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整理】曾經獲得更生團契義光獎,去年底又獲得旭青獎的張洛銘傳道,平常在台北少觀所、新店戒治監獄、台北監獄、桃園分監和彰化監獄等各監所擔任志工,不管上課、輔導、訓練,接觸不少毒販和受刑人;對於有意願改變生命的受刑人,他會在他們出獄時親自接應,並協助轉介到更生團體(如亞杜蘭村,戒毒機構),或其他支持系統,徹底戒除心癮。如今不少弟兄結婚生子,甚至在擔任村主任、傳道人、經營養生館等。
曾經是更生人的張洛銘傳道,如今幫助許許多更生人,分享助人理念、實際做法及可能遇到的挑戰。他認為,幫助更生人最重要的是對方要有主動求助的意願,而且是在走投無路下,真正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如此成功的機率較高。若是父母、妻子等家人來求助,就需要家人能夠同心,個案也願意,否則就較為棘手。
家人求助 力勸擺脫罪犯子女情感勒索
張傳道表示,不管是主日聚會結束後,或是透過他人轉介,不少更生人家屬也會向他求助。為了幫助他們擺脫情感勒索,他常常規勸家屬,對於有犯罪行為的子女,必須與過去的「親人」形象切割。他對家屬說:「你現在面對的不是你看到的親人,而是他們背後的魔鬼。」必須讓家屬有這個觀念,採取更強硬的措施,「斷絕後路,才會有路」。除此之外,還要提供罪犯子女可以聯繫他或是戒治的福音機構,並且為這些子女禱告,上帝才會出手;當這些有犯罪行為的子女在走投無路,遇到困境的時候,自然會尋求幫助。
他認為,家人的「同心」很重要。若家庭成員無法在幫助個案方式上達成共識,輔導工作會因此曠日廢時,導致大家疲累且難以成功。他說,過去每次接到個案求助,他就感到被催逼,必須放下手中很多事情過去幫忙。但雖然盡了力,有時仍會遇到個案不願改變,甚至重蹈覆轍的情況。尤其是有些家人於心不忍,按照以前的方式繼續給錢,讓個案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就很辛苦。
張傳道舉例說,有一個父親開公司,經濟條件很好,吸毒的兒子生活混亂,吃定父親家有錢,這個父親為了讓兒子脫離毒品,甚至想在越南開設工廠,讓兒子去管理,以為脫離台灣的環境就能改變。他極力勸告那位父親,毒癮仍在他兒子心裡,去到哪裡仍有可能找毒品。雖然母親認同他的理念,但若父母沒有同樣對兒子採取強硬態度,這一場仗很難打贏。
費力送待救援靈魂進福音「戒癮村」
例如他幫忙送了許多待救的靈魂進入福音「戒癮村」,自己費了很大的力氣,來來回回面談、體檢、購買百貨、衣物,結果有些人進去撐不到三天就逃出來。而且幫忙付車資、開門的,大都是他們的媽媽。
一位母親當著他的面,向孩子下跪,痛哭求孩子入村,結果進去不到三天,孩子就從深山裡逃回家。這位下跪的母親經不起孩子的哀求,替孩子付車資,進入家門後,厄運仍來臨。最後媽媽精神狀況失常,為兒子唸佛經、吃素,也喚不回浪子。
還有一位媽媽也是心軟,孩子想逃回來時,都是信誓旦旦向母親保證戒癮,結果媽媽付了車資,讓孩子進入家門,最後孩子散盡母親一輩子的積蓄和退休金,仍然啃老無法振作。
鄰家孩子染毒癮 兩家父親互吐苦水
張傳道再舉他家附近的佟伯伯為例。小時候父親常帶著他和弟弟分騎三輛單車,到佟伯伯家裡走走。佟伯伯和父親是同鄉,又是中央官校同學,他和弟弟就是佟伯伯看著長大的,兩家交情甚篤。佟伯伯的兒子阿偉,性格溫和敦厚,但不幸16歲時染上毒癮。張傳道說,他自己在成長歲月中,幾乎以監獄為家,父親唯一傾訴的出口只剩下佟伯伯,兩位老人在電話裡互吐苦水,彼此安慰、鼓勵看開些,成為悲劇中的知己。
