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3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留美碩士成為清潔隊員 陳正才患難中經歷主 回收人生的光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特約記者賴秋薰 追蹤
陳正才弟兄工作照。(圖/受訪者提供)陳正才。(圓圖)

【特約記者賴秋薰/採訪報導】清晨,當大多數人還在夢鄉,清潔隊員已經開始一天的工作,掃除夜晚留下的垃圾、擦洗公共設施,甚至處理突發的汙染事件。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們往往匆匆而過,難以察覺這群人的辛勤付出。然而,正是因為清潔隊員的努力,讓城市不被垃圾與汙垢吞沒,清潔隊員忍受炎熱與寒冷,持續地清掃與整理每一條街道,不論風雨,都堅守崗位,召會陳正才弟兄就是其中的一員。

陳正才弟兄原是一位留美的行銷碩士,在上海從事電視購物與教育訓練的相關工作。長年在對岸工作的他,因為疫情爆發回到台灣。當時的商業市場受到疫情影響,於是他改變人生賽道,先是報考台鐵,可惜最終以1分之差未獲錄取。

陳正才與妻子淑芬姊妹以更多時間來服事主。(圖/受訪者提供)

因為疫情回台求職 一再落榜險失信心

原本他有點沮喪,但天性樂觀的他很快地告訴自己:「主不讓我做這個工作的話,那我改考別的好了。」於是陳正才改報考台灣菸酒公賣局,認真備考三個月後,最終又是以1分之差落榜。陳正才仍不灰心,他認為這是主在考驗他的耐心,正如加拉太書六章9節所言:「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因為若不灰心,到了適當的時候,就要收成。」

陳正才向主禱告:「主啊!求祢賜給我一個無後顧之憂的工作,讓我能夠分別時間來服事祢,我不求工作內容是什麼,不求薪資收入多寡,我只求能夠服事祢。」

後來在一次主日下午和福音朋友參加出外相調活動後,他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多年未見面的師母,師母告訴他,最近清潔隊剛好開放報名,鼓勵他去試試看。陳正才一聽是清潔隊員,實在是興趣缺缺,心裡滴咕著自己好歹也是一個留美碩士⋯⋯最後師母說了關鍵的一句話:「你可以先報名參加,等考上了再決定要不要去,說不定這是主要給你的工作呢!」

陳正才與妻子淑芬姊妹以更多時間來服事主。(圖/受訪者提供)

意想不到的逆襲 以第一名錄取

在距離考試只剩幾個禮拜的時間下,陳正才加緊準備考試內容,筆試對他來說並不難,且只占成績的30%,考試最大的重點是扛沙包跑步。考試當天陳正才滿眼所見的報考者,幾乎都是年輕人,大部分還像是原住民和體保生;他感到非常緊張,於是閉上眼睛禱告:「主啊!若這份工作是祢所賜與的,求祢加恩加力給祢的僕人,我願將我的工作生活都獻給祢。」

最後,陳正才意外以小組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錄取了清潔隊的工作。以超過40歲的年紀考上,實在是不容易!從此以後,陳正才開始了他的清潔隊員人生,他認為這份工作是主所安排的,讓他學習「耐心」這門功課。「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四十章31節)

清潔隊員的工作中,最主要的挑戰就是與民眾的互動,特別是關於垃圾分類和投放時間的問題。因為許多民眾會記錯日期,或未分類就直接丟棄垃圾,清潔隊員就必須與之溝通和糾正。陳正才坦言,經常會遇到態度不佳的民眾,甚至會出現言語衝突的情況,他會將這個情形當作是操練,練習更有耐心地與民眾溝通。

汗水與責任 無名英雄的辛勞

清潔隊員的工作挑戰,主要是體力負荷非常大,必須長時間站立、搬運垃圾、清理污垢,面對烈日、寒風、大雨,甚至面對惡臭或有害廢棄物,仍然必須堅守崗位。

因為社會認同度低,更鮮少同理,民眾常以非常不尊重的態度來對待清潔隊員。陳正才說,有一次他勸說一位民眾要記得垃圾分類,該名民眾大聲吼叫並態度激動,甚至作勢要攻擊他,這時陳正才連忙呼求主名⋯⋯對方突然冷靜下來,就這樣安然度過了危機。

陳正才說,神給人的恩典實在是超乎人所求所想,他到清潔隊報到後,就剛好遇到清潔隊公布每個月夜點費增加一倍,清潔獎金及駕駛獎金也都調高,而且現在的工作與他之前的工作截然不同,清潔隊員不用開會、不用寫報告,也不用講專題,更沒有業績壓力,每天上班至少有三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他可以做自己的事,他運用這段時間來讀經和聽信息。

過去為了「出人頭地」,陳正才不諱言曾經每天工作16小時,但他體會到追求名利上的成就,無法帶來內在的真平安,即使有成就感,裡面仍是空虛的。陳正才認為清潔隊員是一個「患難中經歷主,為主做見證的一個工作」。

價值觀的轉變與內在的平安

因為清潔隊員還肩負環保使命,分類回收可再利用的資源,減少浪費與環境污染。清潔隊員的工作不僅是清理,更是維護生態平衡的一部分。清潔隊員看似平凡,但卻以自己的方式守護城市的美麗與秩序。如果沒有清潔隊員的付出,都市的景色恐怕會大不如前。

下次走在街頭,如果看見正在工作的清潔隊員,可以給他們一個微笑或一句感謝,因為清潔隊員,是讓城市更美好的重要力量。

相關新聞:願祢看見我:三百六十行為主站崗、默默發光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5-05-03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已然的欣喜、未然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