主的基督徒,他上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在家中排行最小,他是如何連續多年在家中舉辦基督教的追思三禮?
李國瑋表示,他信主後,阿公、阿嬤和父親過世後的喪禮,都採用傳統儀式,但他不拿香、只拿花的作法,在親戚眼中覺得很奇怪,雖然他們不會敵視他。
一場異夢 佛教徒母親受洗經歷神蹟
李醫師的母親癌末階段,於83歲受洗。他的母親本身是傳統佛教徒,每週會去誦經。雖然他的母親並不排斥他去教會的邀請,但是每次問到要不要受洗,都被母親拒絕。這是由於她背負「大嫂」的包袱,要談基督教信仰,並不容易。
後來李國瑋的母親罹患肺腺癌,經過開刀治療,五年後又復發,變成末期。住院的某天晚上,他母親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讓她一百八十度回轉向神。原來她夢見耶穌和天使在她旁邊對她說:「你起來,回家!」出院後,李醫師的母親馬上說要受洗,他不得不讚嘆:「這完全是神蹟!」
母親受洗後於當年安息主懷,家人在親戚面前採用基督教的追思禮拜儀式。由於母親的靈骨塔早已買好,和父親的靈骨塔一起放在寺廟裡。當溫永生院長來台東分享清明祭祖追思三禮的方式,他決定將此禮儀帶進家中,邀請哥哥、姐姐、侄兒、侄女們一起舉辦清明敬祖活動,不用到寺廟誦經念佛。
因此,他在母親過世的第二年,2020年首先在家族群組中邀請眾人參加,他有一位哥哥和四位姊姊,大姊已經過世。因此開始第一次的基督教追思三禮,邀請哥哥和姐姐們主禮,他擔任司儀,以紀念母親和李氏祖先。他在敬祖活動中也會融入信仰,見證神在他身上的工作。
懷念已故親人好德行 值得後代效法
今年是第五次舉辦追思三禮,將於3月29日舉行,邀請大家分享過去一年感恩的事。李國瑋說,每次舉辦時,懷念父母親和已故親人的德行和好的作為很重要,值得我們紀念和效法。他會邀請家人先把父母親和已故親人有關的生活照傳給他,製作成為回憶巡禮,讓大家一起分享,不管是歡樂、嘻笑、流淚、感動的,讓每個人存留懷念的記憶。每次感念母親的過去,在艱困環境中對他們的愛,家人還會感動流淚。
他也提到,每年他們播放的照片主題不同,有一年以較多人參與的母親生日聚會為主,把家人帶回去過去的回憶點;有一年著重一起出外旅遊圖片;也有一年,將個人與母親拍的照片分享出來。不同的照片,產生不同的回憶。
李醫師表示,福音的大能改變他,充滿在他身上,也充滿在他母親身上,受洗成為基督徒,從而讓他的家人都能認識這位神,以及耶穌基督的救恩,更希望家人同樣能夠領受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祝福。結束後他都會為每個人禱告祝福。聚完會後一起聚餐。
姐姐每年從台北南下參加 讓他很感恩
李醫師表示,家人每年都能夠出席就很感恩,尤其是他的二姊,特別從台北南下到他在台東的住家;聚會前他會先和家人聊聊近況。會後,他也會分享個人見證。最重要的是凝聚家人情感,拉近彼此的關係。
他也表示,追思三禮要在家族舉辦並不容易,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平常與家人的關係密切。他說,他們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緊密,即使平常不一定聚在一起,也從不為任何事爭鬧。如果與兄弟姊妹關係不好,要辦追思三禮,攔阻就會很大。如果家人關係好,即使每個人信仰不同也能突破。
二、樂於犧牲的精神。他說,既然要舉辦追思三禮,要有服事家人的心態,把所有人都當成BEST(福音朋友),去接待、服事他們。包括製作影片、節目流程,儀式中需要的物件,會後的聚餐。
三、要有上帝的愛心和耐心。舉辦越多次,熱誠越會逐年下降,雖然每次主題都會改變,但要如何凝聚共識,像家人一樣的感覺,也是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