後來他在獄中因著信仰重生得救,在獄中悔改,一出獄就到中途之家,重新破碎、重建生命,破除老我及罪惡泥沼的魔咒,脫胎換骨。他再重返家庭、社會、結婚,這一路上佟伯伯都看在眼裡,也期盼阿偉有一天也能重生、悔改得救。
然而阿偉數次進出監獄,有一次出獄後,家人將他帶入教會,希望藉由信仰幫助他脫離毒品,用教會充實他的生活。阿偉會幫忙做打掃、擦玻璃等簡單的工作,觀察一陣子後,牧師讓他帶領青少年團契,還在教會專刊刊登阿偉的見證,佟伯伯高興的將文刊送給大家看。但阿偉撐了一陣子,又重蹈覆轍。
多次進出監獄 盲人哥哥也受牽連
吸食毒品需要大量金錢維持,阿偉居然將腦筋動到盲人哥哥身上,哥哥也染上惡習後,錢很快就花光殆盡,無法再像過去替人按摩維持生活。當阿偉再度被抓,關進監獄,盲人哥哥沒錢又沒毒品,受不了斷癮的煎熬,最後走上絕路。
過了幾年阿偉出獄,張傳道經常到佟伯伯家中勸阿偉,希望將他帶到上帝的家,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重建新造的生命。然而無數次遭到婉拒,他仍不放棄。有一天,他再次表明希望阿偉到戒癮村,阿偉猶豫不語,之後點頭表示同意試試看。他趕緊開車,載著大家一起到來回要兩百公里苗栗戒癮村面談。村主任鼓勵阿偉入住,訂下了入村時間後,他們就返回桃園。
送阿偉去戒癮村後,關鍵的前三天,他每天提心吊膽持守禱告,還撥電話過去關心,戒癮村村長回覆「不錯,還算平靜」,要他放心。沒想到第四天半夜,戒癮村來電告知:「阿偉跑了!」,掛上電話後,他不斷禱告,將無法預測的擔憂交託上帝,這一夜他失眠了,好多混亂的感覺席捲而來。
助轉去戒癮村 母親狠心不讓孩子回家
之後,戒癮村又來電話告知阿偉回去了。因為阿偉當晚坐計程車到住家巷子口,母親堅決不讓阿偉進門,拿了2,000元給計程車司機,懇請司機載回戒癮村,絕對不准將錢交給阿偉,一再拜託,狠心目送計程車離去。
他說,有多少家屬幫藥癮者開門回家,當事人就難以戒掉毒品,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隔了一個多月,他載著佟伯伯與佟媽媽去戒癮村看阿偉,佟伯伯起先不願意,夫妻還爭吵起來,最後終於前往,但沿途不發一語。到了戒癮村,見到了阿偉,佟媽媽抱著阿偉興奮莫名,佟伯伯也笑開地說,阿偉氣色都恢復了,當天歡愉的氣氛,他至今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連父親都為他做的事深深感謝
有一天,他父親用從來沒有用過的語氣對他說:「阿偉的事,我代替佟伯伯謝謝你!」短短一句話,深深刻劃在他心中,那是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父親一向都是嚴父、權威式的關愛,那一刻,他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
張傳道說,阿偉入村半年後,佟伯伯安息主懷,住在醫院加護病房期間、追思禮拜上,阿偉都在場陪伴和接待,看在他眼裡,感到寬慰,感恩神的救恩臨到佟伯伯家,佟伯伯走的安詳。如今阿偉也到監獄為受刑人上課,幫助其他受刑人,也成為上帝榮耀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