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世界閱讀日》好讀物,能洗滌人心中毒物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Photo by Chelsea Coye on Unsplash

◎顧美芬(中華信義神學院兼任老師)

世界閱讀日(書香日)在某些國家,有男士送玫瑰給女士,女士送書給男士的傳統。「玫瑰與書籍」象徵了美麗和智慧、愛情與知識。你喜歡逛書店,還是花店?喜歡送花,還是送書?

閱讀好書,使人長大
也許我們年紀長了,生活就不再追求浪漫,很少收到花,但我很喜歡買花送人;我也喜歡買自己喜歡的書慢慢閱讀。倒是當別人送書給我,不好意思不讀時會有點痛苦,放在書架上會有點罪惡感。

也許我們可以把「讀書」比喻成吃東西,每個人口味都不同。其實我們長大了,就不必為了媽媽說「很有營養」,只好吞下不喜歡的菠菜;不必為了別人說「應該要看」,就去讀吞不下的經典鉅著。

買本喜歡的書,細細咀嚼,享受其味,預備消化,就像小孩子學習吃固體食物,不再只喝牛奶;食物吞嚥下去,變為身體的一部分,滋養全身細胞,小孩就會慢慢長大。

既然有好書,也會有不好的書。我的恩師歐使華牧師(聖路易協同神學院教授)曾說,有些食物我們聞一聞就絕不放進嘴裡,有些會咀嚼一下然後吐掉。如果你知道一本書錯誤百出,還會去讀嗎?我們長大了,不會全盤接收老師說的,而是從累積的學習過程,慢慢要能看穿違背真理者的狡辯。

閱讀經典,反映盲點
我們對書的評論也許與讀書的範圍有關。你上一次讀文學作品是什麼時候?歷史方面的呢?小說、哲學呢?會讀不同語言的書嗎?最近讀過寫於二十世紀前的書嗎?

因為新書還在評估當中,不是專家很難判斷好壞。我覺得可以每讀了三本新書之後,至少讀一本古書,會讓我們更有判斷的智慧。魯益師指出,讀古書是避免這世代盲點的唯一途徑。早期作者有他們的盲點,但與我們的是不同的,從他們的錯誤中學習,能指出我們的盲點。

除了聖經,你看過一百年前寫的書嗎?你通常是照單全收,還是會注意所閱讀的東西是否正確,有益於身心?隨著年紀漸長,會知道要小心發酸有異味的食物,別放進嘴裡;而心中堆積的「毒物」,也許需要一本「讀物」來洗滌心靈。

隨處有書,拿起來讀
近年來不論居家或咖啡屋,很流行工業風或日式風格的簡約設計,常看到以書本為裝飾或點綴,好像屋子裡有書本,自然而然就高雅起來。願我們不以書本為裝飾而已!書架上、餐桌邊、床頭的書都可以美化我們的心,只要我們隨手拿起來讀,就能克服不想打開書、只滑起手機的習慣。

送花束,可以美化心靈或居家,時間也許是一週;送生根的植物盆栽,可能漂亮一年;送書、讀書,影響可能更深遠;讀對書,甚至改變我們的一生。

我們可以在咖啡店打開電腦工作、上網;可以在家泡杯茶,窩在沙發看影片;眼睛累了,可以聽音樂。人們總是用感官接收各種訊息時,對我來說,用手打開紙本書,用腳走進圖書館或書店,還是帶來非常大的喜樂與滿足。

我每天讀一點專業書,翻譯一點英文書,常去圖書館借書或看新書介紹,有時到書店買本書,最近很喜歡讀的是《身體的神聖語言》。重拾讀書習慣不難,就像我們會去吃美食,找到樂趣,就成為不需要父母叮嚀、老師催促的一件美事。

今年以九三高齡過世的作家曾野綾子女士,在日本文壇與遠藤周作、三浦朱門齊名。曾野從小到大讀的是天主教學校,書中常引用聖經,她七十多歲寫的《晚年的美學》一書,引起我的共鳴,開始學習晚年之美,這對我而言又是美事一樁。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