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復活節仍是美教會出席高峰 如何回應信徒的靈性追尋是新挑戰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編譯余友梅 追蹤
(Pexels by Pavel Danilyuk)
儘管總體而言,教會的出席人數有所下降,復活節仍然是出席人數最多的基督教節日之一,與聖誕節和母親節並列……

【編譯余友梅/報導】許多美國牧師說復活節是他們教會出席人數最多的教會崇拜之一;其他吸引會眾的基督教節日包括母親節和聖誕節。根據生命之道研究所(Lifeway Research)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90%的牧師將復活節列為教會最值得參加的三大節日之一,緊隨其後的是聖誕節(81%)、母親節(51%)

生命之道研究所執行董事史考特.麥康奈爾(Scott McConnell)說:「雖然許多教會認為高出席率是疫情前的現象,但季節性因素對出席率的影響已恢復至疫情前的常態;秋季和早春時期教會的出席人數比較穩定,聖誕節和復活節期間的出席人數也比較多,這種情況是可以預期的。」

(Pexels by Pavel Danilyuk)

為什麼人們復活節會去教會?

據調查,人們會參加復活節主日聚會原因很多,包括遵循傳統、家庭期望、對歷史事件的認同,或想要紀念並慶祝基督的生命、死亡與復活所代表的意義。

YouGov.US的一項民意亦調查發現,95%的美國人聽說過復活節,66%的人喜歡這個節日。66%的美國成年人(三分之二)相信聖經中關於耶穌肉體復活的記載完全準確。然而,根據生命之道研究所的另一項民意調查,對於這為什麼是一個重大事件,人們似乎並不清楚。對此感到困惑的最大群體是年齡在18至34歲之間的年輕人,但仍有58%的人完全相信聖經的記載。

作家兼護教家麗貝卡.麥克勞克林(Rebecca McLaughlin)告訴生命之道研究所:「傳統上,護教學的一大焦點是論證耶穌的肉體復活。」

調查中完全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66%)的信徒,不需要進一步的證據或論點來支持他們的選擇,但是他們有的其實還不太明白這件事對他們的人生有什麼實際的影響。因此,教會的責任不只是告訴人們「耶穌復活了」,而是要讓人們明白,耶穌復活對他們的生命會帶來多大的改變與意義。如果耶穌復活了,祂不只是歷史事件,它證明了耶穌擁有權柄、戰勝死亡,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所以如果耶穌真的復活了,祂就值得我們順服與敬拜;祂不只是好教師或道德榜樣,而是真正的「主」。

(Pexels by Pavel Danilyuk)

教會整體出席人數仍是下降

雖然實際參加教會活動的人數正在下降,但透過網路或電視觀看教會活動的人數正在緩慢上升。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每月至少去教會一次,25%的人每週至少去教會一次。另一項調查發現,如今有23%的美國人會上網或在電視上觀看教會活動。

儘管如此,總體而言,持續親自參加教會崇拜的人數仍在下降。蓋洛普與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一致,表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每月至少親自去教會一次;報告也指出,這一數字較20年前的42%,有所下降。

巴納民調(Barna poll)發現,成年人敏銳地意識到自己有靈性需求,不幸的是,他們對教會越來越不滿意,並開始去其他地方,這是因為教會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此外,他們覺得聚會無法滿足他們對於深刻而有意義的交流的期待。

人們遠離信仰的原因

《今日佈道》(Preaching Today)也透過網路論壇,整理出一些人們遠離信仰,或對信仰產生障礙的原因。這些原因包括:
.害怕被人們論斷(怕被批評或不被接納)。
.曾經受到傷害(可能是在教會中被傷害,或與基督徒相處時受到傷害)。
.接觸到太多錯誤的教導(例如曲解聖經、不符合真理的教導)。
.教會過於注重宗教形式,而忽略了與上帝的真實關係。
.過度強調金錢(如金錢奉獻、成功神學)。
.其他各種因素。

(資料來源:Crosswalk)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