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天路客

麥子的生與死

檢舉
成君 成君 追蹤

◎成君

對於我來說,每天的日子,其實都在和各種疼痛打交道。這些從不中斷的疼痛,也促使我總是難以避免思索各種關於生與死的議題。

而思考的結論之一,便是我最終發現,對於華人來說,死亡是最大的禁忌,所以能別提的時候最好別提,能別想的時候最好別想。與此同時,死亡也是最狂熱的崇拜,所以清明節和中元節才會成為全民參與的宗教活動。

死亡是華人最大禁忌
死亡是人人都不想面對的忌諱,所以才有了「好死不如賴活」,有了「螻蟻尚且貪生」。死亡也是被賦予最多特殊意義的符號,所以才有了「文死諫、武死戰」,有了「青山處處埋忠骨」。

太史公的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在死與死之間畫上了一道分界線。然而何為泰山?何為鴻毛?最終的解釋權則從來都不在你我這些平民百姓的手中。

孔夫子的一句:「未知生,焉知死?」則又在生與死之間立起了一堵高牆,讓人的目光只能盯著眼前的蠅營狗苟,不再去關注牆外的永恆,也不再思考人生的終極關懷!

至於對基督徒來說,關於死亡話題最熟悉的經文之一,恐怕就是主耶穌的那句話:「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是的,就是這句話,成了激勵無數宣教士踏上異邦的土地,並不惜犧牲生命的勇氣之源,成了無數殉道者面對屠刀也無所畏懼的力量之根,更成了千千萬萬基督徒最熟悉的經文之一。

麥子落地結出子粒的關鍵
可是,我們真的讀懂了這句經文嗎?讓田地裡結滿子粒的,難道僅僅是因為死亡本身嗎?不,絕非如此。讓田地結滿了子粒的,首先是因為死去的乃是一粒健康的麥子,一粒真正的好種子,一粒曾生機勃勃活過的、完美的麥種!

是的,一個沒有在活著時滿有豐盛生命與見證的人,又怎能僅僅因為死去,便讓天父得榮耀?一個沒有在活著的每一天竭力追求神的人,又怎能一死,便讓更多人得以認識永生?若真想在離世的那一天如同麥種般扎根成長,又怎能不從活著的時候就開始為主而活?

這就正像使徒保羅所說的那樣:「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一章20-21節)

因為,這才是死在地裡的麥子,之所以能結出許多子粒來的根本原因!

活著的時候好好活著,認認真真的活著,活在主耶穌基督裡,正如他每天都活在天父裡一樣;活在芸芸眾生之中,就像他每天都活在世人面前一樣。如此有一天,當我死了,或許才能像一粒麥子死在地裡那樣,結出更多的子粒吧!

哦!死過又復活的主啊,願你在我活著的時候帶領我的每一天,無論面臨著多少疼痛與生活的重擔和拉扯,都使我為你而活。如此,當我有一天離開世界歸向你的時候,或許才能結出更多的生命子粒來!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