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關於心理健康的五個謬誤, 以及神話語帶來的真相是……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特約記者張恩慈/編譯】心理健康是世界與教會中最易被誤解的議題之一。許多人在焦慮、憂鬱、創傷及其他心理健康挑戰中默默苦戰。由於心理健康困擾往往伴隨污名化,他們可能感到孤立,甚至自認為靈性不足。

基督徒作家惠妮.霍普勒(Whitney Hopler)對此撰文表示,事實是上帝深切關懷每一個人,祂希望我們在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祝福;我們的思想與情感對神而言都非常重要,祂透過祂的話語,為經歷心理健康挑戰的人提供真實的盼望與醫治。

霍普勒檢視五個在信仰群體間常見的誤解,盼讓有需要的弟兄姊妹能認識神的真理,並且願意尋求幫助。

謬誤一:若在心理健康上掙扎,代表我信心不足。
霍普勒表示這是最具破壞力的錯誤觀念:認為只要你是「更好的基督徒」,就不會感到焦慮、憂鬱或心力交瘁。許多人誤以為自己的掙扎是屬靈失敗,而非是在墮落世界中人人皆可能面對的人性經歷;這個誤解加深了因心理健康障礙而產生的罪疚與羞愧感。

然而,聖經有許多忠信之人在情感上也曾歷經掙扎。大衛王在恐懼、絕望與悲傷中寫下多篇詩篇。在詩篇四十二篇11節,大衛如此呼求:「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上帝,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他未隱藏痛苦或遠離神,而是將一切帶到上帝面前。

同樣地,耶穌也曾經歷極大的情感痛苦。馬太福音二十六章記載耶穌在被賣的那一夜,帶領門徒去客西馬尼園禱告,他對門徒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耶穌呼求、汗如血滴、心靈極度悲傷,卻從未犯罪;他所經歷的心理痛苦是真實的,卻活出完全聖潔的生命。滿有信心並不意味著假裝一切安好,而是在掙扎中仍然信靠神。當你受傷時可以向神呼求,即使不明白其中原委;你也能相信,縱使生活壓倒你,神仍是良善的。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描述神如何以大能覆庇人性軟弱:「(主)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為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

當你在心理健康上掙扎,卻仍然尋求神,祂必看見你的信心,賜給你所需的力量。事實上,心理健康的掙扎不會使你成為失格的基督徒;神看見你的信心,並且全然、無條件地愛你。

謬誤二:「神因我的感受而對我失望。」
當你因心理挑戰而感到沮喪時,很容易誤以為神也在對你不滿。或許你曾想,若真是個好基督徒,就該時常喜樂;一旦做不到,就覺得自己是失敗者。

但真相是,神充滿憐憫與理解。詩篇一○三篇13-14節提醒我們:「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因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

神曉得你的一切,不會對你對抗負面情緒感到驚訝。你無需隱藏真實感受才能得到神的接納。

詩篇描述許多憤怒、悲傷和困惑等艱難情緒,滿載赤裸而真誠的情感。你可以在禱告時,效法詩篇作者,將所有感受帶到神面前,而不必懼怕因這些感受而受審判。神不僅允許你誠實面對挑戰性情緒,更鼓勵你這麼做。

耶穌也常流露內心情感:拉撒路死去時,他哭了,見到不公不義時,他會發怒……,情感是神為你的人生經驗所設計的一部分;感受本身不屬罪,關鍵在於你如何回應。神不要求你偽裝喜樂或假裝無恙;祂邀請你將情感掙扎帶到祂面前。就像彼得前書五章7節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神既不疏遠,也不因你的掙扎而厭煩;祂關心你的痛苦,並與你同行。希伯來書四章15-16節顯示耶穌曉得我們的軟弱,因此我們可以坦然無懼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得憐憫、尋見幫助:「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你不必向神隱瞞感受;祂已全然知道,並仍以慈愛迎接你。

