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在主愛中解開成長過程心結 袁嘉沁與母親和好 生命拼圖得以完整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賴秋薰 追蹤
袁嘉沁的母親與家人合影。。(圓圖)
「和好如初」? 談和容易。袁嘉沁在成長過程中歷經風風雨雨,和母親的關係就像是灑落一地的拼圖。在嘉沁信主之後,擁有一個美滿和樂的家庭,與母親姜郁玲的關係也像重拾的碎片,在主愛的澆灌之下,拼成一幅美麗的人生景緻。

【特約記者賴秋薰/報導】今年受洗滿10年的袁嘉沁,生長在一個有5個小孩的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四。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母親對她卻格外嚴厲、鮮少肯定。甚至會在親戚面前公開數落她的不是,使母女關係自童年起便十分疏離;直到信主之後,嘉沁的生命逐漸被更新,也一步步與母親修復關係,最終得以完全和好。

成長過程的負面經歷以及父母長期爭吵與離異,加深了袁嘉沁對母親的埋怨和不安全感。然而在神的恩典下,母親最終也受洗歸主。袁嘉沁形容,這就像生命中缺少的拼圖終於被拼上,變得完整而美好。

袁嘉沁的母親與家人合影。

女兒的出生 讓她有機會親近神

嘉沁說,從小她就覺得母親的關愛幾乎都放在哥哥和弟弟身上,使得她在成長過程中,對母愛有著滿懷的渴望與掙扎。她只要講錯話,媽媽就會立刻給她一巴掌。爸媽之間的爭吵也經常會遷怒到她。她記得有一次,爸媽為了她晚歸而爭吵,她站在家門外將近一小時,都不敢按下門鈴,因為天氣炎熱,她全身被汗水浸溼。回憶起那段日子,袁嘉沁說:「我記得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無法讓媽媽滿意⋯⋯甚至感覺自己是多餘的。」

父母的不合與母親的情緒化,讓她成長的過程中滿是傷痕,經常都從惡夢中驚醒。到了高一的時候,父母離婚。從那時起,她便開始自己想辦法籌措學費的人生,也與母親漸行漸遠。

進入職場後,有同事會向她傳福音,也邀請她去教會參加主日禮拜。袁嘉沁原本都笑著推辭,當時的她仍深陷偶像崇拜,甚至還會去還願求平安。儘管當時她已經歷經兩次流產,和丈夫一起揹債,她仍然還不信主。

直到有一次,同事邀請她參加一個親子講座,並對她說:「是和教育相關的,你要不要聽,我有票。」那時有了孩子的她,心裡純粹希望自己不要在教養女兒的過程中,重蹈母親的覆轍,於是就答應前往,並且自費再購買了完整的課程錄音帶,開始認識真理。

流淚出去的 必歡樂地帶禾捆回來

袁嘉沁與母親姜郁玲開心合影

在一次開車上班途中,她一路聽著錄音帶,當她聽見:「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一刻,這句經文彷彿直接對應袁嘉沁當下的生命,她知道,上帝為她預備了獨一無二的人生,袁嘉沁因此決志了!

袁嘉沁和先生張岳在2015年一起到士林靈糧堂受洗,近年來也加入夏凱納靈糧堂小組的服事工作。因為張岳自營肉品事業,因此他們夫妻經常無償提供美味的食品與小組成員分享。袁嘉沁也因為女兒的緣故,到小學擔任志工媽媽。

有一次,袁嘉沁參加教會更新營的活動,在課堂上聽到耶穌應許信徒,即使祂離開地上,聖靈會來幫助並安慰我們,使我們不再孤單⋯⋯。她回想到自己兒時孤單的時刻,因此崩潰大哭⋯⋯袁嘉沁知道自己和母親的關係還沒有完全修復,她知道她必須和母親和解,才能真的重新建立一個好的家庭關係。

就在袁嘉沁向母親傳福音一年之後,母親姜郁玲有一天參加國小同學會,會後一位同學主動邀請她到南京東路禮拜堂聚會,姜郁玲竟然固定聚會最後受洗,而且也會到大堂做服事。

母親受洗之後,母女之間偶爾還是會有小口角,袁嘉沁舉例,有一次她本來又要以不耐煩的口氣回應,忽然聽見主對她說:「她也是我的孩子!」嘉沁受感動,就靜下心來,好好對母親說話。

在神的時間裡迎接豐盛的祝福

令袁嘉沁印象深刻的是,她與母親說話的態度完全改變,是在去年10月的時候。因為當時天氣忽冷忽熱,很多人因為流感而身體不適。她當時騎車在外,越騎越冷,附近還有救護車經過。袁嘉沁騎了一半,就決定將車停到路邊打電話,因為她想起母親等一下就要出門,她叮嚀母親要注意保暖,當電話那頭回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袁嘉沁感受到自己正被主的愛澆灌,她知道在主的愛中,她終於能夠去愛那些原本難以去愛的人。

袁嘉沁覺得自己坎坷的成長故事無法一言道盡,但因為有神的幫助,她在女兒成長過程中,面對任何需要溝通的時候,都能保有耐心。「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弗所書四章2節),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因為有神的引導,她能以和自己的母親截然不同的方式來對待孩子,丈夫張岳弟兄也一路看見妻子的變化,一家人都信主之後,家人之間不但有共通的話題,更能為共同的信仰和信念而努力。

相關新聞:向逆境誇勝─復活新生命的人生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