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復活節是基督信仰最重要的節期,在4月20日復活節之前,花蓮門諾醫院恩慈樓門診大廳迎來一場獨特的靈性療癒饗宴,透過一群婦女溫暖和喜樂的歌聲,帶來無比醫治的愛。
4月10日上午,已成立43年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部中會北區婦女詩班特別以「用阮的生命來唱一首歌」為題,以40年來淬鍊的詩歌底蘊,為門諾醫院候診民眾與醫護人員獻上七首經典聖詩合唱曲。這場音樂禮讚不僅是復活節前的平安宣告,更以「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的信念,為深陷病痛的靈魂點亮盼望。
「音樂是上帝賜予的禮物,我們要用這份恩賜,為需要的人抹去淚水。」指揮李慧琦身兼門諾醫院詩班與北區婦女詩班指揮,將近三十年來以溫柔堅定的指揮棒,引領著成員將《聖經》經文與基督信仰價值譜成的合唱曲,每週一首一首地練唱,陪伴彼此的生命而有每一次的獻唱分享。此次,由院牧室李雅愉資深管理師擔任伴奏,特別用〈讓我活在基督裡〉邊彈邊獨唱為序曲,接著安排六首台語詩歌。
其中〈福音的天使〉這首詩歌的歌詞,所描繪的正像是門諾醫院從77年前第一批宣教士來到花蓮開啟醫療傳道的光景:「到遠遠的所在,成做福音的天使,到遠遠的所在,傳報福音互人知。翻山過嶺不驚阻礙,有主同在、快樂輕快,翻山過嶺不驚阻礙,用醫療和生命分享上帝的愛。翻山過嶺不驚阻礙,有主同在、快樂輕快,翻山過嶺不驚阻礙,用教育和生命與你做伙生活。唱一首愛疼的歌」。之後獻唱從詩篇23篇譜寫而來的〈我主是我的牧者〉,到呼應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的〈放落你的重擔〉,每首詩歌都是經年累月的信仰沉澱。
門診大廳內聚滿就診的民眾,在春意盎然的季節被詩歌環繞,不僅治療患者身體的病痛,同時在祈禱聲中獲得心靈的平靜。李慧琦老師在指揮台前,專注地揮動指揮棒,讓一首首聖詩宛如涓涓細流流進每個人的心田。台下的聽眾被溫暖的旋律包圍,許多患者駐足聆聽感受基督愛意。
門諾醫院牧師李怡茹說,東部中會北區婦女詩班成立至今40多年。起源於四十幾年前,年輕充滿音樂熱忱與專業的高淑貞老師與當時花蓮港教會的青年才俊賴煦仁執事在上帝面前誓約結婚,帶動了教會姊妹詩歌讚美的熱情,更有了與眾教會婦女一同為主而唱的理念,美崙教會、美港教會、北濱教會…等姊妹陸續加入了讚美行列,經常在聯合聚會獻詩,引發共鳴。因東部中會幅員廣大,中區以玉里教會為主,南區以台東教會為主,都成立了跨教會的的婦女詩班,在各區以詩歌服事神,後來正式納入東部中會婦女事工部,每年在北部大會年會中代表東部中會獻詩。目前詩班成員23位,平均年齡68歲,許多人從20~30歲一路獻唱至今;詩班每週定期練唱,更在節慶期間為各項禮拜儀式獻上精心準備的聖詩。她們用充滿力量的歌聲,將聖靈的恩典與耶穌無限的慈愛化作音符,帶領聽眾在忙碌與焦慮中感受內在心靈的一片曙光。
獻詩的最後一首詩歌,詩班特別選了〈用阮的生命來唱一首歌〉,歌詞提到:「我的心主祢知影,我的心主祢知影,我要用什麼款的歌,唱出阮對祢的感謝,我的心主祢知影,我的心主祢知影,經過人生的多多境遇,互阮決心要跟隨主。用阮的生命來唱一首歌,阮的一生是恩典滿滿,用阮的生命來唱一首歌,受風受雨攏有祢的引導,主耶和華是我牧者,我無欠缺欠缺一件,青翠草埔給我住,安靜水旁跟祢來行。用阮的生命來唱一首歌,阮的一生是恩典滿滿,用阮的生命來唱一首歌,阮的一生要跟祢來行,阮的一生要跟祢來行。」其中再次引用詩篇23篇中的經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這段經文象徵著上帝對信徒無微不至的看顧與扶持,也正好呼應了當日醫院環境中傳遞的溫情與平安。
李怡茹表示,舉辦這場聖詩合唱活動,希望能夠為來就診的民眾提供一個心靈休憩的空間,更期待透過這樣的心靈音樂饗宴,見證出基督信仰中上帝愛世人,透過耶穌基督十字架的犧牲與復活的大能,叫一切信靠祂的都能得著永生,這永生不只是將來能回天家,更是現在就能開始經歷的真實生命,在許多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就能經歷耶穌賜下的平安。而這群愛唱歌的教會婦女詩班成員,看起來都特別年輕有活力,唱歌真的比較不容易老耶,她們本身就是最美的福音天使,也邀請更多人加入「用生命來唱歌」的行列!
此次獻詩活動,不僅是一場單純的音樂表演,更是一個心靈療癒的見證。正如《以賽亞書》所說:「祂必安慰你們,好像母羊安慰其小羊一樣。」在這個瞬間,透過悠揚的聖詩,耶穌大愛的真諦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活動結束後,不少民眾仍依依不捨地留在現場,低語著感謝與祝福,盼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心靈音樂盛宴,讓這份跨越醫療與信仰的美好連結,持續在社區中傳遞與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