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清明將至,台南市永康二王基督教墓園於3月29日舉行聯合追思禮拜,由台南市伊甸教會、大林教會、二空教會與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牧長共同主持,其中大林教會方永健牧師進行證道、伊甸教會王慶瑜牧師帶領大家為先民與墓園祈禱,二空教會徐京台長老司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劉炳熹牧師負責祝禱。超過百位墓主家屬及關心墓園存續的社會人士齊聚,不僅追思先輩,更為這片紀錄台灣基督信仰歷史的土地祈禱。
二王基督教墓園安葬近1,400位基督徒,見證台灣基督信仰的深耕與傳承。自1949年起,因共產黨壓迫而從來到的基督徒們,在信仰的引領以及本地基督徒的幫助下,在臺南落地生根。1970年代,由台南十餘間華語教派的教會,以及臺南中會大灣教會和歸仁教會的部分會友,共同購地設立此墓園,這是台灣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華語教派基督教墓園,更體現宗派合一的精神。
大林教會方永健牧師於禮拜中證道,以《約書亞記》四章為引,強調「立石為記」的意義,盼望這片墓園能成為台灣基督信仰合一的見證地,讓後世子孫記念這段歷史。方牧師表示:「(這些信仰前輩)就如同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渡過約旦河,這些先輩們也經歷了屬靈的渡河。他們渡過的,不僅是地理上的遷移,更是信仰的重新建立。在當時生活艱難的環境中,他們仍然堅定地仰望上帝,將信仰的火炬代代相傳。」並表示:「這是屬靈的傳承,他們不僅堅定對上帝的信靠,更將福音的種子播撒在子子孫孫,及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方牧師進一步指出,這些長眠於墓園中的先輩,不僅是信仰的見證人,更是台灣社會的奉獻者。他們在艱難環境中,以基督徒的身份忠於職守,貢獻心力於社會各領域,深刻參與台灣的發展。這些墓碑不僅記載著個人的生命,更是台灣基督徒彼此相愛與互助的象徵。方牧師更近一步提到,有些人由於來到台灣後並無家室,過世後是由教會負責葬禮並設立墓碑,他們曾經存在的證明都是基督信仰的見證,也看見教會對這些人的愛與關懷。
然而,這片承載信仰與歷史記憶的墓園,卻面臨台南市政府市地重劃的挑戰。在當天禮拜中,與會者共同禱告,眾牧長懇求上帝感動政府的心,讓這片土地的屬靈價值得以保存。立委謝龍介、市議員林燕祝、王家貞皆派助理前來關心,府城水文促進會執行秘書蔡盛源亦到場聲援,並贈書支持。
會後,家屬與支持者發起一人一信,向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陳情,訴求文化部重新評估墓園的文化資產價值,並要求台南市政府暫緩強制拆除的行政作為,並由前立委也是墓主家屬陳以信向總統府遞出陳情。東門巴克禮教育推廣協會總幹事李新元強調,此墓園是台灣首座由不同宗派基督教會聯合建立的墓園,見證基督信仰群體在台灣的歷史足跡,若遭強制遷葬,將是台灣基督教歷史的一大損失。
雖然墓園的未來仍存變數,但如同《約書亞記》所記,信仰的記號不會消失。先輩們所建立的不僅是墓園,而是一份見證——關於信仰、定根本土的合一精神、對台灣這片土地的奉獻與傳承。民眾期待這段歷史能被妥善保存,讓台灣的基督信仰傳承繼續照耀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