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報導

基隆教會創辦人邵旭睡夢中蒙主恩召享嵩壽104歲 一生僕人事奉典範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李容珍 追蹤
邵旭弟兄(左)晚年隨時預備主來接他,還用書法寫下 他面對未來永生的盼望。(本報資料照片、基隆教會提供)

【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我所傳的就是我所信的,我所信的就是我所行的」是基隆教會創辦人邵旭弟兄一生秉持的信念,如今他於今(27)日凌晨兩點睡夢中蒙主恩召,享嵩壽104歲。基隆教會胡發宗主任牧師表示,近年來邵叔叔身體逐漸退化,他生前曾經教導大家,要有「老年的恩典」,在老邁的時候,神仍會使用我們,有力氣為主工作,還有「臨終的恩典」。如今他蒙受「臨終的恩典」,相信這是神預備最好的時間點,也是邵叔叔預備好了,所以就回到天家與妻子和家人相聚。入殮安葬日期會先安排,追思禮拜日期則另外再討論。

常去探望他的陳姊妹說,邵叔叔進入老年就隨時預備見主面,甚至說,主來接他,應該是這幾年。他常常用書法寫下自己面對見主面的盼望,並且引用約翰福音十四章1--2節,「……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鼓勵大家信耶穌,以後到天堂,祂還會接我們,是多麼得好,也讓我們多麼放心!陳姊妹說,邵叔叔還特別把「接」字用紅色標示出來。他也很喜歡詩篇一一八篇24節:「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不管他年紀多大,耳朵重聽,視力較差,體力衰退,也從不說出抱怨的話,每天都感恩,靠主喜樂,也在生活中活出美好的見證,值得我們學習。

人稱「邵爺爺」、「邵叔叔」的邵旭弟兄,投入佈道、參與教會開拓,他的異象就是在沒有教會的地方建立教會。從1953年設立基隆教會本堂,至今從基隆教會差派傳道人出去植堂包括新堂、安樂之家、百福之家、隆聖之家、希伯崙之家、新禾之家(新竹)等據點。

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 一段經文決定受洗

他秉持著一貫的服事原則——「不是主人,不是客人,乃是僕人」,即使未能正式成為傳道人,他已把教會當作自己的家,以僕人的心志投入各樣服事;他不在乎學歷地位頭銜,越來越多人叫邵叔叔「長老」、「牧師」,成為眾人服事典範。

教會曾於邵旭弟兄百歲時,分享他的感恩見證。出生於1922年的邵旭,青年時期,因友人邀請,到天津倉門口教會聚會。有一次在教會中唱詩歌時,唱到詩篇第84篇3節:「我的神啊,在你祭壇那裡,麻雀為自己找著房屋,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深深感動了他,1945年12月23日聖誕主日受洗。

(左圖)邵旭弟兄在天津決志信主的教會;(右圖)為紀念在砲彈中獲上帝拯救日子,毛衣繡上812。(影片截圖)

「812毛線衣」紀念九死一生立志服事主

1949年,大陸國共內戰,主藉著一位屬靈長輩教導他一個屬靈原則:「不要搶。」意思是要他安靜等候主的安排與帶領。他順從神的引導,隨著國軍撤退。8月12日那天,他在船上,一顆砲彈突然打下來,身邊同事當場身亡,邵旭不住禱告,結果九死一生,蒙神的大恩存活下來。從此,他決志回應神的呼召,立志一生服事主。雖因現役軍人身份,暫時無法全職,但他火熱地向人傳福音。為了不忘1949年8月12日這個立志服事主的日子,他特地請同事為他編織了一件「812毛線衣」,穿在身上,時刻銘記。

當他搭的船隻抵達基隆,服役單位也設在當地。經朋友介紹,他參加基隆教會的聚會。當時教會尚未有場地,暫時借用基隆長老教會。1953年,教會購得延平街11號土地,5月10日順利開工。積極參與建堂服事的他,也和眾弟兄姊妹一同合影留念。神也大大賜福教會,1953年8月23日順利建堂。1954年,他蒙神奇妙帶領,順利從海軍退役,得以全職事奉主,成為傳道人。

在碼頭、公園到處向行人發單張傳福音

牧會初期,聚會人數稀少,一度只剩七個人。邵旭常常摸著教會的磚頭,含淚禱告,求神賜下復興的靈。他不僅禱告,還積極探訪,並在基隆港碼頭、公園等地向行人發福音單張;更在中正公園,高聲傳福音。

基隆教會建堂開工紀念合影。(教會影片截圖)

後來神預備了遠在高雄服事主,浸信會第一位來台華人女宣教士彭蓮生教師成為他的另一半,他們兩人的婚姻,被稱為「兩塊八毛的婚姻傳奇」。只憑屬靈長輩的安排寫了兩封限時信,耗費郵資兩塊八毛,成就一段良緣美眷。初次見面,邵旭誠懇告訴彭老師,自己每月收入200元,奉獻一半給神。彭老師不以為意,因為她尋求婚姻的原則是「只問是與不是,不問好與不好」。神告訴她:「這是我為你預備的。」兩人在1959年9月5日於基隆教會舉行婚禮。

他們性格互補,服事默契十足,也是令人羨慕的神國俠侶。他們愛青少年,也愛成年的弟兄姊妹。邵旭弟兄親自指揮成人詩班,培養恩賜,引導靈命成長。他經常騎腳踏車,從延平街出發,沿路探訪許多家庭。除了探訪,他也致力於傳講真道,將每一位信徒交託在神恩惠的道中,並在葛理翰佈道大會時,也積極呼召人決志信主。

邵叔叔參加基隆教會聖工研討,與大家合影。(基隆教會提供)

人走了,耶穌沒走;花不在,感謝仍在

直到2008年3月20日,彭老師先行安息主懷,留下面對哀痛的邵旭弟兄,但他堅強地靠主繼續前行。他在彭老師安葬時說:「花謝了,感謝沒謝;人走了,耶穌沒走;花不在,感謝仍在;人不在,耶穌仍在。……」這話激勵安慰了許多人。

雖然他膝下沒有兒女,卻擁有極大的屬靈家庭。神給他的感動,寫成十本書,自己出錢印刷贈送給別人,希望大家領受從神來的信息。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