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採訪報導】已故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4月26日在羅馬下葬,於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殯葬彌撒,現場坐滿全球數百位國家領袖和皇室成員,加上靈車經過的街道送別的群眾,總共40萬信眾到場向教宗告別。
儀式中提醒方濟各生前重視的信息,要關顧移民、結束戰爭,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梵蒂岡樞機團團長巴蒂斯塔雷說:「戰爭令世界走下坡,所有人都是痛苦和悲劇的戰敗者,搭建橋梁,而不是築起高牆,是方濟各生前不斷宣講的信息。」
回憶2017年見教宗 難忘經驗
教宗方濟各一生致力教廷改革,呼籲「搭橋而非築牆」的信念,積極促進不同族群、國家、信仰間的理解與和解。如今,在全球政治對立、教會分歧、社會撕裂的時代,他的呼籲仍極具啟發意義。
台灣聖公會前主教賴榮信,回憶2017年擔任台灣教會合作協會理事,帶領各宗派代表一行,先是拜訪梵蒂岡教廷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由教廷樞機主教接待互動與分享。特別的是,12月7日,台灣教會合作協會代表團前往梵蒂岡拜會教宗方濟各,賴榮信主教以金門砲彈的鋼做成的十字架贈送給教宗,帶來死亡和毀滅的砲彈,用耶穌的愛翻轉為平安,教宗聽完後會心一笑。
雖然過去經歷宗教改革,基督教與天主教教義有所不同,但在信仰基礎上有很多共通的價值,特別在社會關懷和弱勢救助議題上能進行交流。當時教廷正式的接待與友好會面,也是台灣基督教會歷史上重要突破。
像老友般握住每個人的手給予祝福
賴主教表示,當時教宗剛從緬甸與孟加拉的訪問行程回來,體會到許多人民的痛苦與需要。教宗在會面中強調,若沒有愛,和平不是真的和平;若沒有愛,這個世界只會更混淆與黑暗,方濟各引用聖經的話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翰福音十五章12節)、「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十三章35節),又引用彼得前書三章15節說:「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賴主教表示,教宗回應之後,當時80歲高齡的他,起身向團隊30多位成員,真誠地用雙手一一握住每個人的手,祝福每一個人。「他像是一個老朋友一樣,讓人感受到愛的溫暖!」令人永遠難忘。賴主教認為,彼此之間若有真誠的愛與信任,相信上帝的保守看顧,這座「愛的橋梁」就能讓彼此關係更加穩固、榮耀上帝。
關愛全球弱勢用實際行動展現
回溯教宗過去任內,其實面對很多挑戰,不僅對內改革,尋訪五十多國家,以關懷當地弱勢聞名,包括庇護無家者、關懷全球難民,創設「移民與難民部門」,反對人口販賣;常關注戰爭與全球衝突問題。他不僅公開譴責戰爭,也強烈主張以對話、外交與和平方式解決紛爭。
賴主教表示,教宗更是以實際行動過著樸素、貼近人民的生活,拒絕住在教宗的寓所,2013年當選以來,就選擇與一般神職人員共處在簡單的宿舍,更貼近人群,避免陷入孤立與權力氛圍。教宗拒絕專用豪華轎車或防彈車,多次選擇乘坐小型車,甚至大眾運輸工具;公開活動中擁抱殘障者、親吻病人與露宿者,不怕接近他人軀體的破碎與污穢。這種行為展現他所說的「教會應像戰地醫院」的理念,醫治受傷靈魂,而非端坐象牙塔中。教宗給人的愛,讓人感受到真誠、溫暖,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成為搭橋的人 耶穌教導彼此相愛
賴主教表示,基督徒最重要是遵守「十誡」,約翰福音十四章21節:「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他說,當初會推動製作砲彈鋼十字架,也是源於這段經文。約翰福音十三章35節:「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因為「只有彼此相愛,人們才能認出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要成為搭橋的人,就是要彼此相愛。
所以,我們在世上生活,「彼此相愛」就是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最大的橋梁。如果違反了上帝的誡命,這是上帝無法容忍的。政黨原本是互相制衡,若變成對立、攻擊,教會牧者也站在不同的一方,只會引發更多紛爭。要搭起任何一座橋梁,都必須以「愛」為出發點。若沒有愛,就不可能真正成為一座橋梁。不僅個人、教會、社會、政府如此,教會或民間慈善團體,也是因為出於愛,才會去搭橋,幫助弱勢民眾。
從生活小事禮貌問候關懷鄰舍做起
所以,基督徒在生活中,無論左右鄰舍的信仰是什麼,彼此應該尊重,把信仰中所能呈現的關懷展現出來,不管對方鄰居是虔誠佛教徒、是拜拜的、或是信奉其他任何宗教,他們遇到困難,基督徒都不該袖手旁觀,而是應該主動關心、協助。
現代人多半冷漠,住在同一棟樓房也彼此互不認識。退休多年的他,感恩回到台南,住的社區兩百多位住戶都知道他是基督徒,他不僅參與社區活動,看到人主動禮貌問候,熟了之後,可以更多認識、關心對方。
賴主教表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舉動,甚至一句及時的問候,都能透過無私的愛,自然而然地讓對方感受到基督徒的關懷。我們不是刻意所為,因為我們信靠的是上帝,上帝要我們彼此相愛。賴主教的原則是,任何基督徒要遵守十誡,以愛為核心,去愛上帝,愛身邊的人,也去愛鄰舍。
教宗方濟各展現「使人和睦」、「溫柔的力量」,反映在每個基督徒或是教會,就是遇到不同種族、弱勢族群,都要主動去表達關懷,讓人們感受到愛與溫暖,而不是刻意表現,甚至高高在上,讓別人覺得無法企及。
唯有耶穌的愛能化解猜忌和不信任
他認為,現今社會局勢動盪,兩岸衝突加增,我們可以為對岸的執政者禱告,求主保守、看顧和帶領他們,讓他們以愛民的心治理國家。此外,我們也要為自己國家的執政者禱告,不論是哪個黨執政,都會有人不滿。但基督徒要感謝上帝賜給我們智慧,讓我們能憑著聖經的教導來判斷是非,不被社會輿論、偏見影響,盡本分做好該盡的責任,該說的就說出來。
賴主教表示,在人與人之間,政黨與政黨之間或國與國之間,唯有愛可以化解猜忌和不信任,雖然不容易,但這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他也呼籲為執政者能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來禱告。耶穌是和平的主,我們也要成為和平之子,成為和好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