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聰(牧師)
經文:約翰福音十三章1-3,21-30,36-38節
為何猶大出賣耶穌,難道猶大對耶穌一點感情都沒有嗎?
為何彼得否認耶穌?彼得不是說他愛耶穌,愛到要為耶穌捨命嗎?
為何耶穌這麼信任約翰,在釘十字架時,將親生母親馬利亞託付給約翰照顧?
耶穌愛猶大、彼得、約翰,他們也都愛耶穌,然而他們表達的方式卻很不一樣,他們是如何回應耶穌受難的愛?
一、猶大愛耶穌的方式
耶穌愛猶大,揀選猶大當門徒。耶穌也知道猶大貪愛錢,但仍然信任他,交給他管理財務。「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說:這香膏為什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約十二4~6)
並且在撒但進入猶大的心後,耶穌心裡更是憂愁的當面提醒:「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約十三21)
我們可看出耶穌是多麼愛猶大,沒有直接點名指出猶大,反而用語帶保留的方式暗示,無非是在提醒、勸誡猶大不要給魔鬼留地步。
然而為何耶穌這麼愛猶大,猶大卻出賣耶穌?猶大愛耶穌的方式是怎樣?結果如何?
1. 由期待盼望轉為激烈強迫的手段
猶大跟隨耶穌和所有門徒一樣都有各自的期待和夢想,然而他們逐漸發現耶穌並不符合他們原先跟隨的目的,於是猶大由期待轉為失望。再加上他是屬激進的奮銳黨徒,主張以革命武力來推翻羅馬帝國,因此,有解經家認為猶大是使出激烈的手段以出賣耶穌,將耶穌交給祭司長,逼著耶穌也使出他原本就有的「大能」,公開展現他的權柄來推翻政權,以免被釘十字架,這就是猶大對耶穌愛的方式。
2. 因著偏激的想法給魔鬼留地步
上述的說法只是導因,關鍵的因素乃在於撒但在猶大心中掌權:
「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裡。」(約十三2);
「他吃了以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穌便對他說:你所做的,快做吧!」(27節);
「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30節)
黑暗的權勢在人的心中,人的思想就轉為灰暗,人的靈就混亂,容易被激動,魔鬼就利用人偏執的想法掌控人心。
「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甚麼相干?你自己承當吧!」(太二十七3~4)
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猶大沒想到出賣耶穌的後果會是這樣,很顯然他並非為錢出賣耶穌,當然也不希望耶穌死掉,於是想把三十塊銀錢退還回去,然而大祭司拒絕收他的錢。猶大深知對不起耶穌,對不起自己的良知,最後他在懊悔絕望中自殺了。
很遺憾,猶大被撒但的謊言欺騙,信不過耶穌仍然愛他,信不過他的同伴約翰所說的:「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於是走上滅亡的道路。
二、彼得愛耶穌的方式
耶穌非常瞭解彼得的個性、血氣、軟弱,也深深愛著彼得,常常事先給予勸勉、提醒、警告,彼得對耶穌的愛更是不用懷疑,但為什麼彼得在耶穌落難痛苦的時刻竟然否認耶穌?彼得愛耶穌的方式和結果又如何?
1. 由血氣的愛轉為撇清與耶穌的關係
「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彼得就拉著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
人的意思。」(太十六21~23)
彼得對耶穌一番好意,欲阻止他走十字架痛苦的道路,然而耶穌不僅不領情,反而責備彼得是撒但。就耶穌看來,任何違背上帝旨意,阻止他完成十字架救贖的計畫,都是撒但的作為。
「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太二十六33~35)
彼得逞強誇口願與耶穌同死,耶穌卻當著眾門徒面前潑他冷水,說他要三次否認耶穌。
「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朶。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51~53節)
彼得在耶穌危難時,跳出來保護耶穌;耶穌反而責備他,並且醫好兵丁的耳朵,這如同在敵人面前給他一個耳光。
彼得否認耶穌乃是接連三次被否定,內心很受傷害,於是在恐懼害怕、軟弱膽怯、生氣忿怒中,藉著否認耶穌來撇清與耶穌的關係。
2. 接納自己的軟弱,體會耶穌赦罪的愛
「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約二十一17)
耶穌藉著三次的問話提醒彼得三次否認耶穌,並讓彼得有三次機會重新表白對耶穌的愛,來塗抹三次否認耶穌的紀錄。此時,彼得承認自己的過錯,接納自己的軟弱,藉著三次的真情告白、愛的宣言:「主啊,我愛你」,領受耶穌愛的赦免與醫治。
很多時候因我們信不過耶穌的愛,以致無法接納自己所犯的過錯,活在痛苦絕望中,我們可以學習彼得:「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了解我的本性,知道我的膽怯、軟弱和過犯,我內心深深渴慕著你的愛,讓我用祢的愛來愛祢!」
三、約翰愛耶穌的方式
「耶穌說了這話,心裏憂愁,就明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門徒彼此對看,猜不透所說的是誰。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裏。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著誰說的。那門徒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問他說,主啊,是誰呢?」(約十三21~25)
耶穌在逾越節晚餐也就是最後的晚餐,門徒對耶穌所說的話與舉止作為―一會兒交代遺言,一會兒為門徒洗腳,一會兒又說:「同我吃飯的人,用腳踢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我們可以想像門徒心中的納悶、奇怪,屋內的氣氛也必定很緊張、詭異。正當門徒都想不通,猜不透時,在這麼充滿緊張、壓力下,約翰做什麼?如何表達對耶穌的愛呢?結果又如何?
1. 單純相信以致毫無懼怕的愛
正當門徒猜不透誰要賣耶穌時,照彼得充滿血氣的個性,他必定會直接問耶穌兇手是誰,但這次他不敢,反而示意要約翰去問。
約翰當然知道耶穌即將受難,也當場感受緊張、壓力的空氣,然而他卻仍像孩子般「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詢問:「主是指著誰說的」。這種畫面就如同詩篇一三一篇:「我的心平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
約翰深信他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他們之間毫無距離,無論在怎樣的景況,耶穌對他的愛也不會改變,以致他內心平靜安穩,也因為有如此的體會,他說了一句至理名言:「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壹四18)
2. 贏得耶穌信任受託照顧馬利亞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裏去了。」(約十九25-27)
耶穌受難被釘十字架,跟隨到十字架旁的只有幾位婦女和門徒約翰。也因為這種單純相信以致毫無懼怕的愛贏得耶穌的信任,耶穌很放心的將生為人子未盡的孝道─―照顧母親馬利亞的責任託付給約翰。
你相信你是耶穌所愛的嗎?你如何回應耶穌為你我受難的愛呢?你回應耶穌愛的方式是哪一種呢?是猶大的方式、彼得的方式,還是約翰的方式呢?(編按:本文採用經文縮寫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