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獻章(華神舊約教授、教牧博士科主任)
摩西對上帝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裏,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上帝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上帝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裏來。』……」。(出埃及記三章13-15節)
司提反曾稱讚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使徒行傳七章22節)然而,在曠野原地踏步的摩西,四十年前王子的「霸氣」和信心已蕩然無存,當上帝的呼召臨到他時,他首先質疑「我是誰?」,即使聽到上帝「我必與你同在」的保證,他接著轉問上帝:「祢是誰?祢叫什麼名字?」
原來懷疑人生的人,其最終的問句是神學性的:到底上帝是誰?馬丁路德在「懷疑者的禱詞」中說:「親愛的主,雖然我確知我的光景,但若沒有祢,我是無能維持;請幫助我,否則我將失落。」沒有上帝幫助,沒有異象和方向,活不出生命的色彩,人生只能躺平!
人的問題竟在神的名找到答案
然而,人的盡頭,仍是上帝的開頭。當人無路可走時,上帝仍然是人的出路,祂幫人在曠野開道路,正如出生中國宣教士家庭的歐士‧葛尼斯(Os Guinness)所說:「懷疑人生時,往往我們最初宣稱上帝有問題,最後卻發現,是自己有問題,而上帝卻已把問題解決了。」
摩西的問題和擔心,上帝早就幫忙解決了,答案就在上帝的名字:「我是自有永有的。」這可以簡化成「我是╱I AM」的名字,表示上帝是那位創造萬有、萬物因祂而存在的全能者,祂不受制於時間或空間!萬有都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沒有上帝,我不能存在;沒有我,上帝照常存在!祂不會疲倦,卻可以給疲倦的人能力,如鷹展翅!
所有的聖工,都來自上帝!上帝啟示了代表祂性格、權能的名字後,就吩咐摩西去轉達給以色列民說:「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打發我來,要帶領你們脫離法老王,進入應許的迦南美地。」在埃及做四百年的苦工,總算走到尾聲,可以苦盡甘來了!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創世記十五章14節),終於要應驗了,脫離埃及捆鎖的夢想即將實現!
稀奇的是,上帝不是人所想的那麼「目標導向」!祂吩咐摩西去招聚以色列的長老,去求埃及王容許以色列人走三天的路程,去曠野祭祀、敬拜上帝。這啟示了摩西和讀者:以色列人出了埃及之後,不會直接沿著地中海岸的迦薩走廊北上迦南,而是往西奈(何烈)山,去敬拜那位昔在、今在、永在的「我是」!
上帝的道路非同人的道路,上帝的意念遠高過人的意念。上帝帶領以色列人繞路、走遠路,是為了往西奈山進行神學培訓!以色列人出埃及,並非為了單單脫離在埃及的不公,而是為了到西奈山敬拜!出埃及記是神學的正典,而非政治解放的人間典籍!
因為「我是」,平凡人能經歷神蹟
然而,法老王怎麼肯放手、甘願放棄兩百萬的以色列勞力?此時,上帝預告摩西,祂會施行奇事,法老王才會容許以色列人離開。屆時,埃及人會將手中的財物交給以色列人(「償還」以色列在埃及的「苦勞」),只求以色列人能離開他們!你我被捆綁時,只要上帝相伴,營造艱困的「法老」鎖不住你我生命的榮美,神蹟和恩典總是相隨!
摩西曠野四十年的「句點」,將轉化成「逗點」!不必繼續在曠野等著「終老」,因為他有一位超越時空的「我是」可以倚靠;有了上帝賜下的異象,你我的人生就不必「躺平」!佈道家司布真說:「不要問我一生工作的果效有多大,要問我是誰的僕人。」他又說:「我是平凡的人,在主手中做不平凡的事。」
全能上帝手中的軟弱器皿
「上帝曉諭摩西說:『我是耶和華。我從前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為全能的上帝;至於我名耶和華,他們未曾知道。我與他們堅定所立的約,要把他們寄居的迦南地賜給他們。我也聽見以色列人被埃及人苦待的哀聲,我也記念我的約。』
所以你要對以色列人說:『我是耶和華;我要用伸出來的膀臂重重地刑罰埃及人,救贖你們脫離他們的重擔,不做他們的苦工。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上帝。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之重擔的……。』」(出埃及記六章2-13節)
摩西行十災的過程中,首先對法老王傳達上帝旨意(上帝不搞突襲的),法老王就逼迫苦待以色列人,導致以色列人怪罪摩西,以致摩西埋怨上帝說:「你為什麼苦待這百姓呢?為什麼打發我去呢?自從我去見法老,奉你的名說話,他就苦待這百姓,你一點也沒有拯救他們。」(五章 22-23節)
摩西第一次和法老王對峙後的連鎖反應,就預告了他將遇到持續不斷的困難。英國作家柴斯特頓說:「耶穌答應門徒三件事:一無懼怕,異常開心,和持續不斷的困難。」此時上帝的話堅固摩西的信心:「你必看見我的大能出手,法老王將被逼到絕境,只好趕以色列人出埃及。」
神透過自己的聲音啟示軟弱者
英國首相邱吉爾說:「悲觀主義者在每個機會裡看到困難;樂觀主義者在每個困難裡看到機會。」摩西要將視野從持續不斷的困難,轉向一無懼怕、異常開心地看見上帝動手,就必須仔細聆聽上帝的聲音,才不會被周遭環境的陰影所蒙蔽。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說:「正是藉著追隨陽光,我才能夠觸及太陽。」神兒女正是藉著上帝的聲音,才能觸及上帝,也才能靠祂繼續往前走。藉著上帝的聲音,摩西知道祂是曾經向列祖顯現的「全能的上帝」。對比於列祖僅在異象中與上帝說話,摩西不必藉著異象或異夢,上帝直接和他說話(民數記十二章8節),這面對面說話的「特權」,是列祖沒有的經歷,也未曾想像過的。
上帝告訴摩西,祂聽見以色列人被埃及人苦待的哀聲,因此要伸出祂的膀臂重重地刑罰埃及人,原因無他,只因上帝與列祖立約,要把他們曾經寄居的迦南地賜給他們。也就是,以色列人可以脫離埃及的捆鎖,並非以色列人有什麼好(曠野漂流時就完全浮顯以色列人的「不好」),而是因為祂是好神!就只因祂既然和列祖立約,以色列民就可以享受上帝與列祖立約中的應許!
即使信心巨人仍會經歷軟弱
其實,不必等到曠野漂流時期。當摩西聽完了上帝的啟示後,去告訴以色列人,結果卻令人洩氣:「只是他們因苦工愁煩,不肯聽他的話。」(六章9節)就連摩西也受牽連,當上帝吩咐他再度去對法老容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地時,摩西如此毫無遮攔地回答上帝:「以色列人尚且不聽我的話,法老怎肯聽我這拙口笨舌的人呢?」(12節)
「拙口笨舌」原文直譯是「嘴唇未受割禮」。以色列男子身體未受割禮,就不算在約中(創世記十七章14節)。哪知,當上帝才對摩西說了立約的語言:「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出埃及記六章7節)看見同胞不肯聽信上帝救贖計畫的摩西,竟然也說了兩次「嘴唇未受割禮」這氣餒的話(12、30節),看不出該有的「一無懼怕」和「異常開心」!
難怪戴德生說:「上帝所有的巨人都曾經是軟弱的人。」(All God’s giants have been weak men)。即使如此,當你我生命道路也走到這樣的景況,就應該相信可以改變死亡的上帝,必定可以改變我們的困難,正如宣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所說:「我不能,但是我相信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