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社論】從受難週再思耶穌的陪伴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Supper at Emaus", by Carl Bloch

【本報主筆】受難週是基督信仰重要的節期之一,基督徒透過省思耶穌的受難,來記念耶穌救贖恩典。而進入受難週的首日為棕樹節,這一天是記念耶穌騎驢進城的日子,眾人夾道歡呼,在世人眼中耶穌是經歷眾人英雄式的歡呼與擁戴,但對耶穌而言,卻是走向受難的開始。

從棕樹節到受難日,才短短幾天,耶穌要面臨如此大的變化。對門徒而言,更是他們萬萬想不到的結局,明明幾天前,人們才用最高規格迎接耶穌進城,結果幾天後,群眾就大喊「釘他十字架」!

門徒從興奮到驚懼逃竄
門徒從興奮到極度失落,甚至害怕,因為他們所愛的老師被捕、被刑罰、被釘在十字架上。但這一切耶穌早已知道,而耶穌不是沒有掙扎。在客西馬尼園的那一幕,路加福音記載「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然而耶穌還是騎驢進城,一步一步朝向苦難的來臨,在這過程中,我們看見耶穌更多的是鼓勵門徒、陪伴門徒。

首先是耶穌對門徒的鼓勵,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耶穌對門徒說:「我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是要使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和修版)

耶穌知道接下來門徒將遇到挫折、失落與自責,所以事先告訴門徒,遇見苦難時心中要有真正的平安,更要有勇氣面對,因為耶穌說他已經勝過世界。而耶穌的這段話同樣也鼓勵今日的我們。 

在這世上除了面臨自身經濟、健康、家庭等問題,同時我們也面對大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困境,天災、人禍甚至是世界政治力所帶來的動盪,而我們心中確實需要從主而來的平安與勇氣。

耶穌給予無限的愛與包容
第二是耶穌對門徒包容的愛。耶穌在最後晚餐的那一夜對門徒說了許多勸勉的話,但也預言門徒的軟弱與四散,還有彼得三次不認主。但就在彼得第三次不認主的時候,路加記載耶穌那時轉身過來看著他,我們相信耶穌所給予的眼神絕對不是責備,而是無限的愛與包容。

如此愛的眼神讓彼得能夠從軟弱中得以剛強,讓他再次站立起來。當我們在軟弱或痛苦時,我們更需要耶穌的愛與包容,就像他對門徒不離不棄的愛一樣,縱使彼得不認他,耶穌仍是愛他。所以耶穌在復活後問了彼得三次「你愛我嗎」?這不只讓彼得可以再次說出對耶穌的愛,也在治癒彼得內心的痛與懊悔。

耶穌陪伴激勵門徒重新站立
第三則是耶穌的陪伴。當耶穌復活後,他陪伴兩位門徒走向以馬忤斯的路,雖然門徒在路途中沒有認出耶穌,但當他們最後認出耶穌時,他們感受到在路途中,他們心中是火熱的,因為他們有耶穌陪伴。

而其他門徒在經歷復活的主之後,根據約翰的記載,門徒還是跑回提比哩亞海捕魚。但耶穌這一次顯現並沒有責備他們,反而拿餅和魚給他們吃,陪著他們在岸上享用早餐。

耶穌復活後,除了顯現給門徒看,好讓他們知道主已復活。我們更看見耶穌刻意「陪伴」他們走過傷心與難過,好挽回他們的心。因為我們知道在耶穌受難的過程中,門徒心中充滿害怕、失望與難過;縱使耶穌復活後,他們也親眼看見,但他們卻仍然選擇回去捕魚。然而耶穌仍要陪伴他們,使他們有能力再次起來跟隨他。

透過受難週的啟示,可以明瞭基督徒的一生有時像是經歷棕樹節的歡喜慶祝,有時像是歷經受難苦路一樣的悲傷難過。但我們知道我們的主給我們平安,鼓勵我們勇敢面對,更用著無限的愛與包容陪伴我們。

當我們在受難週記念耶穌時,除了記念耶穌的救贖,也讓我們想想在這期間耶穌對門徒所做的,好讓我們雖遇苦難,仍因著耶穌的愛與陪伴重新得著力量。另外也讓我們在陪伴他人面對困境痛苦時,透過主的話鼓勵他們,讓他們經歷耶穌的愛與平安。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學像耶穌陪伴門徒一樣,陪他們走過人生的困境。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