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華(宇宙光關懷輔導中心特約教牧輔導員、台北靈糧堂輔導中心輔導員)
今年婦女節,親子天下雜誌安排一項關於「母親」的街頭訪問,在社區的親子公園裡,受訪的媽媽們均表達自從當了母親之後,生活重心往往圍繞著孩子打轉,從餵奶、哄睡到陪伴,再加上家務、工作等責任──生活在不同角色間頻繁切換,讓媽媽逐漸淡忘了自己的需求,感覺無法回復昔日的風采,甚至失去自我的價值感。
母親的勞苦重擔如何抒壓?
面對過度疲勞的母親,在社會上普遍出現希望母親重視珍愛自己、自我照顧的聲音,從價格不斐的高檔心靈成長課程到生活中的療癒小物,各式幫助母親抒壓的方式及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當我遇到挫折氣餒情緒,需要抒解壓力時,我總能在上帝的話裡找到安慰,並且幫助我有更深的自我認識。詩篇一三九篇更是深觸我心,幫助一個女人、一個母親,體會上帝無條件的接納、愛與肯定,給予信心、勇氣;像是帶著受挫的自我,再次進入渴望被上帝的愛環抱的場景。母親同時也是孩子,在那裡與創造我們的上帝相遇,這能幫助母親們在困難中站穩腳步,繼續成長。
用愛與理解容許錯誤
當我們仔細觀看自己並感受上帝對我們人類充滿愛與精心設計:「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15-16節)
上帝看見我們尚未成形的生命,並且對我們的存在懷有深遠的意念。母親的角色並非完美無缺,然而能透過穩定的關懷與回應,使嬰兒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與接納的,從而建立基本的安全感與自我價值。
同樣地,詩篇中的上帝並非以嚴苛的標準創造我們,而是以「奇妙可畏」的方式形塑我們,使我們能夠發展出獨特的自我,如同「夠好的母親」接納孩子成長為真實的自己。
嬰兒的成長需要空間去犯錯、去調整,而「夠好的母親」並非要避免一切錯誤,而是要以適當的方式回應孩子,使其逐漸適應現實。上帝對我們的認識是完整的,包括我們的不完美(1-4節),但祂仍然深愛我們。這與「夠好的母親」的態度相似──允許孩子犯錯,並以愛與理解來幫助他們學習與成長。
詩篇一三九篇強調「我出生以前,你已經看見了我」(16節),嬰兒在母親的眼中看見自己的存在,這是發展真實自我的關鍵。當母親能夠回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與被認可,他們才得以建立穩固的自我感。同樣地,詩篇表達了人被上帝完全知曉與接納的經驗,這樣的「被看見」帶來深層的安全感。
這些問題幫助母親增強自信
特別在陪伴青少年成長之路受挫的母親,在各種盤根錯節的困擾裡,需要幫助自己,看見現有的資源與優勢以及未來可能的行動,調整期望與現實的落差等;將目光焦點從自我批評轉向對自身資源和成就的認識,逐步減少負面自我形象的影響,減輕壓力、增強自信與肯定,看見成為母親的意義和價值。成為母親的妳,可以試著回答自己這些問題:
「在過去陪伴孩子成長的經歷中,妳曾經遇到過哪些挑戰,但最終成功的克服了?⋯⋯想想那個時候,妳用了哪些方法幫助自己?」
「在妳過去陪伴孩子的經歷中,在哪些時刻讓妳感覺自己作為母親是足夠好的?」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妳有沒有曾經驚訝自己能做得如此的好?當時妳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妳接受自己已經盡力而為⋯⋯,這會怎樣改變妳看待自己和孩子的方式?」
「如果妳把『完美』的標準換成『夠好』,對妳而言有什麼不一樣的意義?」
上帝行奇妙可畏的創造之愛,在我們生命的每個階段溫柔的塑造我們、陪伴我們成長,使我們成為獨特而真實的自己。母親能夠透過她的愛與回應,使孩子在被接納、穩定的安全感裡逐步健康的長大!
想想身為母親的妳一定也在不容易的階段裡,在牽起孩子的手踏上旅程的同時,別忘了,愛妳的上帝也與妳同行,陪伴妳成長,如同聖經所說:「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二章52節)