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史懷哲基金會授勳典禮見證榮耀與奉獻 讓人道精神照亮世界角落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潘怡心 追蹤
國際史懷哲基金會亞洲分會150週年授勳典禮盛大舉行。 (圖/潘怡心攝影)

【特約記者潘怡心/高雄報導】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盛典「史懷哲誕生150週年授勳典禮暨感恩晚宴」日前在高雄萬豪酒店舉行,聚集來自奧地利、外交部與高雄市政府、產業學界等代表以及來自醫學、科學、藝術等領域的獲獎者與見證者,逾600人共同見證這場致敬人道精神與卓越貢獻的國際盛會。

3月29日舉行的授勳典禮由奧地利國際史懷哲基金會主辦、大中華史懷哲協會南部辦公室承辦,典禮首先由六龜育幼院合唱團演唱《山海歡唱》、《泰雅山地小孩之歌》、《哈利路亞》等曲目揭開序幕,展現台灣音樂文化的多元風貌。

六龜育幼院合唱團的優美歌聲,為典禮揭開序幕。(圖/潘怡心攝影)

國際人道精神典範 重返亞洲舞台

典禮一開始,由亞太分會主席王杉財,帶領與會人員重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的畢生異象,他並提及台灣長年來在醫療科技、文化藝術與生物科學等領域表現卓越,世界排名數一數二。台灣的醫療體系更被NUMBEO評為全球最佳,連續六年榮登世界第一。這些成就,歸功於許多默默耕耘、持續創新的專業人士,不僅在台灣發光發熱,也在全球醫療、藝術與科技領域發揮影響力。

受邀擔任頒獎人的奧地利台北辦事處處長何士誠(Christian Helbig)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出席活動,見證台灣半導體、醫療、文化的精華,預期未來台奧經貿文化發展將更上一層樓。何士誠處長隨後並頒發 「2024年度史懷哲藝術與科學獎章」,表彰四位傑出學者與藝術家在其領域的終身貢獻。

此次典禮中所頒發的最高榮譽「史懷哲終身醫學成就獎章」得主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也被譽為「當代台灣的史懷哲」,其奉獻精神與醫術成就早已超越疆界。

「狂醫」杜元坤 用生命救回別人的生命

被譽為「屋頂上的外科醫師」、顯微手術開創者的杜元坤醫師,一年執刀超過千台、每日手術高達12台,甚至因跳島義診而腳傷感染,親自為自己施行無麻醉清創手術,如同現代「關公刮骨療傷」的傳奇重現;他以實際行動詮釋「生命的價值在於對他人貢獻多少」。

杜醫師在典禮致詞時謙遜表示,「我只是一位喜歡救人的醫生」,但他開創的「杜氏刀法」、長年對糖尿病患進行保肢手術、投身慈善捐助超過2億台幣,以及成立元坤盃橄欖球隊推廣身心教育,無一不是醫學與人文完美結合的見證。

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獲頒「史懷哲終身醫學貢獻獎章」。( 圖/潘怡心攝影)

科學與藝術 史懷哲精神的當代演繹

今年獲頒「人類貢獻大十字勳章」的施鴻森董事長,是台灣少見長年深入非洲馬拉威從事公益創業的企業家。他以種咖啡改善當地貧困問題,捐資鑿井供水、推動教育,並以「Love from Taiwan」愛心物資傳遞台灣溫度,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全球關懷,不僅於馬拉威,也回饋台灣鄉里,回到台灣更以他在台灣咖啡銷售所得,幫助岡山壽天國小棒球隊,參與捐助白米、毛毯給高雄鳥松鄉400位弱勢、獨居長者。

此外,雕塑大師王秀杞、生化學家陳水田博士、咖啡生技創新者張景科、交趾陶藝術家吳榮等,也分別獲得科學與藝術貢獻獎章。他們將「敬畏生命」融入藝術創作、生技研發與文化傳承,讓史懷哲精神在不同領域開花結果。

奧地利駐台辦事處何士誠處長頒發「史懷哲人類貢獻十字勳章」給施鴻森董事長。( 圖/潘怡心攝影)

堅信職場事奉使命 「不可能的任務」成真

大會中也邀請了基督教全福會會長阮興章弟兄為眾人祈禱祝福,使眾人聽見神的話語。

本次大會籌備歷時數月,由大中華史懷哲協會南部辦公室主任周春梅主責策劃,與主辦、協辦單位協調運作,從與奧地利總會協調、郵票發行、得主推薦、禮賓接待、視覺藝術,到感恩晚宴的每一個環節,她回顧整體辦理過程,不禁感恩「這不是靠人力能辦到的,是神親自帶領的任務。」

愛與奉獻  點亮未來的路

正如奧地利國際史懷哲基金會前執行長Steiner生前所述:「史懷哲的精神,是這個世界最柔軟也最堅韌的力量」,大會中除了由何士誠處長帶領為Steiner驟逝默哀一分鐘,基金會也透過悼念信與台灣緊緊相連,共同見證這場150週年的榮耀時刻。

台灣能夠成為這場國際盛事的主辦地,不僅是對台灣醫療、藝術與公益實力的肯定,更是華人信仰實踐「敬畏生命」的一次高峰展示。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