謬誤三:「需要幫助代表我很軟弱。」
以往我們可能曾聽過「需要心理健康幫助代表很脆弱或傷痕累累」的錯誤觀念;若你感受到親友或弟兄姊妹的壓力,要你掩飾心理困擾,切記那並非神的心意。

神按著祂的形像造你,要使你與他人建立真誠的群體關係,彼此互助。

傳道書四章9-10節指出:「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

神要我們要透過彼此擔當重擔來互相支持(加拉太書六章2節),尋求幫助將會顯示出力量──因為要謙卑自己,信靠神藉他人伸出援手。承認自己需要支持,是邁向醫治的重要一步,而非失敗的象徵。神常藉著可靠的輔導員、醫生、牧者、家人和朋友,把真理、安慰與智慧帶入我們生命。

就像身體各部位生病時會看醫生,我們也該為心靈創傷、身心症狀尋求專業協助。因驕傲拒絕幫助,反而可能使你停滯不前。坦誠並謙卑地尋求幫助,表示你具有極大的勇氣與力量。

詩篇三十四篇18節應許:「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神樂意你向祂伸手,並且你每一次的呼求,祂都必回應,成就你所需的幫助。

謬誤四:基督徒不該接受心理治療或服藥。
某些教會存在一種觀念:只要禱告就夠了,若接受心理治療或服用藥物,就代表你不信靠神。這個謬誤阻擋了許多信徒獲得所需的支持,然而實際上,神常透過治療與藥物來施行醫治。

雅各書一章17節說:「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包括祂賜予心理治療師的智慧,以及讓人類研發藥物之醫學知識;這些都可以成為神預備給你醫治的管道。神所賜的,既有屬靈的資源,也有科學的工具。例如,使徒保羅曾叮囑提摩太要「因胃的緣故、屢次患病,就要用點酒」(參提摩太前書五章23節),那並非神蹟,乃是實際可行的治療。

神能使用任何合適的方式成為祂醫治計畫的一部分。心理治療能成為你的祝福,提供一個安全空間,讓你處理痛苦、挑戰謬誤觀念、並且繼續成長。基督徒治療師更能將聖經真理與你的心理情感醫治連結起來。

服用藥物也能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環。上帝帶領人類發明有助於管理憂鬱、焦慮等心理狀況的藥物。神創造了你的大腦,也知道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如何影響你的感受。

事實上,接受心理治療或服用藥物,絕對與缺乏信心無關;運用神所賜的各樣醫治資源來善待神所賞賜給你的身心,絕不可恥。

謬誤五:我永遠都會這樣──什麼都不會改變。
當你正身處心理健康的爭戰中,黑暗似乎永不散去,你或許覺得一切都不可能好轉。

然而,神的真理遠勝於你所經歷的痛苦;醫治是可能的,你甚至可以在困難時期找到喜樂,因為神是那賜盼望的神。

羅馬書十五章13節說:「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當你向聖靈求盼望,你就能確實在其中站立得住;神時刻透過聖靈運行,以祂的同在帶給你力量。詩篇四十篇1-2節說:「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他垂聽我的呼求。他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

神知道你的一切掙扎,並要在你向祂呼求時伸出援手。你的痛苦是真實的,但這並非你的故事的終點。你可以感到沮喪,卻不要相信你的痛苦必然永久不變。

神仍在書寫你的故事。祂應許:今日在這墮落世界中所承受的痛苦,不會持續到永遠。

啟示錄二十一章4節展望那沒有任何痛苦的光明未來,如此說道:「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我們心理健康的掙扎是現實存在的,卻絕非是人信心軟弱或屬靈失敗的標記,它只是活在破碎世界的一部分。然而,你可以倚靠神,倚靠祂話語所賜的盼望與醫治。那些謬誤會將你困住,唯有神話的真理能使你得自由。

神的話告訴你:祂看見你的掙扎、明白你的痛苦,並與你同行;祂必引領你得著醫治所需的一切。因此,當你選擇相信神所說的真理,而非有關心理健康的謬誤,你就會真實經歷神對你的愛!(資料來源:Crosswalk)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