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汪純怡/採訪報導】「老年孤獨」是讓失智長者生活功能加速惡化的重要因子之一,FIGHT.K教會弟兄徐榮隆醫師有感於患者的需要,向小組發出呼聲,小組長葉英超弟兄結合過去福音活動的經驗,從小組到教會「揪」弟兄姊妹一起來,帶上福音朋友,到醫院陪伴失智長者畫畫、桌遊,幫長輩們終結孤單。
2025年台灣正式邁向超高齡社會,而需要照護的失智長者也愈來愈多,專長於失智症治療的徐榮隆醫師在土城醫院腦神經內科門診發現,由於當地的年輕人外出工作,長輩們不是彼此「老老照顧」,就是獨居,在此生活情況下,老人家缺乏互動也不想外出;而長輩若是開始有失智症狀,這樣的「老年孤獨」,會使很多病患短時間內就失去許多生活功能。
老年孤獨非藥物可醫治 需要陪伴互動
「孤獨是沒有辦法用藥物處理的,我於是想有沒有機會讓失智長輩們能夠來到特定場合,我們陪伴他們一起活動,讓患者多些人群接觸,避免老年孤獨的狀況發生」,徐醫師受訪時說道。
於是他想到教會有持續推動「撒馬利亞教會」(即福音外展活動)的經驗,就在Family(小組)中提出,希望結合弟兄姊妹力量,為失智長者們做些什麼。「有些同工是退休的長者,可以讓失智長輩有機會與健康的長輩同儕互動;而以醫師的專業請患者來到醫院參與活動,患者與家屬也都很願意前來參加。」
關懷失智長者的需要提出後,「飛長」(小組長)葉英超弟兄多年來正有辦理福音外展活動的經驗,從靜態的水彩繪畫、桌遊到動態的健走杖、羽毛球,跨小組之間同工合作,並擴及整個教會弟兄姊妹參與,邀請許多還不認識耶穌的新朋友參加。想到其中水彩繪畫應該頗為適合幫助輕度到中度的失智長者們,就從去年聖誕節前在土城醫院展開首次活動。
除了邀請教會弟兄姊妹來做「小幫手」外,這項活動也邀請曾參加過福音外展活動的福音朋友一起來服事;首先會讓小幫手們認識此次行動的意義,是要服務長輩與家屬,透過非用藥性活動來幫助他們,促進長輩的認知功能、情緒穩定與社交互動,也減輕家屬照護壓力。行前並提醒小幫手們做好預備,增進與長輩及家屬的熟悉,在繪畫過程中留意長輩的需要並適度關心,主要讓長輩玩得開心,有畫就好。
小幫手到醫院陪伴長者畫畫桌遊
活動當天,兩位長輩就安排一位小幫手,來幫助長輩們準備畫紙、水彩筆、調色盤,協助長輩們先畫出簡單的綠色三角形當作聖誕樹,加上兩個圓形畫出雪人,再塗上藍色背景,一次一個動作慢慢添加各種元素,最後撒上白色顏料如雪花紛飛。
「許多長輩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畫水彩,覺得非常開心,陪伴的家屬也感到有人關懷」,葉英超說道。每畫一個階段,就請小幫手隨時幫忙,兩小時的活動,讓長輩們有更多人際互動,更能享受繪畫的過程並感到人情味。
首次活動與醫院之間配合良好,護理師會提醒小幫手們與長輩溝通注意事項,並給予協助,讓只聽台語的長輩們也能了解每一步驟;醫院方面對於教會社群的服務表示肯定,並規劃了今年一年的合作計畫。3月份小幫手們再次醫院前往陪伴長者桌遊,之後除了水彩、桌遊,還會加入健走杖活動,先從室內健走開始幫助長輩活動筋骨,未來有機會還可能走出戶外,到鄰近公園進行。
與耶穌一起愛鄰舍 福音朋友也前來
葉英超表示,目前已有20多位小幫手報名參與接下來的服事,其中約有半數都是福音朋友,眾人跳脫平常工作的事務,看到不同層面的需要,「我們就是跟著耶穌愛出去,在這個愛的行動中,大家也深受感動,並且被預備、磨練出愛人的能力。」
「弟兄姊妹感覺是跟著耶穌一起走,而福音朋友們也感受到服務是有意義的,也在與我們一同服事的過程中,直接認識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葉英超說道。
葉英超說,帶領繪畫的老師與帶領健走杖的弟兄都是不同小組成員,大家一起服事,就是跨出步伐嘗試,路開了就走上去,相信若有不足,天父會加添力量,或許是讓弟兄姊妹提升,或許是另外得到資源,讓每一次的服事更加到位,更讓弟兄姊妹及福音朋友們彼此勉勵,去愛這些長輩與家屬。
徐榮隆醫師表示,在疫情嚴重期間,就有研究指出,即使是年輕人,長時間的隔離也會導致腦部萎縮,更何況是老年人。而且有的家庭即使失智長輩與家人同住,但家人上班忙碌、回到家就各自休息,缺乏互動的狀況也如同互相隔離,「因此我們也配合新北市政府所推動的『社會處方箋』活動,給予患者的處方是增加互動,而不僅是給予用藥。」
他肯定透過在醫院與教會小幫手們的合作服事,使活動更有凝聚力,除了增加長者們的社交及肢體活動,減少孤獨,還可以讓長者找到興趣,對生活有所期待,會期待下一次活動的到來,增加主動性,也對生命更有目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