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基督教論壇報 / 台灣教會

當AI與元宇宙遇上信仰 福音奇幻電影《深淵宇宙》探索情緒與靈性的出口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潘怡心 追蹤
台灣首部情緒教育福音奇幻電影《深淵宇宙Abyssverse》首映會,牧者們推薦,觀眾反應熱烈。 (圖/活出新人啟發行動協會提供)

【特約記者潘怡心/高雄報導】由新媒體培訓機構「活出新人協會」歷時三年籌備拍攝的台灣首部情緒教育福音奇幻電影《深淵宇宙 Abyssverse》,將於4月18日全台上映。該片結合人工智慧(AI)與元宇宙等當代科技概念,以奇幻敘事探討人們在高速變遷社會中所面對的情緒壓力與心理健康議題,期望透過影像語言,開啟信仰、情緒與療癒之間的對話。

電影於3月31日在高雄喜樂時代影城舉行首映,現場座無虛席。武昌教會顧問牧師鄭博仁及右昌長老教會主任牧師陳見岳牧師等許多牧者皆受邀參加,觀影後牧者及觀眾紛紛表示,《深淵宇宙》以創新手法呈現深刻內涵,令人耳目一新。製作人盧耕宇傳道指出,我們希望觀眾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也能反思自身情緒狀態,尋找內心的平安與自由。

架構奇幻世界 直視情緒深淵

故事設定於不遠的未來,虛構的心理疾病「NFDD(非典型猛爆性憂鬱症)」橫行社會,患者會因情緒長期壓抑而陷入昏迷。為拯救罹病的摯友,諮商師林心妍與腦科學研究員吳天睿攜手進入其「內心宇宙」,試圖解開情緒封鎖的源頭,過程中也被迫面對自身的情感與創傷挑戰。

編劇鍾文濱表示,深淵宇宙中的裂縫象徵內在破碎,也象徵通往至聖所的途徑。這靈感來自聖經中『幔子裂開』的啟示,象徵耶穌成就的救恩道路。劇情不僅有懸疑張力,也寓意著人們如何在深層情緒中尋求出路,希望讓觀眾產生共鳴。

有限的資源下 看見無限的神

電影製作團隊平均年齡僅約20歲,製作預算僅百萬元。製作人盧耕宇傳道坦言:「我們的資源非常有限,但我們相信,神的帶領勝過一切困難。」團隊籌備期間從募款、寫劇本、招募演員到後期剪輯,皆由年輕人完成,過程中充滿恩典與挑戰。

盧耕宇傳道進一步透露,團隊本只是到校園探訪學生,意外認識一位動畫系老師。對方原本與教會毫無淵源,卻在參與首映後決志信主,甚至將自己在產學合作中應得的酬勞全數讓給學生。

參與本片幕後協助的The Future未來父心教會主任牧師鄭紘彰受訪時表示,他在參與《深淵宇宙 Abyssverse》的過程中,最深刻的體會之一,是學習放下自己對年輕世代的成見。他坦言,過往對於青年常有「不夠成熟」的印象,無論在技術、人力、資源或人脈方面,經常擔心他們是否能獨當一面。「也許有時候他們思考事情真的比較簡單,但我學習到的是,先打破自己對年輕人的刻板印象。」

鄭紘彰牧師認為,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並非主導,而是扮演陪伴與協助的角色,幫助年輕人多思考一步、多一點禱告、更多溝通與整合,協助建立下一代之間彼此合作的橋梁。鄭牧師分享,他的起心動念非常單純:我只是想建造教會。而這部電影之所以有意義,是年輕人站起來,下一代用自己的語言傳福音,並透過信仰影響社會,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臨床心理師林倚帆觀影後表示,救贖是需要愛和理解的,而自我疼惜和靈性的救贖,就是療癒之路上的基石。「我們透過善待自己、接納痛苦跟尋求基石,就可以走出內心的深淵,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之路。」她亦指出,本片特別適合青壯年觀眾,及其家庭成員共同觀賞與討論,共同正視情緒與創傷議題。

擔任電影原聲音樂獻唱的高雄城光教會青年牧師黃以倫分享,電影中作為助人者,常常會不自覺地把許多事情攬在自己身上,承擔過多的壓力。他深有共鳴,因無論是在牧會或帶領弟兄姊妹時,他也經常把一切責任扛在自己肩上。「當我承認自己也需要幫助時,就像在深淵裡遇見那位已為我們撕開裂縫的主。」他分享,唱這首歌與觀影後,都讓他再次感受到救贖的力量,也提醒自己,服事的力量不是出於人,而是來自耶穌已成就的一切。

《深淵宇宙 Abyssverse》不只是科幻電影,更是一場跨世代的福音行動與社會對話。電影將於4月18日正式全台上映,並開放教會包場及團體討論活動。製作團隊期盼,透過這部作品,讓更多人走進內心深處,看見自己的情緒、尋回信仰的盼望。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